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窖一旦开建,周围的土地都没法再耕种了。不光是挖冰窖的这一块土地要使用,旁边的地往里送冰的时候会踩踏,也没法再耕种。
听说村里要在这里挖冰窖,在这里有地的人家纷纷跑了来。因为事关各家的利益,大家没法不关注。
“小西,村里要用这一块地了吗?”蝈婶拉住何小西打听情况。
他们家在村里是拾荒地最多的人家。就这块地上,就有许多块是他们家的地。
“是啊,村里要在这里建一个大冰窖,以后,夏天的时候就可以往外卖冰了。”何小西看着她的表情说道。
蝈蝈家的地在这一片是最多的。如果能做通他们家的工作,别人的就好办了。
“那是不是就是说,这些地以后我们就都不能种了?”蝈婶的很失落,“那,那……。”如今的人淳朴。要求补偿的话,有点说不出口。
如今的人老实厚道,没有维权意识。在他们看来,这地就是公家的,以往种就种了。现在公家要用,让出来也是应该的。就是这心里有点难受。
何小西知道,后世各地有约定俗成的规矩,这种荒地只要人家耕种了一段时间,再要用的话就得给予补偿。至少得给一部分青苗费。
只是还未等何小西说给补偿的话,蝈婶就扯着衣襟擦了擦眼角,说:“用就用吧,村里也是为咱们好才要建的冰窖。”
其他人家也纷纷表示:用吧,村里用多少,剩下的他们再种。
最多问问能不能等他们收获了这一季再把地收回去。
何小西原本是迫不得已才带着村里人致富。因为如今的政策不允许个人单干。她若是想在村里拥有话事权,就得给大家带来利益。有了利益,大家才愿意追随她。
可是因为有太多像蝈婶她们这样的村民。他们感动了何小西。让何小西觉着,带着这样一群人去追求幸福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村里把地收回去也是一件好事,以后村里需要人工的时候多得很,给你们地你们估计都没时间去种,以后村里招集大家干活都给算工钱,
像挖这个冰窖得要人,还有以后到河里去打冰往这边运,夏天到了人家来买冰的时候帮着往外运,都得需要人工,大家就能挣钱了。”
何小西给大家描绘一副美丽的远景。
还给大家许诺:“这里有地的人家可以登记一下,以后需要人工干活的时候,村里会优先考虑大家,让大家挣钱。”
没有什么能比守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更让大家高兴了。
现在耕种的机械化基本没有,都是靠人力和畜力来干活。就注定了农民不能离家太远。因为离家太远,地里的活没人干。
使得农民挣钱的门路非常少。
何小西这些话,无疑给大家描绘了一幅新蓝图。
第581章 时间不能消弭的仇恨
“这个地方建冰窖好是好,只怕底下得有石头,工程量不小。”老匠人说。
建冰窖得往下挖十米深,地底下是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得挖下去,才能看到底下是什么情况。
就跟何小西他们挖河似的,要是遇到李窝村那种河段,下面全部都是整块的大石头,那才挠头呢。
不过再难也得干。只要愿意干,所有的困难都能克服。就怕畏难,不愿意干。
“到时候底下要是真的都是石头,咱们能不能到县里去申请一点儿炸药?”何小西问陆爱国。
关于炸药的管理办法,怎么申请和使用,何小西还真的不知道。陆爱国也不太知道。只能回答她:“回头去问问,打听一下。”
但是两人都都觉着这件事不容易。如果县里管这一块的是别人还好说。现在县里管这一块的是赵力果。
县官不如现管。只怕姓赵的会给他们小鞋穿,在这件事上卡他们。
何小西现在迫切的希望,老武他们抓紧收网。把何二喜、赵力果这些人一网打尽。
“走一步看一步吧,到时候什么情况还不晓得呢,现在着急也没用。”何小西说。
实际勘探好挖冰窖的地址,这件事得暂时搁着。得等河工工地上的民工回来,才能招集人手开工。
家里的事办完了,何小西决定进城一趟。要把手里的那五块钱汇款单取出来。
闫氏这几天盯着何小西,跟狼盯着肉似的。在何小西跟前嘀咕:“我儿子也能挣钱啦,都知道给家里汇钱回来了,
我这一辈子可算是熬出头了,也能享儿孙福啦。”她能不能享儿孙福,何小西不知道。只知道自己手里这五块钱,一毛都不能让她得去。
何小西也念叨着:“人家的公公婆婆,有点事都知道向着儿媳妇,我们家婆婆有点事就往后缩,就昨天那周家来人,不该你出头?
你平常说话呱呱的,一到正事上就了了。”该你出头,用得上你的时候你往后缩。想要钱?门都没有。
何小西得让他们知道,想要钱花就得会表现。表现不好,就没钱花。
何小西拿手指弹了弹手里的汇款单:“这次的就算了,看你们下次吧。”
闫氏和陆厚廉:(●︿●)
本来有五块钱放在我眼前,可惜我没有把握住机会。等下次,我一定得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