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西气得想打人。陆友盛一家怎么判,什么时候送走,都会通知村里。何大毛无非就是早知道一点。
这些不重要的事情他倒是记得清楚。重要的事情居然差点给忘记了。就没见过这么本末倒置的人。
何小西的大脑高速运转,盘算这件事该怎么利用。看到何小西表情变得严肃,何大毛也知道这条消息比其它消息重要。
“妹子,你说怎么办?要不我让我那些伙计打听一下,姓赵的都走的谁的门路,咱们给他戳戳纰漏。”何大毛提议道。
何小西摇摇手指头,否定了他的办法。“不用,你去跟你那些伙计打声招呼,让他们不要掺和这件事,但是,别人经手办这事不要阻止,悄悄打听着谁经手办的,如果能打听到花多少钱就更好了。”何小西吩咐何大毛。
“妹子,你的意思是……?”何大毛问。
“让赵力果把人弄出来,至少他们捞人的这段时间,没有精力建房子。等他们把人弄出来,咱们检举揭发再把人送回去,
他们家又得好长时候没有精力建房子。”何小西说。只有地空着,集头何家才能翻盘。一旦地上盖好了屋,就只能扯皮了。
何大毛摸摸发毛的头皮,心说:这招太他娘的损了。
“赶紧去,还愣着干什么?”何小西喝令他。
装好东西。几辆大车先把要送过去的东西和一部分人送过去。
何小西跟着第一批人过去安置人员。陆爱国早就过去了。附近的村庄也腾出了一部分房屋给他们这些民工住。
就跟后世的民工潮一般,一群穿着补丁衣裳的人,扛着行李卷坐在大车上。连柴火堆上都坐着人。可谓人叠人见缝插针。
不要嘲笑我们邻国的大兄弟。我们国家,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只是会上网的人没有这些记忆。而有这些记忆的人不会上网。
去干活肯定不能穿好衣裳,都是捡着最破最旧的衣裳带着,包括何小西。这样一批穿着破破烂烂的人,难民一样,一路引得人围观。
之前来负责安置住处的人,把大车引导到一处大院子。
“这里之前是一个大地主家的别院,解放后分给当地的村民了。”陆友湖跟何小西她们介绍着情况。
“地铺都给你们铺好了,就在这家,你们跟我来看看。”
何小西一行跟在他身后过去。何小西前世来过,知道这几家是这个大院子中所有房子里最好的。
何小西四下里查看了一下,果然看到一对母子对着她们这边张望。
第538章 探头探脑
这个大院子,是解放前此地一个大地主家的别院。说起这个大院的前主人,跟陆家还有些亲戚关系。
是陆拥军曾奶奶的娘家。古代结亲讲究门当户对,笆门对笆门,板门对板门。陆家祖上富甲一方,娶得也是富甲一方的张家的小姐。
陆家的产业过去主要集中在中心城那一条街和一家肥皂厂。土地不是主要产业。张家不同,他们的家财主要是土地。
跟陆家的家道中落也不同,张家的财富一直没有缩减。这也是为什么过去的有钱人喜欢置地的原因。
清末到新中国,近百年的乱世。民族资本在风雨中飘摇,一个浪头打过来就可能倾覆。民族工业主反而不如土地主安稳。
虽然土地的收益率低,但是安全的多。张家在本城许多地方都有这种别院。是为了收租方便建立的。
这几间好一点的房子,是为了方便收租人住宿。其它的房子都是仓房,比这些房子差一些。
张家如今没有后人在国内。他们在国内的资产,被政府接管。这些房子,都分配给当地的无房户。
腾出来给何小西她们住的这间房子,就是最好的那栋房子的西间。已经用石块和木板打好了地铺。上头也铺好了草席。
房东是一个很慈祥的奶奶。笑着把何小西她们迎进去:“来的就这些闺女啊?这一个个长得,真水灵,要不怎么说你们那边有山有水养人呢。”
拉着她们进屋去。并自我介绍:“我们家姓梁,你们喊我梁奶奶就行,有什么事跟奶奶说,奶奶给你们想办法。”
看到远处探头探脑往这边看的那对母子,梁奶奶厌恶的皱紧了眉头。
这个村子是个四姓聚居的大村庄。以姓梁的人家在此地居住最早,所以村子的名字叫梁家沟村。
何小西前世就住在这个村子的这间屋子里。而且,她前世过来的时候,就见过那对探头探脑的母子。之后,也全程围观了他们的丑陋嘴脸。
“梁奶奶,那两个是什么人,这样看着我们好奇怪啊?”何小西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也知道他们往这边看的目的。故意把话题扯到他们身上。
“他们是住在隔壁的。”梁奶奶明显不愿意多提那两个人。
大家把被褥放在各自的铺位上,到大河堰上集合。开工之前,要开一个“誓师大会”。各级领导干部要过来讲话。
何小西给陆友湖示意了一下。陆友湖颠颠的跟着她走到一边。何小西:“安排一个人,盯着刚刚我问的那家伙。”
陆友湖虽然不明白何小西的意思,但是何小西让他做的事他不敢不听。陆艳明都不敢惹何小西,他自忖没有陆艳明的肩膀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