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余数小朋友偷偷开起了夜车。
据和爸爸妈妈来往的叔叔阿姨都说,爸妈是清华毕业的,在国内高校里如何如何厉害了,爸爸妈妈高中都是数学竞赛一把好手。作为两把好手的结合体,他余数必须也是一把好手。
于是余数三岁学会了鸡兔同笼、牛吃草、工程问题,四岁开始学习解析几何,资料都是他从爸爸书房里偷拿的书籍或者电脑拷的资源。开了几天夜车后,余数的精神不大好,他决定把夜车调整成白车。
他和小伙伴们说:“今天又看了动画片”“玩了赛车手”“跳了一下午的跳一跳”……等小伙伴们都兴奋地追随他的时候,他背地里偷偷搞学习。
要是他妈盛星见知道他这种行为,一定会和她说:“儿子,你思想很超前啊,这么快就开始学婊了。”
不管怎么样,余数凭着父母的良好基因和后天的偷偷搞学习,成为了所谓“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一直顺风顺水,四年的人生中毫无污点,全是表扬和奖励,余数觉得自己棒棒哒。
直到他的妹妹余甜的出生。
他清楚地记得,妹妹出生那天,她被抱出来以后,他的大舅舅盛空见用那种悲悯中带着幸灾乐祸、同情中带着感同身受的表情看了他一眼。没错,余数的情商很像他妈,很能察言观色。
“舅舅为什么这么看我?”余数不解。
不过,谜团很快就解开了。
余数和余甜的人生,恰似当年盛空见和盛星见的人生。
悲哉,余数!悲哉,盛空见!
余数觉得自己再也不是爸爸妈妈的掌中宝、心头肉了。妈妈还好,比较一视同仁。爸爸的话,完全偏爱妹妹。别的不说,自打有了妹妹,爸爸嘴里的“宝宝”就是妹妹的专称了。他爸叫他都是“余数”“余数”,直呼其名。到了妹妹就是“宝宝”“爸爸的乖宝贝”“甜甜”“小甜心”“小棉袄”。
爸爸有没有想过,这样区别对待,置他这个小棉裤于何地?
分走爸爸妈妈的关注、夺走他的“宝宝”昵称倒也罢了,他做人哥哥的也不是那么小器。最让余数受到打击的是,他妹妹在数学上的天赋似乎远胜于他。
那是一个清晨。妹妹三岁,他七岁。
他正在解一个解析几何题,妹妹就从后面探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说:“哥,根号五。”
余数:???
余甜看余数这傻样,“这题答案是根号五。很简单哒,你看……”
余数听妹妹说了一通,感觉妹妹完全不需要学习。比如说,正常人做解析几何的题目需要先接受和解析几何相关的斜坐标系、极坐标系等等,他妹妹好像不是专业的,她自己脑袋里就能很自然、很顺畅地搞出一套东西,然后结果有了。
刚好爸爸也在,余铮放下手头的东西,上前一把抱着闺女:“我们家甜甜真聪明,和爸爸一样聪明。”
余甜有些腼腆的笑。人如其名,笑得很甜。
余甜长得很像余铮,小小一个人儿,一张酷似余铮的盛世美颜不知道惊艳了多少大人和小孩。盛星见都说余甜和余铮好像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但余铮偏爱她不是因为她像他,哪怕她长得像妈妈,他也很爱她,他最大的使命就是爱甜星、爱闺女。
余甜的情商也和爸爸一脉相承:“为什么哥哥这么简单的题都要想半天?”
余铮这会已经是大人了,接受过社会好几年毒打了,不可能还和以前一样情商低:“宝宝,你要知道,世界上有种东西叫基因突变。虽然爸爸妈妈都有优良的数学基因,但到了哥哥这里发生了基因突变。宝宝你不要鄙视哥哥哦。”
本来做哥哥的被妹妹吊打就很伤心了,爸爸还这么说他,余数有点想哭哭。
余甜一握拳:“我不会鄙视哥哥的。”又哒哒哒跑到余数那里:“哥哥,没关系。你不会的都叫我来。”
余数更伤心了,然后就看余甜做了个“抱”的姿势,她奶声奶气地认真说:“我们是一家人。”
余数觉得有妹妹还是挺好的。
小家伙长得美却情商低,就需要他这个哥哥保驾护航。
晚上。盛星见下班了问余铮:“你对余数能不能好点?他不是你儿子?”
余铮小鸡啄米:“是是是。”
“知道你宠女儿,也别让儿子伤心太过了。”盛星见据理力争。
余数瘪了瘪嘴,小声嘟囔:“余数他就是余数嘛。我是被除数,你是除数,甜甜是商。余数就是余数啊。”
“你说什么?”盛星见忍不住揪了揪他的耳朵。
余数赶紧转移话题,笑了一下,“我说我们开始做除法吧。”揽了盛星见到床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