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西说完,给大家示意了一下她说完了。
“拥军媳妇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如果只有三十块钱的话,可能起不到惩戒的效果。”老祖宗拄着拐杖站起来说。
老祖宗的话一出,陆友柱的脸色就不好看了。他一直以为老祖宗之前的话,是向着他说呐。结果不是。
老祖宗反而嫌何小西太过仁慈,定的价位太低了。
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口不择言:“那你们还想要多少钱?准备把老百姓都逼上梁山吗?还是说你们想利用这个赚钱,鼓了你们自己的腰包?”
他这话若是说何小西还没什么。毕竟何小西还很年轻。但是他这样说老祖宗,大家哪会容他?全都对他怒目而视。
陆厚诚气得面色紫胀。不过碍于辈分,不好与后辈对嘴。有人这样当着他的面,如此说他的老母亲,还是让他很是气愤。
他们家没有后辈跟着过来,连出头说话的人都没有。唯一让他欣慰些是,陆友柱的叔叔出面呵斥了他。
“你这完全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别说是这钱奶奶不会经手,就是经手,大家也信得过奶奶的人品。”
何小西作为主家,不能让老祖宗在他们家受这份窝囊气。他们得出头维护老祖宗。不是为了她,老祖宗也不会得罪陆友柱这个二百五。
有何小西带头,其他平辈的人都纷纷指责陆友柱。陆友柱成了众矢之的。他叔叔待不住了,拽着他走了。
老祖宗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人,什么场面都见过。早就能做到荣辱不惊。待那叔侄二人走了,吩咐大家:“不算什么事,大家都坐下吧,
好好商量商量细节,尽快把这件事情定下来。”
陆友湖坐在角落里,眼神闪烁。摆出一副谦逊后辈的样子:“奶奶说得是,我对这件事也有点看法想补充一下……。”
他说的补充点看法,就是要把不去出工的人的罚款提高十块钱。只提十块钱,既不得罪缴钱的人,还讨好了众人。
好在他还知道马屁不能拍得太露骨,又把换人的标准补充完善了一下。
并提出来:“身体有才晦的,村里也应该照顾照顾,还有村里的大夫,也应该留下来。”这个马屁拍得就高端了。
村里谁不知道,有才晦和当大夫又没人替换的,就只有何大春和褚凤雏。这二人都是何家的人。这是可着何家人的头做帽子。
关于何大春和褚凤雏,何小西也很着急。一个是走路都走不稳当,一个是弱书生。真让去干活,那真是要命。
照顾他们的话,何小西自己真不好说。考虑陆爱国的立场,她都不能说这样的话。何小西都准备好替他们出这份钱了。
陆友湖的话无异于雪中送炭。
何小西就是别人敬我一尺,我就要敬人一丈。马上投桃报李:“村里的民兵,也要留下一部分保卫村庄,这个不能马虎。”
刚刚出现过一起恶性案件。陆友湖的侄子还因公负伤。不论从哪里论,留下一部分人都是应该的。只要留下一部分人,就少不了小光。
在座的人也知道,他们这是换手挠痒痒。但是因为这种照顾也合理,所以大家就没有什么意见。
何小西也知道,她这样是占了便宜。于是就,很大方的说道:“这样说来,我娘家一下占了两个名额了。
这样吧,不管到时候我们家该出几个人,我都再加一个,我去。另外,我们家出一百块钱,这一百块钱用来买肉给干活的人加菜。”
一番话说得非常大气。
对何小西来说,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叫事。而且,她本来就准备要去。这样当众说出来,不过是顺水推舟。
不过,她这样对待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让众人对她刮目相看。
跟陆友柱那个二百五一比,高下立现。
“拥军媳妇这事做的对,疏通河道这是百年大计,利国利民的好事,就该有人出人,有钱出钱,齐心协力,
众人拾材火焰高。”老祖宗赞赏道,“我们家也捐二百斤粮食,五十块钱。”
“关于收上来的钱,和大家捐的钱物,我们家还就得插手了,老大”老祖宗喊着陆厚诚,“你也去挖河工地出一份力,专司买菜做饭,
替我管好这份钱物。”满腔豪气,仿佛又回到当年决定变卖家财支持革命的那个夜晚。
受到老祖宗和何小西的影响,大家群情激昂,纷纷表示会有人出人,有钱出钱。
第483章 吓唬
群策群力,很快就拿出了一整套章程出来。
散会以后,老祖宗拉着何小西的手对着大伯娘夸赞:“拥军媳妇,像咱们陆家的媳妇,风风火火的,我喜欢。”
何小西陪着大伯娘送客。等众人都走了以后,何小西跟大姑娘商量:“大伯娘,我做的那些榨菜,卖得还可以,想跟你借两个人使使。”
“以后家里人,你想用哪个直接跟他讲,不用跟我请示。有谁不听话的,你再跟我讲。”大伯娘直接把权利放给何小西。
大伯娘这样说,何小西肯定乐意。连连向大伯娘道谢。
“你也不用谢我,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咱们家在水洞村也没有太近的近房,咱们三家得互相帮衬。”大伯娘拍拍何小西的手背,嘱咐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