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旁边,她也没机会进去。
“哪里不舒服?要不要给你抹点药?”他的声音温和中带着打趣,说的意思也是十分明显。
想起第一次的遭遇,俞清清的脸颊瞬间滚烫滚烫的。
“我是来月事了!”
她义正言辞的强调道。
陶时深一听,伸出了一只大手覆盖上了她的小腹处,轻轻揉了起来。
他的动作不急不缓,不轻不重,力道正正好,很是舒服。
过了好一会儿,只听他问:“有没有好受些?”
“还是有点疼。”她有气无力的回答。
本来这副身子骨很好,以往来月事从来不会疼,安安静静的来,安安静静的走,每个月都很准时,唯有这一次……
“你躺会,我去给你弄点红糖水。”
他套上了一件衣服,离开了温暖的被窝,去了厨房。
现在天气冷,加上没有空调,也没有什么地暖,屋子里的温度不比外面好多少,在这种夜里起来也需要莫大的勇气。
听着厨房里的声响,俞清清捂着肚子侧躺在床上,被人这么关心着,心里好像暖暖的。
不多时,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水端到了床边来。
红糖水甜度正好,一大碗喝下肚,感觉整个身体都暖和了不少。
陶时深将空碗放了回去,入了被窝重复着之前的动作,给她一圈圈的揉着小腹处。
接下来的几天,俞清清都没精打彩的,一天到晚全都在屋子里,一日三餐都有陶时深照料着,偶尔烤火时,他还会给她烤上两个红薯加餐。
大年三十这天,陶时深正准备着年夜饭,俞清清裹着厚厚的一身在火堆边烤着火,这时,就见外面传来了一阵骂骂咧咧的声音。
第681章 打主意
“还真是反了天了,一年半载不回来一次,回来了还甩脸子,你甩脸子给谁看?”
这骂骂咧咧的声音是有点想翠莲婶的声音。
俞清清放下了考好的红薯,起身出门看了看。
只见俞兰正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她门口来,后面的翠莲婶一边跟着,一边骂着,外面的路上都有一些叔婶跑出来看了热闹。
俞兰没有回嘴,只是往俞清清这里走来。
“清清。”
走近了,俞兰这才喊了一声。
俞清清这才发现,她眼里带泪,声音嘶哑,再看看后面翠莲婶那尖酸刻薄的样子,怕是回家的这几天受了委屈。
“你别怕,我给你做主。”她安慰的拍了拍俞兰的的手。
这时,翠莲婶已经走近了。
看见了俞清清,她脸色虽然依旧不好看,但骂声好歹是停了下来。
“翠莲婶,你今天怎么这么大的火气?”俞清清淡笑着问道。
“还不是这个死丫头片子,回来这几天,处处跟我对着干,今天给她介绍了一个隔壁村的小伙子,长的又高又大的,她还不愿意,你说说,这叫什么事。”
一说起这事翠莲婶就是气,当即口水沫子都在往外面溅。
俞清清算是懂了,这个翠莲婶怕是又不知道在背后收了别人什么蝇头小利的,就想和当初一样简简单单的把俞兰嫁了人。
“婶子,现在都已经是新时代了,俞兰既然不喜欢,你就推了就是,让她找自己喜欢的,你想想,县城里的那些小伙子,会比村里的差?”
“差倒是不差,你看看她去了县城也有一年多了,怎么就不见她找个回来?我这也是为了她好,这死丫头还不领情。”翠莲婶盯着站在俞清清身后的俞兰,语气依旧咄咄逼人。
俞清清握住了俞兰的手,说:“她现在才十八九岁,人生还长着,不用那么着急。”
“哪里能不着急,我当初十八岁的时候都怀上她哥了,现在他哥要娶媳妇,我就说把她也嫁出去,这倒好,翅膀硬了还不听话了。”
“消消气,快进来烤会火。”
在她的面子下,翠莲婶也只是横了两眼俞兰,跟了进去。
屋里一片暖意,陶时深在准备着年夜饭。
一进屋,翠莲婶就看见了案板上那些备好的菜品,眼珠子都要看直了。
“清清,这是你和陶先生两个人吃的?”
“对,家里也没别人。”
听到这回答,翠莲婶连刚刚骂人的话都忘了,脑子里剩下的只有惊讶。
现在村子里的生活大多好了起来,但过年也仅仅是多买几斤肉和骨头,条件再好一些的,也就是买上个一两只鸡鸭,可这家里……
一案板看过去,鸡鸭鱼鹅,大虾,还有一些她叫不上来肉类,看的人只吞口水。
他们两个人竟然准备了这么多食物!
俞清清见她这神色,随手拿袋子给她装了一些大虾,“婶儿,这些虾你拿着,回去弄个菜。”
“这多不好意思。”
翠莲婶眼神闪烁的那些个子又大,肉又饱满的虾,还是忍不住接了过来。
她们活了一辈子,也还没有吃过这种好的虾。
“没事,正好今天我弄的多,俞兰就留下来吃饭吧。”俞清清说道。
“就她一个人留下啊?”
听见这话,翠莲婶心里有些不太爽快,但又想俞兰回去了,他们就要少吃一些吃肉,好像也更不划算,于是也就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