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喜农家科举记_鹿青崖【完结+番外】(28)

  原本他想着这种无本的买卖,受益的应该是出本的人,他们在其中能得些好处已经是极好,没想到她一斤盐,竟要赚二钱银子的差价,委实让他吃惊。

  只是她这般理直气壮,倒是让他想听听她到底如何想。

  “你说。”他道。

  崔稚气得嘴歪眼斜,“我说什么呀?你魏大人这是让我白出力啊!你这样做,是要伤了广大小商小贩的心!以后谁还要做生意?没有做生意的,你的百姓连粮也吃不上!”

  她捂着胸口,好像他给了她一枪似得,模样甚是好笑。

  但魏铭却来不及笑,她后面说得两句话,确有几分道理。

  商人逐利,却也带来便利,若是不给他们该有的利益,他们自然不会跑前跑后劳心劳力,所谓的便利也就无从谈起了。

  魏铭思索,听她又道:“你高抬贵手,给我点活路行不行?虽然最初的一斤盐是你家的,可点子是我想的吧?你不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霸权……强权……怎么扯到这上头了?他又不是酷吏。

  魏铭不禁摇头,见她可怜兮兮被欺压的样子,道:“你不是要与我五五分成?”

  “是呀!”她大呼,“我本来就赚不多了,还要跟你分!咱们得好好谈谈,我得跟你说说什么叫商人的重要性……”

  魏铭见她满地找树枝,让他坐下要跟他从长计议,再看温家几人都竖着耳朵听,他只好叫停了她,“先不论那许多,你说的我考虑了一下,有道理。”

  他这么好说话,超出了崔稚的认知。

  古代重农轻商崔稚是知道的,而且士大夫阶层,最看不起商人,有些就是穷得叮当响了,也不与商贾为伍,她实在没想到,三言两句竟然就说通了魏铭,她还以为要同他论上三天三夜呢!

  “魏大人,你明白过来了?我这可不算骑在人民脖子上吸血,我这是给他们补血呢!你看温家人反应就知道了!”

  魏铭点头,开口却道:“降一钱吧,按九钱算。”

  崔稚还以为他想通了呢,搞半天是要跟她讨价还价,搞的她像什么奸商,他魏铭就跟义士一样!

  崔稚还要在劝,见他又开了口,“降的一钱算我头上,你不必与我分账了。”

  “啊?”

  崔稚大吃一惊,这样一来,她就一分也没少赚了!

  她嘴巴啧啧地上下打量魏铭,看了半晌,抱了拳,“你魏大人高义,让利于民!佩服佩服!”

  她佩服过,嘿嘿一笑,“我一个市井小贩,就不和您争名夺利了,我就赚点吃的穿的就行!那咱们从温家开始呗!”

  魏铭又从她脸上看到了偷油的小老鼠样。

  她说她是个市井小贩,但魏铭觉得不是,她脑中有很多、连他这个官居一品的人都没有的见地。

  第21章 先到先得

  温家人一听降价了,更是赶紧把盐拿出来,崔稚止了他们,“别急别急,现在就要去收盐,收完还是要回来的,到时候把你们家的盐加进去也就是了。”

  温家人还有些不放心,“不是先到先得吗?”

  “是呀,我和你们口头约定,也算先到了,放心!”

  崔稚只要有钱赚就很高兴,说话也爽快。她这才饿了几日,就有了穷怕了的感觉。

  魏铭和温传在旁说话,崔稚趁着温家人收拾地排车的空,凑过去听了一耳朵。

  现在的魏铭和温传没了前世的情谊,只能说些边缘的话,她听魏铭道:“你在县里哪所社学读书?”

  “县学后街那个。这两年饥荒,县里原有五所社学,只这一所还在了,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温传很不满意这种状况,一看就是好学生的想法,崔稚心道,要是放在现代,学生们的最大梦想,怕不是炸学校!

  魏铭又了解了几句温传读书的状况,还问了一句教谕的事。

  “洪教谕年龄大了,日日念着回乡,但县里没有旁的教官,县太爷是万不放他的。不过,我听说县太爷往上递了呈文,说要再取一位教官过来,洪教谕实在年纪太大,看书都看不清了。”

  魏铭听着点头,还要再问,温传母亲黄氏来叫了他,“去你二舅家借两张煎饼,等咱们换了粮再还。”说着拉了他道一旁压了声音,“问问你舅家还有多少余盐……”

  崔稚呵呵笑,又瞧着屋里出来了个年轻妇人,怀里抱着孩子,同温传大哥温仁说话。

  她干忙戳了戳魏铭,“那是不是温传大嫂?看年纪比温传大不少啊!这些造谣的也是瞎造谣,人家有孩子又年纪大,跟温传扯什么啊?”

  魏铭回头看去,又瞧了她一眼,“不是这位,那位寡嫂是续弦,没孩子。”

  “啊?这样啊……”崔稚嘀咕起来,“没孩子,还是续弦,肯定年轻,难怪乱传……”

  她说着凑到了魏铭耳边,“不会确有其事吧?”

  魏铭一听这话,立时干咳一声,“没有。”

  “那温传嫂子去了,他怎么反应那么奇怪?”崔稚还在疑惑。

  那边温传原配大嫂转过来看了两人一眼,魏铭连忙拉了瞎嘀咕的崔稚一把,“别瞎说了,这事还早,不要妄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  鹿青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