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居高临下,冷冽不含一丝情感的眼扫向朱闻,后者抬眼黑眸迎视,好似有无声的火光电芒闪现,让四周众人都有避开之念。
好似是一瞬,又好似过了许久,萧策倚着木栏,凝视着地下的这两人。
朱闻的目光幽黑得可怕,他低声重复道:“把门打开。”
萧策摇了摇头,十指却在背后深深陷入自己的手背,却也浑然不觉得疼痛。
“不可能。”
朱闻的目光越发阴寒,他想冲上前去,让这简陋的松木大门化为碎片,却终究控制住了自己,他怒气上涌,几日几夜的奔波疲惫,以及身上的伤患一起爆发出来,顿时眼前一阵发黑,几乎落下马来。
第229章 朱瑞
鲜血从他的肩上流出,染红了门前的黑土,萧策静静看着这一切。
他眼中仍是冷然,最深处的瞳仁,却好似流淌着什么。
朱闻下了马,怀中躯体几乎已经感觉不到体温了,疏真面色发灰,脉搏几乎摸不着了,腹部的紫黑血液却是越来越多,染得他满身血污。
“你怎样了?”
朱闻嘶声问道,好似一个人的疯狂,却再无人回答他,只有风声呼啸。
日光照入他眼中,他只觉得天悬地转,眼前一阵发黑,紫黑色的血却是越流越多,从他惊慌的指缝中,落入尘埃。
好似流尽了她全身的血……
朱闻踉跄着上前,仿佛用尽全身的力气,用力敲击着那扇巨大的木门——
“开门……你有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
他嘶声喊道,日光下,仿佛有什么晶莹的东西从他眼角落下。
“开门啊!”
他继续敲打着那扇好似永远不会开启的门。
四周俱静,死寂的静。
“只要你答应救人,有任何条件我都答应你!”
日光脉脉照下,淡金的细碎光芒落入他眼中,亮得让四野都黯然失色。
“只要你救她……”
他的声音已经嘶哑,飘荡于风中,却仍清晰的传入萧策耳中——
“我的封地,十万大军的统帅之权,燮王的大位,甚至是我的性命……什么都可以给你。”
他仿佛已经绝望了,说到最后,声音破碎成吉光片羽。
日光仿佛要将这一男一女熔化,原野之上风声萧索,鲜血在地下洇成一片,分不清楚是她的,还是他的。
再没有比眼前更好的结局了。
萧策如此想道。
她终于要死了,这段跨越十年,燃烧了他整个生命与情感的爱恨孽缘,也终于要结束了。
从此之后,京城的那些贵人们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以一道玉玺,便可调大军与诸侯于股掌之上,再不必担心有人揭穿,那玉座珠帘后坐着的,不过是浅薄娇纵的凡女而已。
她死得如此之好,居然还连带上单独前来的朱闻——要他死在此地,真是轻而易举,从此燮国的芒刺,也将被削去。
再没有比这更好了,不是吗?
萧策在问自己,明明是该笑着的,他的十指却狠狠的插入皮肉之中,几乎要扯出白骨。
“求你,救救她……”
朱闻已经跌倒在地,他最后的声音被风声吹去,连他自己都听不见了。
他倒在满地的鲜血泥泞,仿佛全身的力气都已经被抽去,只有那一双手,还紧紧抱着怀中的躯体。
此时,铁闩被拉开的声音响起,沉重的巨木拖曳声缓缓划过耳膜。
朱闻抬起头,双眼因极度震惊和狂喜而放出光来——
那道大门,竟然开了!
……
朱瑞一身玄赤色朝服,中央绣有锦绣明辉的四爪龙纹,头上珠冠也垂下九道玉旒——这已经是标准的世子服饰了。
他坐在御案正前,正意气风发的看着奏报,身后是一道垂帘,隔开的后堂中,燮王朱炎喝了药,正在沉睡之中。
他手中狼毫正在疾飞,果断下着各种决定,眉宇间不断滑过怒色与狡笑,丝毫不见平日的温和懦弱。
此时侍从前来禀报,众位大臣入内议事,朱瑞眉尖一挑,道:“请他们去议政殿。”
议政殿乃是处理政务的主要大殿,只有大朝之日才会开放,此时朱瑞第一次正式与诸人相见,君臣名分之下,自然要隆重其事。
今日雨横风狂,春寒返转,大殿之中却整整齐齐站了两列。
当众人看见燮王朱炎由宫人搀扶而来时,都不免有些惊疑不定。
朱炎的步子并不算蹒跚,只是有些呆滞缓慢,他身上包了披风,严严实实的密不透风,只露出一张脸,倒是颇为红润。
见他还能走路,那些关于朱炎已经重病,甚至死去的传闻立刻不攻自破了。
朱炎并没有理会众人的叩拜,径自走向侧堂的暖阁,随即便有一碗热气腾腾的药汤呈了进去。
朱瑞由正门步上最高之座,顿时所有人都跪下叩拜。
朱瑞的眼中闪过志得意满,随后振袖示意,“各位请起。”
为首几位大臣都是老人了,知道燮王将政政全委于朱瑞,便首先问候燮王的病体。
朱瑞端坐正中,淡淡道:“父王身体十分虚弱,正在后堂休息,本该让你们入内探视,这么多人入内,只怕要将风寒带入,各位就隔着帘子遥拜吧。”
这话虽似商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侧堂隐约传来的咳嗽声,似乎验证了他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