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做着点小生意,一家人都忙的很。加上孩子又多,做鞋子衣服都没有时间。她没说在这方面给孩子减点负,自己的都不做。
她脚上穿的,还是陆大嫂实在看不过眼了,给她做的一双。
那双鞋子做好以后,就跟赁来的一样。天气都热得不行了也不做单鞋换。只把鞋带子解开,把鞋后帮踩在脚底下趿拉着。
鞋子趿拉的时间长了,被她踩得又脏又破。别人一双棉鞋能穿个三五年,她的只穿一季就报废了。
陆爱国整肃一下脸上的表情,说:“呃,没鞋子穿啊?我回头跟佳雯娘说说,让她给你拿点袼褙和鞋面子棉花,你自己做一双吧。”
闫氏:⊙︿⊙
跟预想的不一样啊。她要是愿意自己做,还会穿这双破鞋吗?
“那个,我都那么大岁数了,也到了该享儿孙福的时候了,那也不能一双鞋也没我的吧?”闫氏期期艾艾的说道。
陆爱国不在家,还不知道鞋子的典故呢。听他这话说得没头没尾,回答:“你又不算太大岁数,人家比你岁数大得多的都能自己做鞋子。
佳雯娘平常忙的很,哪里有时间做鞋子,我们家孩子的鞋子,都是佳雯娘她们点灯熬油做的,你不给孩子做就罢了,你自己的也不能做了。”
如今就看出陆大嫂平常的水磨功夫了。不是她平常把一些小事小情都学给陆爱国听,陆爱国哪里知道他娘做的这些事情。
“人都说养儿防老,我养你们几个,就落个让你们数落我。”闫氏的嘴巴还真不愧叫闫巧嘴,歪理巴巴的。
陆爱国不愿意跟她扯这些没用的。她这种人是一辈子的数了,年轻的时候都没让大伯娘调理好了,如今已经定型了。
“回头我让佳雯娘把东西给你,自己看着办。”想穿就自己做,不做就不穿。这种人不识惯。
晚上的时候陆爱国才从陆大嫂这嘴里知道,今天他娘找他说那番话的意思。合着是看孩子们都有毛翁鞋,也想要一双。
知道了原委,陆爱国更不接招了。人家何家一个孩子给一双,就够仁义了。哪能再去要,还要脸不要?
“我说这事,跑不了二妹在里边撺掇。”陆大嫂适时的给陆二妹上了点药。别说,还真让她说中了。
不得不说,陆大嫂太了解陆二妹的品性了。
同样非常了解陆二妹品性的何小西,正在给陆大妹上课呢。“这鞋子是给你的,谁也不许给,你要给了以后就别理我了。”
“还有,以后嫁到佟家去,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拒绝。”何小西说,“你自己一开始不把主意拿正了,
以后是个人都敢爬你脖颈子上。”后世的时候,何小西见多了自己软弱可欺,让人欺骗的事。
类似帮人担保贷款的,甚至直接用自己的名义帮人贷款的事情。层出不穷。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
经过这些日子何小西的教育,陆大妹已经知道有些底线必须坚持。所以听了何小西的话,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窗外已经下得到处都白茫茫的。虽然没有月光,屋里还是很亮堂。何小西帮她理理头发,真是个乖乖女孩。
“睡吧,明天我带你去看祭祀去。”
第493章 獠牙
次日一早,众人就收拾妥当,去大河堰上观看祭祀。
前世,何小西年年都能看到祭祀。从什么时候看不到了呢?何小西努力的回想。好像是柳金柱接手渡船之后,那一年开始就没有再祭祀了。
后头,人们都在议论,说是因为没有祭祀惹怒了河神,所以渡船倾覆。
再后来,打破旧传统。许多传统的习俗,因为涉嫌封建迷信,不让施行。那些古老的传统和流言一起,也就慢慢的被人们淡忘了。
一夜纷纷扬扬的大雪,天地都笼罩在一片白色之中。“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此刻雪霁天晴,阳光在雪地上折射出斑斓的光彩。是个适合做祭祀的日子。
应着那句‘下雪不冷化雪冷’的俗语,天气十分严寒。北风呼啸,不时有树上的积雪被吹落,落在人们的领口里。把人冻得一激灵。
有调皮的孩子,故意在人们经过的时候,拿一个雪球往树梢砸上去。雪就纷纷扬扬的下来了。
通往大河堰的道路,已经被来来往往的人踩得结结实实。
何小西他们到的时候,祭祀的物品已经准备好了。长条案摆在河堤上,案几上摆着香炉、猪头、各色祭品。
往年祭祀,都是何家族里的族老派代表来主持,今年何小东自己主持。
吉时一到,何小东点燃香烛。朗声念起悼词:“乙未羊年,正月初三,水洞村何家,在此焚香奉请河神……,护佑风平浪静,诸事平顺。”
念完悼词之后,何小东带头三跪九磕。之后,割下一角猪头肉,拿镐头把冰层磕碎一个窟窿把猪头肉扔进去。
等案几上的香柱燃尽,大家就收拾一下回村里去了。至此,祭祀活动就结束了。
此时的人们缺少娱乐活动。即便只是如此简单的一个祭祀活动,河岸上也围得人山人海观看。
有些人回去了。有些人还留在河岸边上,等着观看河神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