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老太太虽然抢救及时情况还好,但是以后还是要注意,不要让老人家情绪大起大落为好。”看来佟家的事,坊间已有传闻。大夫这是也有耳闻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管是之前对何小西救护方法的肯定,不往自己身上揽功劳,还是这会暗指他们把老人气病,都说明大夫是个不畏权势、耿直的人。
所以之后大夫试探着询问具体操作手法的时候,何小西也没有藏私。还是假托是从过河的客人那里听来的,传授给了大夫。
何小西偷偷看了看佟母的表情,十分的精彩。她在心里“啧啧”两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好日子不过瞎折腾,折腾的一点不得人心,众叛亲离。
何小西再次悄悄观察她的时候,看到她正恨恨的看着一个方向。何小西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看到是吴氏母女。
完全出乎意料的人,让何小西有些迷糊了。
难道是自己看她们的姿势不对?说好的姐妹情深呢?说话的视外甥女如己出呢?
何小西能百分之二百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佟母眼里是不容错识的恨意,绝对错不了。那么就是她们之间有不为人知的事情?
一窍通,百窍通。想通一节的何小西,觉得佟母和吴氏母女之间的不合情理的地方更多了。
先说最基本的。一个女人即使疼爱外甥女胜过自己亲儿子,也是有限的。
可是佟母现在的表现,不仅仅是把外甥女置于亲儿子之上,更是置于全家人的利益之上。
为了吴家,不惜与全家为敌,不惜牺牲亲生儿子的终生幸福,不惜背负不孝的名声。无论怎么看,都与常理相悖。
何小西就莫名想起刚才吴小梅笃定的表情和语气说出的那句“不可能”。可谓是斩钉截铁。
哪里来的的信心和底气?
今天因为佟奶奶的病,并不是合适的机会说这件事。而且何小西不想打无把握的仗。她要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理清了,然后跟佟岳驰通个气。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但是走之前,她觉得还是要恶心一把吴家母女和佟母,就算是先收点利息好了。
送走了大夫,何小西拍拍手。见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她吸引了过来,何小西才说:“我们家老姑奶奶吧,一辈子要强,谁知道这老了老了,被儿媳妇给气的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边说别抹了抹眼角的眼泪。她是真伤心,想想老太太那么好一个人,这么大岁数受儿媳妇气,命都差点丢了,就觉得特别可怜。
“这是我们娘家人还在这呢,老太太就被这样对待,我们要不在,不得把她拉了扔马路上去。”
何小西话说的一会儿工夫,佟母的脸就变了好几个色儿。
“我们离的不近,来一趟也不易,不把老太太安置妥当,我们就走了这心里也是不安。”
何小西在这边扯虎皮做大旗。不知道他们底细的其他人也不敢说话。亲娘舅大,如果真是娘家人,他们确实有权安排老太太的事情。
但是知道他们底细的佟岳驰,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也没有拆穿她。
她这边儿正煞有介事的要替老太太做主,佟父接到信也赶回来。把她后头的几句话听了个正着。
那句把老太太扔马路上去的话,听的他嘴角直抽抽。
第266章 花,生
佟父板着一张脸站在旁边,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
心里却在说:这姑娘可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他作为家里的长子,外家都有些什么人,他会不知道吗?
而且他母亲单独一人避到外头住,他心得多大能不闻不问?小院里发生的任何事情,进了什么人,不说尽在掌握,也了解个八玖成。
何小西这些人的情况他都是知道的。跟他母亲的娘家应该是没有一丁点关系的。
不过听了小姑娘的话,其他几个人的神情都难掩讶异,这事应该不是他们事先预谋好的。应该是这小姑娘临时起意决定的。
听话听音,凭着这些年官场上行走锻炼出来的眼力和判断力,他能听出这孩子想干什么。他也乐见其成。
他也曾起过意邀请母亲的娘家人来帮忙平息这件事情。
但是考虑到母亲的姐妹兄弟年岁也不年轻了,怕经不得奔波劳累和情绪波动。那些子侄里又没有能撑起事的。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其实这种事情,他若是有个姐姐妹妹,也能出头做这个“恶人”。可惜的是他们家从他们这一辈到底下一辈,就只他闺女一个姑娘。
这也是世人都想儿女双全的原因。看似生孩子都想要男孩的多。但是即便是封建又重男轻女的如今,只有男孩的人家还是希望来个改样的。
新人结婚的时候床上扔了花生,寓意可不仅仅是早生贵子中的那个“生”字。还有一层意思——花着生,换着花样生。
这个时代的人,没儿子的有没儿子的苦,只有儿子的有只有儿子的苦。
虽说老来都是跟着儿子过,没有女儿养老的规矩。可有没有闺女,生活质量完全是两种成色。
儿子孝顺还好,不孝顺的,只能自己受着。
这种时候就看出儿女双全的好处了。儿子媳妇胆敢不孝顺,闺女就敢杀上门讨说法。就算不打不骂,上门说说,做儿子的也怵着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