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他只有母后一个孩子,又不在他身边,他一定感到很孤独。
我原本以为那些孩子姓宁,可一问,发现他们都姓孟。
! 为什么要姓孟?
我实在想不通,可是母后却有些奇怪,嘴里吟吟念叨着这个孟字,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乾业十六年,十二月初七。
我很开心,试了色之后把他们都藏起来了。
乾业十六年,十二月初八。
父皇带我和哥哥去祭拜列祖列宗了。
我第一次觉得姓江是一种荣耀。
乾业十六年,十二月三十。
这是我最后一天写日记了。
母后对我说,过了这一年我就是大孩子了,长大的标志就是要学会把一些秘密藏在心里。
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写在纸上的。
我更加不可以对什么东西产生依赖。
虽然我听不明白,但我还是决定要按照母后说的做。
今天是除夕,父皇在前殿宴请过朝臣后,就来到了昭阳殿。
外面大雪纷飞。
殿内灯火通明,熏笼烧得很足,到处都暖融融的。
我和大哥在殿里追逐打闹,而奶奶因为上了年纪,早早地回去休息了。
自奶奶走后,我就一边和大哥玩闹,一边留心着父皇和母后的动静。
我看见母后倒了两杯酒,她和父皇笑嘻嘻地碰过杯之后就一饮而尽。
而后父皇便把目光投向了我和大哥。
我们旁若无人的继续打闹,笑声充满整个寝殿。
然后,我看见父皇把母后拥入怀中,轻轻地说了一句:“谢谢你,阿娆。”
我不知道他究竟为什么要谢母后。
或许是谢她来到了他的身边,或许是谢她给了他一个完整的家,又或许是谢她爱着他。
而我在这里也要谢谢你,谢谢每一个把我日记读完的人,谢谢你走到了这里,见证了我的父母轰轰烈烈的爱情,见证了我的出生。
虽然我们不是在一个世界,但是要相信,我是切切实实存在的,虽然日记结束了,但在我的世界里,我会一直快乐地生活下去,你也要如此。
人生苦短,我们要活在当下,忘掉该忘掉的,记住该记住的,善待自己,善待身边人。
第106章 番外:古道映阳斜阳1
乾阳十七年, 夏。
山映斜阳, 青山如黛。
重峻的山道旁有二层竹寮小筑,隐在山间蓊郁林木中,方方正正,檐角缀着铜铃,山风一过, 宛如山间姑娘清妙的嗓音,“叮叮当当”的响。
在铜铃的清脆声音里,一个衣着华贵的男子扣响了竹寮的门。
他穿着一身深绿绸右衽深衣, 身后浩浩荡荡跟了十几个小厮, 派头十足,但神情却颇为谦卑,连敲了三下门,便双手交叠放于身前, 轻轻退到了门侧, 安静地等着开门。
大约半柱香的功夫, 门才从里面打开。
开门的是个姑娘, 深青襦裙, 肤色雪白, 发髻高挽, 端庄且娴静。她轻轻侧了身, 将男子让进门, 看了看他身后跟着的小厮们, 道:“竹斋的规矩, 只能阁下进,其余人还需在门外等候。”
男子脸色有些苍白,眼睑发乌,一副精神不济的模样,但看上去脾气却是顶好的,闻言二话没说,就朝自家的小厮们摆了摆手,撩开前袍,独自入内。
竹寮内的布置很是雅致,一卷米粒珍珠帘,帘后摆着一张长案,案后坐了个女子。
珍珠帘晃晃荡荡,将女子的面容映得很是模糊,只依稀能看清是个身姿曼妙的女子。
男子朝珠帘后深深一揖,道:“仙师,在下是梁州城内皇商胡氏家的独子,拙名胡子商,久慕仙师威名,特来拜见。”
不错。
帘子后的宁娆挠了挠下巴,这次的主顾看上去是个爽快人,上来不说废话先自报家门,嗯,第一印象不错,可以再了解。
宁娆轻咳了一声,故意将略显尖细的嗓音压低压沉,“你说说吧,找本仙师有何事?”
胡子商惨淡着一张脸,略犹豫了片刻,端起了袖子,缓缓道:“在下家中近来总是闹鬼。”
宁娆用手托着腮,一脸的稀松平常。
找到她这里的,都是些山精鬼怪的稀奇事,可偏偏查到最后,无一不是人在作祟。
这一带是从前云梁的国都南淮,归入大魏版图后改名梁州。旧国遗民多盘桓于此,延续了故国之风,对于神鬼奇蛊之事笃信不疑。
宁娆初来时正撞见境内的一个蛊医用药蛊饲养出了一条巨蟒,蟒身满是剧毒,且是寻常药不得医的云梁秘毒,巨蟒挣脱牢篱蹿进了山林之间,时常出来伤人,凡被它咬过的皆不治身亡。
! 江璃和宁娆微服至此,撞见了这样的事,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江璃用了一整夜翻遍手边的云梁典籍,第二日让宁娆跟他上山,用新鲜的鹿肉将巨蟒引了出来,只是这鹿肉里沾了宁娆的血……
百僵虫蛊克云梁百毒,这巨蟒浸毒而生,早已与蛊毒合二为一,同生同死。宁娆身上流着正统云梁孟氏的血,百僵虫蛊融在血中,与蟒蛇而言是致命克星。
那鹿肉只吃了一小半,巨蟒就倒地身亡了。
为祸乡邻的一大毒瘤终于被除去,附近百姓皆欢欣雀跃,奔走相告。
只是告着,告着,渐渐在民间生出了些许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