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何伯从回廊处走来,慈祥地笑看着院中的众人,揉了揉小炀的脑袋:“在干什么呢?”
于云笙站起身,道:“何伯您回来了,正好我想看看有没有适合白公子的布料,想给他做几身衣裳。”
“好啊,布行新上了几款,就你春末时候定的那几个花样,都好看!”何伯连连点头,“好些个公子都托关系想提前从我这买呢。”
于云笙向略感意外的白泽骞点头,示意他跟着自己来。
“慢慢想,不着急。”白泽骞拍了拍小炀的脑袋,后者依旧在思索着刚刚的一番大道理,懵懵懂懂地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阅兵看得我超激动
第13章 白捡一个“姐夫”(完
“晚些布行就要开门做生意了,我们得快些。”于云笙道。
白泽骞跟着走了出去,小炀一个人留在院子里,半身趴在石凳上,托着下巴思考。
想着刚刚的事情,于云笙边走边心里自言自语道:对孩子温柔,有大暖男的潜质。
迎面走进织房,直接可以看见里面还有一条回廊,那路径直通往整座建筑最前面的布行,平时绣娘们都是直接走这条路把布匹送过去,于云笙看着这小型的“前店后厂”模式,觉得这布置者的确有生意头脑。
“何伯,您来了……了……”一个还在跟着前辈观察学习的小绣娘抬起头打招呼,一眼便见到了后头的白泽骞。
其他绣娘都接二连三地抬起头,心里纳闷儿,那小绣娘平时灵气的很,怎么今天突然连说话都磕巴了。
但轮到她们自己的时候,也没好到哪儿去,一个两个和田里抻着脖子观察天敌的野兔一样,傻不愣登地站在原地。绣娘们不过十四五六的年纪,正是春心萌动的时候,平日里见的最多的雄性,也就是蚕了,猛然间看到一个白衣飘飘,丰神俊朗地男子,还以为是什么蚕仙下凡了。
“何……何伯早……早啊。”
“何……伯……早……”
何伯摇摇头,这帮丫头平日里除了研究花样就是低头纺织,一个两个哪见过白泽骞这种男人,此时可不得犯痴了么,但一码归一码,这么盯着人看,总归是不礼貌的,于是何伯回头对白泽骞道:“白公子见笑了。”
白泽骞缓缓摇头,示意无妨。
四人从回廊离开绣房后,于云笙就听见后边传来能窸窸窣窣的讨论声,内容么,倒是比微博里的“我可以!”“我死了!”之类丰富许多。
“好俊的公子啊,怎么没见过!长的好像上仙下凡似的,看的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对啊我也没见过,是哪个大城里来的吧,不然怎么那么贵气?”
“好像还和二小姐认识……”
“啊?那我们岂不是没机会了……”
“别啊,说不动是朋友呢,加把劲儿,一看那就是富家公子,万一被看上了,下半辈子就吃穿不愁了。”
“诶诶诶!”绣房里的老嬷嬷听见绣娘们叽叽喳喳在嚼舌根,板起脸来拍了拍手,“做事儿了!一个两个小丫头白日做什么梦呢?”
于云笙知道,连自己都能听见,白泽骞不可能听不见,有些戏谑地看着他,对方却明显是有意躲避和自己对视。
缓缓收回目光,于云笙心里暗自好笑。
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逗白泽骞了。
回廊不长,没走几步便到了,布行里只有一个伙计,正在账台后拨弄算盘呢,见到有人来,本以为是何伯,抬起头打了个招呼,但见着后脚进来的于云笙,整个人都卡壳了。
“二……二小姐!”
这伙计名字叫王二,是城东王老头的小儿子,人还是挺乖巧的,也孝顺,但是不知怎么的就是读不进去书。王老头不知给他买了多少四书五经、圣人训诫,但王二就是一个字都记不住。把王老头给气得成日睡不着觉,觉得儿子中不了举,又做不了重活儿,以后肯定一事无成。
某天何伯路过,就见王二蹲在院子里拿着木条有模有样地摆弄,手里抓着一根木炭在地上写写画画,好奇便走过去看了几眼,惊讶地发现这娃娃算术甚好。聊了几句后也觉得王二为人老实,是个实在人,便和王老头打商量,想让王二道布行里帮忙,当个算账先生。
王老头听后那个高兴啊,好悬没把何伯拉进屋子里开怀畅饮,喝个烂醉如泥了。于家布行是什么地方,他儿子能进去做活儿,哪怕是个推泔水的位置,都得赶着去!
何伯和王老头谈妥后,又问了王二的意见,见他双眼放光,磕磕绊绊地问自己能不能见到于二小姐,心里暗自好笑,本想招个小账房,没想又是一个痴子。
此时的布行里,王二连手里的笔都掉了,赶紧手忙脚乱地捡起来,却又弄了一手的墨水,有些慌里慌张地在衣服上抹了抹手,把米黄色的布料染出一片片灰黑,表情顿时更加局促起来。
于云笙和他打了个招呼,询问完账簿进出项,以及几家大客户的订货等情况后,问他有没有新的绸子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