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的黑月光重生了_花惜言【完结+番外】(174)

  元真正色,:“正是,过半月后便是阳日阳时,但这蜈蚣精也很狡猾,竟哄骗了她的父兄来了京城,想要嫁到北荻去。

  而北荻大王子被妖孽所惑,竟想娶了她。

  陛下您想,江东为水,而北荻多有草木,蜈蚣精跑到草里,如何能抓的了?

  等她去了北荻,再对大梁不利,我们就无可奈何了。”

  梁景帝听了这话就急了,:“那该如何处置?道长务必要想出好办法来。”

  “如今之计,需抓了这女子,回到晋阳,趁阳时阳日,在之前贫道设的阵法内收了她,把她镇在东海之中,让她再无翻身之日。”

  “好,好,就按道长说的行事。”

  “那请陛下下旨,让卫太傅派兵护送贫道及押送楚家三人赶回晋江,路上不许任何人拦住,另外还需晋阳太守,配合贫道行事。”

  梁景帝哪能不答应,宣了圣旨。

  元真接了圣旨,出了宫,去了太傅府。

  而元成留在了宫内,拿出了一颗丹药,化成了符水。

  “陛下,道家修为,讲究阴阳调和。贫道观后宫新进的北荻公主,乃世之名器。

  陛下与之交合,可以取其阴,壮陛下之阳。

  陛下喝过符水后,可招此女来侍寝。”

  元成这话正对了景帝的心思,忙招了北荻公主来颠鸾倒凤。

  一阵胡闹后,梁景帝累得精疲力尽,便呼呼大睡而去。

  元成以收集药材的名义也出了宫,找了个地儿藏了起来。

  太子在景帝的寝宫等了将近一个多时辰,内侍才来报说景帝已经睡下了,无法再召见太子。

  可把韩瑾的鼻子都气歪了。

  只能派人盯着景帝和卫珩,他也回东宫歇息了。

  只把杨元安急的不行了。

  无奈之下,他想到了吴雍。

  便赶到了常侍府。

  常侍府内,曹德也是一肚子的怒火。

  北荻的颉安加是听了他的话,向楚戚戚求亲,没想到闹出了这么一出,当然是恨了他。

  曹德只好向颉安加一顿解释。

  颉安加表面上倒没说什么,但曹德知道,经此事以后,北荻会更加防备于他。

  曹德只能在心中暗骂太子这个废物蛋。

  但杨元安连夜来了,说了事情。

  曹德心中也是一惊。

  尤其听到杨元安说元真是卫珩和楚戚戚的师父,卫衡和元真的武功都十分高强时,此话吴雍之前也曾与他说过。

  曹德心中更是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只是杨元安说得卫珩很可能会把楚戚戚等人送回晋阳,如今需请陛下的圣旨阻拦。

  曹德觉得合该如此,便也进了宫。

  但是没想到景帝抱着美人,睡得昏天黑地的,也叫不醒。

  此时也有曹德的人来报,有一队黑龙骑军士连夜出了东城门。

  曹德听了更是觉得不妥,忙派了人跟踪而去。

  直等到第二天中午,景帝才起了床。

  曹德和太子韩瑾都来进谏楚家父女一事。

  景帝听了曹德和太子说得那些,什么元真与楚家人都是一伙的,都是骗人的等等

  深不以为然,人家元真道长都解释了这一切,怎么到了他们两个嘴里都成了骗人的。

  这可把曹德和韩谨急的,景帝这是被下了降头了吗?怎么就是不信呢。

  后来还是曹德想到,让景帝招卫珩进宫,让卫珩讲讲他是如何审讯楚家父子的。

  景帝被这两个人烦的不行了,便下了旨。

  可是圣旨下了,卫珩却没有来。

  只是手下人前来禀告说,卫珩亲自押送了楚家父子,回了晋阳。

  曹德和太子韩谨听了,更是急得不得了。

  景帝倒是觉得无所谓,因为昨晚元真已经说了,想让卫珩派人护送他们晋阳。

  可能是卫珩觉得事情重要,便亲自前往。

  曹德心里恨不得砍了景帝这个糊涂虫。

  他也不在同景帝说什么了。

  好在景帝也不怎么管事儿,曹德手中就有盖了玉玺的空白圣旨,他便以景帝的名义下了圣旨招卫珩回京。

  传令官捧着圣旨一路追赶卫珩。

  只是在半路上追上了卫珩,卫珩却不接旨,而是直接扣了传令官。

  曹德一连派出五个传令官,都没把卫珩叫回来,传令官也没回来。

  曹德便知道卫珩这是铁了心要抗旨了。

  便又直接传令给前面的州县,让他们拦住卫珩。

  可是县官虽接到了曹德的命令,但他们的级别与卫珩的级别相差的太多了。

  而且卫珩手里还有之前景帝给元真的圣旨。

  卫太傅奉旨出京,这帮县令哪敢拦。

  都是表面上意思意思,传达了一下曹德的话,便恭恭敬敬的送卫珩走了。

  所以卫珩一行才得以在云州顺利登了船。

  只是卫珩离京第四天,曹德也接到了手下人的密函。

  曹德自上回听吴雍说过元真的一些来历,便派人去调查了元真

  等曹德看完密函,原来元真真的是当年青城派留下来的余孽。

  曹德亲自率了京城御林军中,“十常侍”豢养人的爪牙,人称“十二鹰”的武功高手,追赶卫珩、元真一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穿越重生言情 花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