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五零致富经_黑鱼精【完结】(933)

  几天以后,梁场长就让人送来信。有一批煤矿进来的木头,正在后亭镇那边的货场卸货。那边的木头正适合水洞村做电线杆。

  这个时代,煤矿做航道都是用木头做支架。

  三个村子组织人手,跟着梁场长去后亭镇货场拉木头。

  这些木头是煤矿大批量进货的价格,分出来一部分给他们,价格优惠,物美价廉。

  不仅拉来了木头,那边的货场场长看着梁场长的面子,还帮着找了一些煤沥青。

  他们货场主要服务当地的几个大煤矿。

  煤矿附近有炼焦厂。煤沥青就是炼焦厂的副产品。

  做电线杆这天,何小西组织妇女们做了大米饭和猪肉白菜炖粉条给工人们吃。

  等做好的电线杆晾晒干,水洞村就先行组织人开始按照划定的路线架设。

  这部分工作不需要什么技术。只要有力气的人都能干。就是挖个坑,把电线杆固定好。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就听人都这么唱,没想到我们这么大岁数了,还能过上这样的日子。”陆厚诚家老太太感慨万千。

  老太太不顾年岁大,亲自过来给干活的人做饭。

  把白菜切到筐子里,装了满满一大筐。做好的菜用大脸盘一盆盆的装到驴车上,往干活地方送过去。

  “这菜送到也凉了吧?”过河的人问。

  菜这样送过去肯定凉了。必须得在当地做上白米饭,热乎乎的白米饭拌上菜,吃着温度正好。

  很快水洞村三个村的电就通上了。

  各家各户也不用电表。因为没有其它的电器,只有电灯泡。每家电灯泡都是村里发的。月末的时候按每家有几个灯泡来计算电费。

  这个时代的人都淳朴,很少有不用的时候故意浪费的情况。

  有了电何小西就在琢磨着怎么利用。跟陆爱国商议:“咱们是不是买个电磨,

  以后家家户户磨面的时候,就不用在家里弄个毛驴,或者是自己推磨累得那么很了。”

  有了电磨,以后会有电力抽水机,收音机……。何小西要让水洞村的人,自己主动追求这些新生事物带来的便利生活方式。

  水洞村挣的钱,有些追不上花钱的速度了。这让陆爱国觉得很无力。

  “不会,咱们的电磨买回来又不会免费使用,谁来磨面都得付钱,很快就能把买电磨的钱挣回来。”何小西鼓吹。

  陆爱国不太相信。家家户户都有石磨。谁会花钱来磨面?

  但是架不住何小西一意孤行。何小西直接从村里账上支了钱,让何大毛给买了一台电磨回来。

  刚开始只有村里人实在忙得顾不上磨面的时候,才有人花钱磨面。

  不过,只要花钱磨了一次面的人,后头就愿意用电磨了。

  不仅自己用电磨磨面,看到别人弯腰撅腚推石磨,还会说:“两毛钱就推一大芫头,有那弯腰撅腚干活的功夫,到哪都能挣两毛钱来,

  推什么推?赶快送磨坊去让粗粮食合上电闸就会推好了,又省时间又省力气。”

  王老泉的老丈人粗粮食养好了身子,现在就在村里的磨坊里干活。

  他大孙子豌豆被送去电业局培训了一段时间,现在是村里的电工。

  眼看着何小西的肚皮跟吹气球一样鼓起来。她现在什么也干不了。马上过年了,何小西的预产期就在这几天。

  何小西没事情做,溜达到磨坊看磨坊的经营情况。

  因为快过年了,各家各户的主妇们都忙。大家都愿意花钱在磨坊里磨面。磨坊里磨面的人都排起了长队。

  第756章 虚乎狼蛋

  几乎都是被家里大人打发来的两个孩子,抬着粮食在磨坊里排队。

  因为磨面的人实在太多,把粗粮食老头累的够呛。他的大孙子和大孙女都来给爷爷帮忙。

  可能是隔辈亲的缘故,粗粮食的重男轻女的老思想居然在孙女这儿打住了。“绿豆,你歇会,我跟你哥干就行了。”

  正干的热火朝天呢,机器突然不转了。

  “怎么回事?怎么停了?”大家齐声问道。

  豌豆赶紧上去检查。

  拿电笔往闸刀那里一试:“没电了。”原来是停电了。

  不管是快排到的还是排的尚远的,都急得直跺脚。

  这里面有许多人是外村赶来的,今天要是不能排上就白跑一趟了。

  何小西拉着绿豆:“去隔壁找你金鹏叔拿些纸和一只笔来。”

  “大家别着急啊,谁家要是有急事不能在这等的,就把粮食先放在这儿,给你们写个条注明多少斤,等来电了给你们磨好送家去。”

  不能打击大家使用电磨的积极性。

  大家一听还有送货上门的售后服务,就放心了。

  “豌豆,你去看看哪里的线路坏的。”粗粮食使唤着大孙子。

  还是趁着天亮修好了,不然晚上没有电,黑灯瞎火的生活多不方便啊!

  水洞村人已经习惯了有电的日子,再让大家回到没有电的原始生活方式,太难受了。

  就有人自发的套上驴车,陪着豌豆一起去巡线。

  豌豆拿上他的那套维修工具,扛着长杆子就出发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