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二爷神情若常,目光深邃,依旧是沉稳的作派。
那两伶人不敢怠慢,把弦调定,清润喉音,唱曰:“往事低徊那忍说,旧游枨触最为情……桃花人面今犹在,我昔怜卿转负卿……”
伶人还待要唱,却被杨衍阻了,他看向沈二爷,语带几许挑衅:“沈大人即与冯舜钰双飞一对,想必对他知之甚深,大人不妨猜猜这曲子里,哪几句是冯生填的?”
沈二爷未见愠色,倒是笑了笑:“并不难猜,其中,笛里暗飞明月老,酒边易散彩云轻,桃花人面今犹在,我昔怜卿转负卿。这定是凤九填的词。”
顿了顿继续说:“我数日前做《浣溪纱》逗她,小别隔年才一逢,桃花人面正春风,情丝缭绕入彩云,当年往事却朦胧。哪想是个经不起逗的,当时就哭了,嗔我是个负心郎,娇气,直把她哄不住。”
“瞧她写得这是什么词,倒让杨卿见笑了,待我回去好生教训她。”沈二爷说着,眼里的笑意却缱绻。
想来那教训也非字面的意思!
在他这般大龄青年面前秀恩爱,真的好吗……故意气他……这沈尚书果然阴险……不要脸……老牛吃嫩草!
杨衍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不耐烦地挥手让伶人走开,不听算罢。
沈二爷倒命沈容给了赏钱,那两伶人忙跪了磕头,千恩万谢地走了。
杨衍看得愈发心堵。
也不要人伺候,自拎起紫砂壶倒茶,喝茶,忽然濯濯看着沈二爷:“沈大人可知,冯舜钰并无与你出京历炼的打算。”
沈二爷淡淡颌首:“那又怎样?”
杨衍再替自个倒满茶,冷着声道:“未经我的首肯,他哪里也不许去。”
第274章 锋对芒
店里侍童推一架半人高、底带四个轱辘的小车来,车面挖六个圆掊坑,燃起旺炭,火舌舔舐着一碗一碗紫瓯底,内里不晓得炖的什么,顶得圆盖儿“嘭嘭”地响动。
至沈杨二人桌跟前,那侍童揭开盖,一股奇异的甜香弥散开来,觑得那物莹润如脂,表面凝着层薄薄皮子,颤颤晃晃的,是关外流传来的糖蒸酥酪,一两银子一瓯,也就京城的达官贵人享用的起。
侍童小心捧了瓯儿欲给沈泽棠,却被沈容抬手拦下,他肃着脸道,我家大人不吃这物。
杨衍哼嗤一声,自接过去,因着滚热,端起慢慢吸尽,想了想笑道:“沈大人好没口福,这酥酪脂油甘沁,呷在嘴里鲜香绕舌,顺喉下融澈心脾,是难得的美味。”
沈泽棠表情很随和,仍微笑着道:“确是无此口福,不能嗜甜,否则浑身起满红疹,痒忍难耐。”
杨衍忽得忆起一桩事来,每每下朝会,宫里都会备精致茶点,供这些寅时就进宫的官员享用,有一回他拎着木樨菓餡糕回寺,随手要丢给冯舜钰,哪想他抚着圆滚滚的肚皮,打着嗝说:“巧着遇到沈大人,他不嗜甜,把热糕都给我吃啦。”
那嗓音跟他手里提的糕般,软糯糯的,他似乎从那时起更鄙夷冯监生了。
他倒把这茬给忘记。
收转回心神,却见沈泽棠嘴唇张阖说着什么,他开口打断:“烦沈大人重说一遍。”
沈泽棠静静地看他一眼,端起珐琅钟儿吃口茶,再放下。
他朝堂纵横捭阖,早过了轻易会被激怒的暴躁年纪,而杨衍若此性不改,即便再有贤能,仕途也终将难展。
他吩咐沈容给火盆里再添两块兽炭,觑眼望簇簇猩红重新燃旺,这才不疾不徐道:“杨卿于洪顺四年,任翰林院修撰半年未余,因病解职离开京城,回故乡南直隶休养,直至六年重回翰林院,后掌院事,九年擢升大理寺卿,官运虽享通,但因你不曾有观政的经历,除大理寺外,对其它各部职能想必不清。”
杨衍脸色变了变。
这朝堂官员除党同伐异外,还有南北地域之见,如沈泽棠者,同李光启、徐令及高达等同为京城子弟,自幼相熟相知,又是同窗同僚,彼此之间十分亲厚。
而杨衍身为南人,考功名进京入仕,后又离开再复回,加性格使然,与众官员关系冷疏,他难放低身段屈就,而高达等也不鸟他。
他虽才谋卓箸,政绩斐然,却也无甚同僚之谊可谈,此时沈泽棠的直言不讳,还是一语戳到他的隐痛。
沈泽棠继续说:“我不妨将吏部职掌讲与你听,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授、资任、迁述、考课、微勋等之法,务得实才以臻治效;考百官功过善恶之课,定官制品级之等,吏部以四才三实之范选授人才。”
“三品以上官由皇帝亲自任命,四品以上由内阁提名皇帝准批,五品以下官则由吏部清吏司选授注拟,并报吏部尚书审复即可。即便对尚书审复有疑义,至终报内阁重新核定。”
他顿了一下,淡淡道:“所以杨卿方才出言,未经你首肯,冯生哪里也不许去,想必是句玩笑话罢。”
话意昭然若揭,首辅如今空缺,内阁议政由次辅把持,他杨衍阻挠舜钰出京历炼,即便告到南天门,也逃不出沈泽棠的手心。
杨衍目光阴鸷幽冷,冷笑一声:“沈大人竟也需用官威压人,实在胜之不武。”
沈泽棠笑着摇头:“杨卿此言差矣!冯生不过历事监生,却被提拔五品寺正一职,是他能得你这伯乐赏识的福气。但其资历确实尚浅,难堵悠悠众人口,我又不忍封驳杨卿爱才之意,带她出京历炼倒是一举两得的法子,杨卿该高兴才是,实不该再来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