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院长一看到刘治国,刘志伟立刻高兴起来。
“你们二位可算来了,你们当初送来的老人,并且交了老人在这里入住的费用,前两天老人想儿子了就给儿子打了个电话。谁知道今天他这五个儿子都来了,非要闹着到我这里,让我把钱退了。
他们要把老人接回去。
他们接人我们不反对,毕竟那是他们的亲生父亲儿子,养父亲,那是天经地义的,可是这随随便便的退钱,我们怎么能随便退你们交的这个钱,而且一交就是一年,我们把这个钱退给他们,这可到时候有理说不清了。”
这里闹得天翻地覆,就是因为这些钱。
赵院长心里也有些看不惯这几个儿子,老人刚送进来的时候,那是什么样子?一个这么大年纪的老人,简直是骨瘦如柴。
虽说人们常说有钱难买老来瘦。
可是瘦成皮包骨头,那就不叫瘦了,那叫营养不良。
好不容易老人安安稳稳的几个月养过来了。
他们才知道,原来陈大还有一段心酸的历史。
有五个儿子,却最后没有人赡养。
一个男人辛辛苦苦把五个儿子养大,到最后他却闹了一个流落街头的下场,其实赵院长和所有工作人员都很同情陈大。
问题是同情归同情,陈大依然对他的儿子还有感情。
毕竟是人家亲手养大的,儿子说不叫就不要,那也不合适。
可是没想到,他这一个电话引来了,是这一场纷乱。
这些儿子一听居然有人花钱把他儿子送到老人院里去养着。
立刻几个儿子又琢磨上了养老院的钱。
毕竟他们打听了陈大,现在住的养老院一个月的费用也不少,至少六百块钱。
在他们这里工资也不过几百块的情况之下。
六百块钱的费用显然是很高了。
几个人琢磨着这一年下来就是几千块钱,凭什么让老头子就这么白白的浪费在老人院里。
于是五个儿子商量了一下,与其把钱浪费在老人院,不如他们把老人接回来这笔钱,他们拿到手里几兄弟一分。
认真说起来,老人的五个儿子并不是没有钱。
毕竟老人把五个儿子都养得不错,而且养成了大学生。
五个儿子生活的不能说是大富大贵,可是起码也有吃有穿,工作稳定,房子稳定,家庭稳定。
问题是陈大从小到大对于五个儿子一直都是退让,什么事情都是儿子是对的。
这种没有底线的退让,让五个儿子觉得父亲对他们的付出似乎是天经地义。
于是做起事来毫无底线。
在他们看来,父亲对他们所做的都是应该的,那是亏欠他们的,谁让他父亲从小让他们没有了母亲。
就是这种想法之下。他们反而觉得对父亲毫无愧疚,没有想过老人这么多年一个人辛辛苦苦拉扯他们长大。
反而觉得那是他自己自作孽不可活。
别以为只有那些没文化的人才会做出不孝顺父母的举动,有文化的人不孝顺起来,绝对跟文化的高低没有关系。
做的更绝,做的更狠。
于是这五个人就上门来闹了。
赵院长很是头疼,这几个人又不是第一次,这几天已经来了好几趟。
他们要把人接走,赵院长当然不反对,毕竟这是父子关系,他一个院长没有任何权利可以阻止人家把老人接走。
可是现在不是接走老人的问题,这些人还想把人家已经交了的养老费用全部拿走。
这能随随便便给他们吗?
这要是给了他们人家交费的人来了一看钱没了,人也没了,追究他们养老院的责任,他们可承担不起。
所以一看到他们来了,赵院长终于松了口气。
那五个儿子一听到赵院长的话,当然明白,这就是正主,这是给他爹掏钱的人。
五个人可以平时做其他的事,不要脸,可是在这个事情上还不好意思,真的说完全不要脸。
不过五个人早就已经从父亲那里打听清楚了,原来他父亲还有这种命,居然救了一个孩子,人家的父母报答他,所以把他送到了养老院。
现在一见到这些正主儿,五个人立刻心思动了。
既然是救命之恩,他们狠狠地要敲上一笔钱,比起给老爷子来说,当然要合算得很。
反正老爷子对他们有救命之恩,这可是拿钱很难衡量。
第1341章 十万
陈启东可是家里的老大,平日里家里有什么事,也是他这个老大基本主持家庭会议。
他现在可是学校的教务主任。
日子过得舒服,不过家里的儿子现在长大了,马上要结婚,需要一套房子。
他立刻琢磨上了,眼前这两男一女,还有一个孩子,一看穿着打扮就不算是普通人。
起码不是穷人。
他看了一眼刘红光这个女人身上的呢子大衣,那就得几千块钱。
看得出来,这些人应该是有钱。
眼珠子一转,已经上来和刘志国,刘志伟握手打招呼。
“你好你好,我是陈大的儿子陈启东。这几位是我的弟弟陈启南,陈启北,陈启西,还有最小的弟弟陈启明,听说我父亲救了您的孩子,孩子现在身体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