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处,慕丞相也不再纠结,开始想要转移话题,继续跟钟离凤仪讨论金吾卫的后续处理问题。不过钟离凤仪似乎对于金吾卫如何善后早有想法,无论慕丞相提出怎样的建议,她也只是应声,并不发表意见。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內侍来奏报,说是夏将军派人来传话,京城各处已经派人控制,金吾卫长史自觉挂冠缴械,萧参军被拿下。
“好!”钟离凤仪站起身来,冲着一旁的慕丞相笑笑:“丞相大人,陪朕一起去见见朕的那位一贯懂事稳妥的大女儿吧。”
………………
钱浅忙了整整一夜,她带人在留仙坊没守多久夏月染就带人赶到了。是夏将军派她过来支援钱浅的。
“我娘直接去了金吾卫大营。”夏月染直接将人交给了最了解情况的苏葵,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我在宫门口等我娘的时候,看见大皇女被宣进宫了,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听说陛下派了两百御前侍卫,把大皇女府围了个结结实实,刚刚我娘又派人去加了一圈人马。”
“跟咱没关系!”钱浅拍拍夏月染的肩:“苏葵留在这里,你跟我去锦鲤坊,早点完事儿各回各家。”
一整夜,钱浅都带人在各个坊市巡查,支援夏将军行动,潜进京的军士苏葵摸过底,因此在“五皇女党”提供的情报帮助下,夏将军的行动无比迅速精准,遇到反抗也能迅速压制在小范围内,并没有闹出很大的动静。
第二天清晨,慕丞相担心的人心惶惶并没有出现,老百姓照样欢欢喜喜地一大早出门采买准备年货。
钱浅目送最后一批军士被夏将军的人押走之后,就将她的神威烈水枪往寒星怀里一丢,就这样一身便衣的直接上朝去了。反正她昨夜跟夏将军一起行动,想瞒过钟离凤仪也不可能,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过了明路。她借口都想好了,就说是钟离鸾求她帮忙的。想必钟离鸾这个聪明人也不会把功劳往外推。
不过钱浅的借口是白想了。朝堂之上,钟离凤仪只是轻飘飘地瞟了一眼钱浅的一身青衣裙,连问都懒怠问一句。她雷厉风行地宣布了对于昨夜事件的处理意见,惊掉了一群人的下巴。
首先,大皇女钟离鸳擅自募兵,从乾州平安候手中借兵一千混入京城,想要按插入金吾卫。罚跪宗庙,囚禁长青宫思过一个月。
金吾卫长史,经查明虽未参与昨夜事件,然而并未早日发现金吾卫营异常,实属治下不严,罚俸一年,调职京畿卫戍营。
金吾卫参军萧青,流放。
大皇女私募军士,集中发往秦城,充为民夫修葺城防,由秦城守军严加看管。
乾州平安候韩玉玲,镇守一方不思进取,多年治下无所建树,反而挑唆皇女私掌兵权,著褫夺兵权,压回京城候审,由武成王亲自领兵宣旨,如有不服,就地剿灭。
七皇女钟离鸾,举报有功,封为寿王。
第352章:公子,本王赶着去边关(43)
一旁静听钟离凤仪处理结果的钱浅,心中生出无限疑惑。钟离鸳私募军士,按律等同谋反,就这样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仅仅是罚思过而已?钱浅偷偷看了一眼钟离凤仪的脸色,以她对这位女皇陛下的了解,钟离凤仪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啊!
金吾卫的萧参军也只是发了流放,这不能不让人困惑。但这些都可以先不理论,钱浅主要怨念的是,钟离凤仪居然将钟离鸳私募的兵士充作苦力发到他们秦城去了!这不是给她找麻烦吗!将近两千人啊!万一哗变也是很麻烦的!秦城是边关,维稳非常重要,秦城一乱,匈奴很可能借机进攻。
这次事件,被处理最严重的居然是私自借兵给钟离鸳的平安候,看来钟离凤仪惦记韩玉玲手里的兵权不是一天两天了啊……
还有一件事奇怪,钟离鸾居然没有直接被封为太女,反而封了王。不过这件事钱浅也没太在意,钟离鸾的一字王地位上是高过她这个双字封号的亲王的,也许是太女过渡期呢,钱浅这样想。
钱浅低头不断揣摩钟离凤仪的心思,别的先不说,两千士兵发往秦城一线,她绝对不能接受,不稳定因素绝不能出现在秦城边境。
想到此处,钱浅恭恭敬敬的跪下,向钟离凤仪开口上奏:“母皇,儿臣有事启奏。两千军士发往秦城一事,希望母皇能重新考虑。”
“哦?”钟离凤仪露出一个感兴趣的笑容,她一脸戏谑的盯着钱浅:“小五终于说话了,朕还以为你要天天在朝堂上装哑巴呢。说说看,你因何反对。”
“母皇,”钱浅像是没听见钟离凤仪的调侃,依旧一脸正经:“这次发配的军士,大多是乾州平安候麾下,想必其中有平安候不少亲信。母皇今日派我前去缴平安候军权,这些人又被判罚充作苦力,难免心生怨怼。两千人不是小数目,若是集中看守,一旦哗变将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而秦城是我朝对匈奴的第一条防线,秦城决不能乱,否则匈奴很可能会借机进攻。”
“嗯!”钟离凤仪笑眯眯地点头,并没有直接发表意见,反而转头问一旁的钟离鸾:“小七有什么意见。”
“回母皇的话,”已经打定主意要将太女这个锅甩到钱浅头上的钟离鸾自然不会再费尽心思地表现,她恭恭敬敬的回答道:“边关防务儿臣不知,不敢随意发表意见,不过听五皇姐的话似乎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