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陈丰年对于她娘家有意见,两个人共同的话题大多就是关于她娘家的。每次都是不欢而散。
陆爱国也不知道钱春梅出了什么事。受到陈丰年的委托,回去帮他问何小西。
何小西基本确定,钱春梅的异常是因为心虚。
告诉陆爱国:“好事,改造初见成效。”
陆爱国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字不落的说给陈丰年听,陈丰年点头,表示知道了。
何小西打算收拾一下钱大串,试探一下钱春梅的态度。
每次钱大串出事,钱春梅也会劝说。
但是,钱大串总是不以为然的跟她说:“姐你不要听我姐夫吓唬你,他就是不想让你管我,
他现在发达了,觉着咱们家配不上他了,看不起咱们家,他不就是怕我占他那点光吗?至于这么埋汰我。”
“他就是个白眼狼陈世美,想想以前你们家穷的时候咱们家也没少帮衬你们,现在就想甩开我们,
这么没良心的人你还看不透他,还帮着他,姐你就是太傻了,他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钱春梅没什么见识,一直听信娘家人的话,以为丈夫当上乡长就无所不能了。能帮着弟弟摆平所有事。
如今听到何小西的话,幡然醒悟:原来并不是她认为的那样。
回到家一句话都不敢说。只是把陈丰年伺候的跟太上皇似的。
陈丰年吃着他媳妇双手奉上的饭,疑惑的偷眼往她那边看了好几次。
陈家的气氛诡异,几个孩子都觉察了。
一家人都不说话,几个孩子互相对视着。两个大人互相偷看。家里鸦雀无声,只要碗筷碰撞的声音和四处飘飞的眼神。
吃过晚饭回到房间里,陈丰年问钱春梅:“你在水洞村这一段时间还习惯吧?工作做得怎么样?”
以为她是在水洞村闯了祸,不敢跟自己说。
“挺,挺好的,习,习惯。”钱春梅磕磕绊绊的回答道。
陈丰年听到她结结巴巴的回答,就没有接着往下问。因为摆明了是有事。
决定明天见到水洞村的陆爱国亲自问他。
转移话题问他媳妇:“你最近文化课学的怎么样?认识多少字了?”
钱春梅松了一口气。把自己的识字本拿出来给丈夫看。
陈丰年拿着识字本考教她。两个人头对着头,一个问一个答。
外头几个孩子第一次没有听到房间里传出来吵架的声音。
从门缝里看到两个人温馨的一幕,都放心了。各自去做作业。
爹娘经常吵架,又看多了周围干部家庭离婚,孩子们都担心他们的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会分崩离析。
陈丰年工作忙碌,极少有跟钱春梅这样亲近的时候。两个人的地位和文化差异越来越大之后,共同语言越来越少。
加上陈丰年对于她娘家有意见,两个人共同的话题大多就是关于她娘家的。每次都是不欢而散。
陆爱国也不知道钱春梅出了什么事。受到陈丰年的委托,回去帮他问何小西。
何小西基本确定,钱春梅的异常是因为心虚。
告诉陆爱国:“好事,改造初见成效。”
陆爱国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字不落的说给陈丰年听,陈丰年点头,表示知道了。
何小西打算收拾一下钱大串,试探一下钱春梅的态度。
加上陈丰年对于她娘家有意见,两个人共同的话题大多就是关于她娘家的。每次都是不欢而散。
陆爱国也不知道钱春梅出了什么事。受到陈丰年的委托,回去帮他问何小西。
何小西基本确定,钱春梅的异常是因为心虚。
告诉陆爱国:“好事,改造初见成效。”
陆爱国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字不落的说给陈丰年听,陈丰年点头,表示知道了。
何小西打算收拾一下钱大串,试探一下钱春梅的态度。
第767章 讨价还价
就是只是个误会,也是他失误在前。这样一嚷嚷,事情的性质就全变了。
何小西站在一旁,冷眼看着钱春梅怎么处理。
只有没有任何挑唆和提示之下,钱春梅做出的反应才是她真实的想法。
如果是之前的钱春梅,这会就会不问青红皂白偏袒她弟弟。
如今的钱春梅,已经会试着公正的处理娘家和婆家的关系了。
钱春梅上去,拍了钱大串的脑袋一巴掌:“住口,不知道要脸啊?”
拍得并不重。做给其他人看的意图大于惩戒。
钱大串在对着外人的时候怂成狗,对着姐姐却是奴隶主对奴隶的态度。
伸手把钱春梅推倒在地:“你敢打我,回家让咱爹打死你。”
钱春梅只觉得心里嘴里都往外冒苦胆汁。
何小西上前把钱春梅扶起来。
想着:都到这种地步了,钱春梅应该幡然悔悟了吧?
钱春梅不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就算是之前对娘家一盆火似的心,也经不起三番五次被浇上水。
有了何小西之前撒下的那么多水做铺垫,钱大串这兜头一盆冷水,直接把她浇清醒了。
只是性格倔强,才没让眼泪落下来。
何小西跟居委会大妈解释了一番,就让人把钱大串带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