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闹腾着呢,武大嫂带着孩子们过来了。武大嫂过来,是想跟他们打听一下他们那里的习俗。
虽然说树挪死人挪活,但是让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生活,还是有些担忧在心里头。武大嫂他们就是来找一点心理建设。
“大嫂来了,刚说要到你们家去呢,你就来了。”何小西给武大嫂让座,“这往后咱们可就住的近了,要常来常往。”
“你们这是准备走了?”武大嫂看到何小西他们在打包东西,问道。
“准备走了,不过回来的时候还得从这路过,正要到你们家给你说一声去呢。”何小西说,“我们会留两个人在这里接着收,还得你们多照顾着点。”
跟武家告辞以后,何小西他们就开始抓紧打包装车。
小五老成持重一些,就由他带着小九留下看守货物。
“收多收少都没有关系,主要得看好咱的货。”陆艳明不愧是吝啬鬼、扒皮精,嘱咐的话都与众不同。
有武家这个地头蛇帮着照看,何小西也不担心他们出什么状况。乡村就是这样,哪怕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大家也不会吃窝边草。
看着大车缓缓移动,小九顾不得他的男子汉尊严了,眼泪哗哗的流下来。“你们快点回来,回来的时候别忘来接我们。”
小五嫌他丢人,拍拍他的后脑勺:“回来接也光接我,不要你了,把你留在这里给人家当毛脚女婿。”把小九气得跳脚。
何小西他们走出去没多久,天空就变得阴沉沉,偶尔还有零星的雪花飘下来。这应该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这时候看出帆布蓬的好处来了。坐在车上的人和车上的货物,都不再担心被雪打湿。
“接着走吧,趁地上还不湿滑。”雪还不太大,路上没有泥泞,何小东建议冒雪前行。不然被困在半道上更麻烦。
其他人没有过出行的经历,人生阅历也不及他。对这方面也没有意见,都听从何小东。
他们的目的地是新城。何小西记得,前世领袖还曾经去新城察过棉花。
好在小雪只飘了一会儿就停下来了。虽然带来了一点小麻烦,但是并没有影响太大。橡胶轱辘的优势,在这时候充分的发挥出来。
中午时分,他们就到了黄河渡口。
对商路阻碍最大的,就是山和水。山路难行,水路险阻。不过,黄河上渡口不少。俗称三里一小渡,十里一大渡。
这里的渡船可不是水洞村何家的那种小船,这是能载数百人的大船,上头有十数个船工。大车可以直接赶上船。
渡口两边等待过河的人、车、马、牛很多,人声鼎沸,马嘶牛哞,熙熙攘攘的比集上还要热闹。
船靠岸了,大家都往前挤。船上的船工大声的呵斥往前挤的人。
等船上的散客下完了,就轮到各种大车下了。刚刚下过小雪,加上岸上就是一个坡度很大的陡坡。车辆在上头打滑。
没有人带头,大家都站着围观。
何小东几个把棉衣脱下来,把袖子卷上,要上前帮忙。但只有他们去帮忙也是杯水车薪。
“大家都这样看着,等到我们上船天都黑了,怎么赶路?大家都来帮把手,赶紧下完我们才好走。”何小西振臂高呼。
她穿着马氏给的羊皮袄,戴着她哥的旧毡帽。跟个没到变声期,嗓音轻细的半大小子似得。大家也没有太在意。
有人提议了,又有何小东他们带头。就有人跑过去帮手。肩扛手推,一辆辆车顺利的上了岸。
“你这小子怎么这么滑头,使唤别人干活,自己站干岸啊!”一个半大小子回头看到何小西站一旁不上前,对她不满。
第451章 意外
大家再看何小西,从正面看得仔细了,就看出是个眉目清秀的姑娘家了。一个个发出善意的笑声。
“就你小子话多,老实干活。”那小子家的长辈,拍了他一下头。
“~%?…;#*’☆&℃$︿★?”那小子嘀咕了几句谁都没有听懂的话,挠挠头傻笑着跑开了。
下完了客,终于轮到他们上船。上船虽然是下坡,但是也不比上船容易。坡道湿滑,翘板狭窄。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冲到河中去。
不说冲到河中,货物车辆受损。就是这么冷的天气,骡马掉进水里也受不了。骡马可是一个家庭,重要的财产。
大家都小心翼翼的,慢慢的滑行着往下去。即便如此,也抵不过意外无处不在。
那个说何小西滑头的小子家的大车。往船上去的时候,骡子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吃痛嘶叫起来。
赶车的人没有拉住缰绳。骡子挣脱缰绳,往黄河冲去。好在渡口管理严格,都是先上货再上人,人都在后头岸上站着。
赶车的人脚下一滑,摔倒在地。眼看着骡子的蹄子就要踩在他身上。
站在一旁帮忙的何小东,见状奋力向前,紧紧抓住缰绳狠狠的勒住。赶车人才得以躲开骡子的那一踢。
骡子吃痛狂奔。何小东被骡马带着往前滑行。脚下两道深深的印迹。
滑行了好长一段之后,终于在堪堪到河边上的时候停住了。
身后传来阵阵叫好声。赶车的人爬起来,过去接过缰绳。鞠躬道谢:“谢谢好汉,谢谢好汉。”不知是吓的,还是劫后余生激动的,泪水涟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