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屋里商量半天,按照蔡小薇的意思,茶楼他们各占一半管理权,由蔡小薇出资,其余的事全部交给苏遥处理,等茶楼开始赚钱后,两人平分。
她这一套理论参照现代合伙企业,由着蔡小薇细化出以后生产经营中会出现的各种分红盈利细节,全面的理论让苏遥惊叹于蔡小薇心思缜密,契书里还注明:“若有一天他能一次给付清蔡小薇出资的所有银钱,蔡小薇便退出分红和管理,跟茶馆在无任何关系。”
他看到最后这儿,指出不能这样,他愿意给蔡小薇当一辈子的掌柜,
蔡小薇却频频点头。还说自己对茶馆管理也不太懂,她之后还想开分店,兼顾不来这么多,才把苏遥的嘴给堵上。
“小薇啊!你真要帮着苏少爷开茶馆?”伍爷爷见她送走苏遥,拦下她问。苏少爷是有些可怜,不过东环府现在就两家茶馆生意最为火爆,一家是苏家的茶楼“杏花楼”,另一家叫“永和茶馆”,就在离他们店不远处的东大街上。
由于一门生意,好在说书先生说的内容不一样,再加上苏遥和永和茶馆的观老板交情不错,才没起任何冲突。
若他们现在差手茶馆的生意,那就是在跟两边抢生意。
这、这——
“爷爷,没事的,您老安心!一家茶馆要想生意好有三个关键,一是茶水;二是服务;三是说书先生。要是我们能在茶点瓜子上下功夫,那就天下无敌了!”
蔡小薇说到激动处,系统猛地发出提示音:“警告宿主,这个世界没有‘瓜子’。”
什么!蔡小薇嘴巴长得老大。
连忙拽着爷爷问半天。
终于松口气,东离这边确实没人见过葵花籽,不过还好有南瓜,可以弄南瓜子,
不过最近花生陆续成熟,花生可是大宝贝,能榨油,煎炸煮卤煮都无比香浓。
这不第二天一早,她就让伍爷爷他们帮忙去各处收购花生。
自从东环府的商贾被蔡小薇坑过一次后,随时叫人监控他们店的一举一动。听闻他们开始收购花生,心里很是费解,可也跟着一并去收购。
供求关系一倾斜,花生价格立马水涨船高。
☆、第71章要我说书
为此伍爷爷他们几人很是泄气,他们几个加起来都快400多岁了,在伍爷爷的带领下去到各村各地帮着收购东西,就在两天前,他们明明都已商定好一斤花生五文钱,今儿去收时翻了几倍,变成一斤三十文钱。
这大大超出他们的成本,于是便空手回来,将这事告诉给伍爷爷。
伍爷爷见事情不简单,便去找蔡小薇,想要商量出个好办法。
蔡小薇眯着眼睛想了半晌,看着几天前收购回来的一院子花生。
“爷爷,你现在告诉成伯他们几个,明儿让他们带几个眼生的伙计出去卖花生!”
“小薇,你这是在说什么话?你要我们卖花生?”伍爷爷完全没反应过来,现在花生一斤难求,都被炒到一斤四十文钱,他们这时候卖出去是能赚到不少银钱,不过之后开茶馆需要花生时,手上可就没货了。
“爷爷你要相信我,只要我们把这批花生卖出去,很快就又能已更低的价格给买回来,不过在那之前,你必须要确保没人知道这事。”
尽管还是弄不明白蔡小薇说的那一套,不过伍爷爷还是照着去做。
市面上很多店铺收购花生,他们一转手,开出五十文钱一斤的天价,也在几天内卖空店里所有花生。
完后按照蔡小薇的吩咐,伍爷爷给成伯他们几个休假,就等着花生掉价。
可惜之后的几天,花生的价格依旧很高,让不少农户都后悔不已。
都说他们地里的花生卖早了,要是在推迟上几日,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伍爷爷心里实在慌乱到不行。
“小薇啊!你到底说句话,花生价格还在涨,这要什么时候才会跌呀!”
蔡小薇没说话,起身从书架上抽出账本。
让他打开到第10页,只见上面记载着收购红薯的时间和斤数。
“爷爷,也多亏这些人跟风帮着炒花生的价格,不少农户低价抛售红薯,就是想改种花生,难道你都没发现,最近山童他们几个不见踪影了?”她这么一说后,伍爷爷终于想到什么。
对!花生只是一种农作物,可要想开茶馆,不仅需要花生,还要其余的原材料。
譬如黄豆,绿豆什么的。
不过红薯也能做点心?
“爷爷你没猜错,红薯不仅能煎炸烤,还能做出各种美味的点心,还能单独晾晒后变成红薯干。山童发现最近炒花生价的那群人,一直跟着你和成伯……”
事情说明白后,伍爷爷心里总算安定不少。
几天后,市面上已见不到花生的半点踪迹。
飘香居前后院和地窖却堆满各种造型的红薯。
蔡小薇给店里人露了几手,给他们弄了个油炸红薯片和红薯干,被大家称赞不已。
就连苏遥也没想到,红薯被晒干后会有如此香味。
稍后他跟着蔡小薇进屋,她将您定好的茶点和小吃全都罗列下来。
苏遥没想到他店铺才买好,蔡小薇就将食谱全都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