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风浩脸上流淌着轻松的神情,没想到这部典籍居然在短短的一年内就得以完成,本以为要花上好些年的光阴呢。
他现在已经六十有余了,这部“经典”在他在位期间完成的,在传颂的时候,自然也要挂他的名号——“浩帝”!
将来,一提此作,首要提的自是“浩帝”此皇,这是数千年来的惯例。
古往今来,每部“经典”的完成,当时在位的皇帝都是第一功劳,因为没有他,就不会有这部“经典”。
至于编书的人,则要往后稍稍。
所以,《鼎食玄典》一成,立了最大功劳的人不是任舒晴,而是“浩帝”。
这是毫无争议的。
每位皇帝,在位的时候都想修一部典籍,好让自己名流千古。
毕竟,典籍代表的是一种文化。
除了那些特殊时期的大事之外,事上立功,影响的往往只是那么一两代人,一旦年月久远了便会慢慢地被世人所遗忘。
而文化不一样。
文化是可以千古传承的!
历史长河之中,那么多的“经典”流传下来,就是最好的印证。
但是,哪有那么多“经典”可编啊?
遥望过去,不知多少帝皇想入手编撰典籍,却不知该从何处入手,仿佛可写的典籍早就被前人写尽了,以至于思寻了一生,都无法完成心中的那个夙愿。
“浩帝”在还没上位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这个事情,他翻阅了很多典籍,然后发现“经库”的典籍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唯独没有厨艺与美食这方面的。
这个发现,让他欣喜若狂!
于是,他一上位,就设立了“精厨司”,为的就是发掘厨艺界的人才,待时机成熟,便组织这些人才进京编撰这一方面的书籍,让他在有生之年也能留下一部能够影响后人的典籍。
没想到,这个时机,他这一等,便等了三十余年。
此刻的他,已到了花甲之年,《鼎食玄典》已成,他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第537章:奖赏(第09更)
“任舒晴,除了刚才的那些奖赏,你还想要什么?可以大胆地提!只要是朕能够办得到的,都会满足你!”
项风浩正在兴头之上,便让任舒晴自己提想要的奖赏。
也是,三十多年的等待,终于如愿,可以说这是他上位至今心情最为愉快的时候了。
任舒晴寻思了一下,低着头道:“微臣在京内想要一处宅院,不知可否?”
皇上现在这么高兴,她若不顺他的心意来提赏,只怕会惹恼龙颜,不好收场,所以,她干脆提出在京内要一处宅院,以过此关。
要知道,这种时候,拒绝可不明智。
话说,相较于她的功绩,这点要求应该不过分吧?
这点请求,太小!
项风浩显然不是很满意,道:“不过一处宅院,朕准了!不过,这奖赏太小,除此之外再提一个吧!”
任舒晴眼珠儿一转,道:“既如此,那微臣再斗胆要一处商铺,好将‘仙味阁’的分店开到京城来。”
不是我贪,是你皇上不肯放过我,所以,可怪不得我哦!
项风浩微微蹙眉,道:“还是太小了!再提一个!”
任舒晴脑瓜转了又转,我的圣上啊,你能不能没完没了啊?
老是嫌我请求太小,那么,我若说要京城,你能给吗?
她很快又冒出了新的想法,“我还想在京城的郊外要一处庄园。”
跟着补充道:“很大的那种。”
项风浩:“……”
商人就是商人,想的尽是商业上的事情!
尽管任舒晴是厨者,但他也知道,她还有一重商人的身份。
“准了!”项风浩知道自己若再让她提,她提的也仍会是差不多的请求,“朕会赏你一个绝对很大的庄园!”
既然她想要,他便能给。
除了庄园给大的,宅院、商铺他也会给她大的!
之后,他又让贾义、邹霆、顾午提赏,他们也是此次编书的重大功臣,也便给了他们自己提赏的机会。
不出三日,三份契书就被送到了她的手中,分别是宅院、商铺、庄园的契书。
“恭喜啊!”在那名送契书的官员走后,卢厉弦走了出来,“以后,你便可以留在京城了。”
任舒晴收好契书,有契书在手,她什么时候去看那三处地方都行,反正都是意外收获,她也不急着去看。
“卢大人,我们什么时候回浩然城?”尽管《鼎食玄典》已经完成,但,他们却还是不能离开精厨司。
“都在京城有宅院、有商铺、有庄园了,你还回浩然城做什么?”卢厉弦故作疑惑。
“那是我开始的地方,我当然还要回去。”她对京城,可没什么留恋。
要不是项风浩让她提赏,她也不会提出要那三个地方。
既然要了,那就先留着,说不定以后有用。
卢厉弦目光微微转动,闪烁着一种深奥,然后道:“等大家把那些题目都解了,自然就可以离开了。”
“那么多题目,何时才解得完?”再过几日,小牧兮都一岁了,她哪还有心思留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