何小东还不知道柿子疙瘩是什么典故呢,一问才知道是治疗打嗝用的。
又去敲门把村部值班的人喊起来,用电话吧何小西一家也吵醒。
“谁打来的电话?”何小西问。
“咱哥。”
半夜打电话过来,肯定是急事,何小西受到惊吓,一下子不打嗝了。
闹了半天才知道是虚惊一场。
两个人跑到厨房里去数究竟放了几个柿蒂,还好放的是单数,让所有人都能安心睡好下半夜了。
两个人回到屋里准备睡觉。
陆拥军:“你好像不打嗝了?”
何小西感受了一下,好像真不打嗝了。
吵一次架吵得人仰马翻的,真是不容易。
“以后你再惹我生气,我就拿针锥扎你,不自己生气了。”
何小西准备化身容嬷嬷。
陆拥军没敢说话,床头上何小西纳了一半的鞋底子上插着的针锥正在灯光的映射下发出冷嗖嗖的银光。
或许是他之前耽误了归期的那个秘密任务的原因,陆拥军这次休整的时间有些久。
何小西跟他商量:“是不是趁着天气还不太热,把村里人组织一趟过来旅游。”
因为他们家的事耽误的行程得重新捡起来。
正好可以让陆拥军这个闲人做免费的导游。
何小西打电话回去,小驹听得嘴角直抽抽:“没有假期啊,宓宓他们都要上学。”
没有双休日,没有黄金周的年代,想出游只能等寒暑两假。
“他们不来玩我带你去玩。”陆拥军安慰她。
何小西不领情,直接撂一句:“玩什么玩?趁着你有空,多跑跑,给咱们村的产品多找点销路。”
把陆拥军噎得差点也得熬柿蒂汤喝。
不过媳妇的话不能不听,他出去跑销售,不仅对村里有益,还能给家庭增加收入。
还有一个好处,这边的供货量大了,送货的人员车辆就往这边跑得勤了,能经常给捎来家乡的消息和物品。
目前各类产品市场还没有饱和,用不着动用价格战斗得两败俱伤,更多的需要人情来往。
如果不是独一份的产品,拼得是谁的人脉更广。
虽然不把产品打入最大的几家商店,产品也不缺销路,但是水洞村如果想以后把品牌做大做强,就不能一直满足于在乡旮旯里销售产品。
在大商店里销售,代表的是身份,这部分效应现在或许不明显,年深日久,就会深入人心。
让人们提起他们的产品,就是大品牌的印象。
所以何小西现在的目标,是要求水洞村的销售人员把产品送进各地最繁华地段的大商店。
陆拥军出去一天回到家,何小西给他倒了一杯水,问他:“今天成绩怎么样?”
“还行吧,让咱们把货送过去试试。”
水洞村的产品本身质量过硬,但是人家不能一眼看出来你们质量怎么样。
小驹印刷出来的精美标签在这时候就发挥作用了。
跟男女相亲似的,谁能见一面就看到你的内在美?还不是看外在印象。
第1061章 嫁衣裳
何小西特别注重外包装的设计,水洞村的几样产品被打扮得美美的,只看外包装就比同类的产品高大上,透着港台范。
往各大商店的柜台货架上一放,就显得比周遭的其它商品亮眼,被顾客一眼相中的几率就比其它商品高。
国营商场现在还没有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
上帝在国内不吃香,那是资本主义的糟粕。
国营商场里的营业员们跟圣母皇太后似的,哪里容得顾客挑三拣四,一般他们的贵手拿出来了,不买就免费奉送一个大白眼。
水洞村的商品因为外在美,在商店里被翻牌子的比率极高,被购买的几率就高。
水洞村出品也不让人失望,用过一次水洞村产品的用户,基本上都会成为回头客。
厂子里三班倒加班加点的生产,依旧供不应求。
不是高端奢侈品,倒是不用搞饥饿营销那一套,只能想方设法增加产量。
这一次没要何小西三催四请,村里就在考虑增加生产线。
小驹入主村部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
虽然还没对外正名,确定他接班人的身份,但是村里的大小决策都是他在参与。
“水牛滩的地方大着呢,咱们要搞好规划,哪一片做哪个产业,让化工厂紧靠着酱菜厂肯定不行。”
对于他说的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他今天要说的不仅是这些。
其他人看不到表面背后的危机,他们这些带头人得预料到。
小驹已经就将要到来的危机跟何小西讨论过了。
“咱们之前小打小敲没什么,生产规模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大,但是咱们肯定不能满足于一直都是那样的规模吧?”
与会的其他人在下面嘤嘤嗡嗡的议论,都赞成扩大规模。
小作坊式的经营没人管,若是再次扩大规模就得经过政斧规划。
尤其是化工厂扩建,对一个城市的环境肯定会有影响。
不过问题不大,何小西之所以选定化工产业作为他们的主打产业,是因为前世这边就是这个城市的化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