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然,等石魏赶来救援,而这些骑兵已经扬长而去,留下一片狼藉的玉沙口驻地,那真是……
李芥冲了上去。
林繁把李芥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中,长枪一挥……
玉沙口东侧的战场上,石魏几乎咬碎了大牙。
前一刻他正指挥着大军追击,下一瞬,后方玉沙口驻地里,突然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异动。
石魏不由自主地扭头去看,只见那处根本不可能下得来的崖壁上,周人骑兵冲了出来。
气势汹汹,一往无前。
饶是隔了那么远,石魏的呼吸都停顿了一拍。
完了!
他的脑海里,冒出了这么两个字。
他在这里都感受到了魄力,那么直面冲阵的玉沙口内,那些兵士,岂能不被吓破胆?
最让石魏气恼的是,那节节败退的毛固安,突然就调转了头,振臂大呼着“杀”,重新冲了上来。
石魏只能匆忙指挥应敌。
战场上,佯退、佯攻,都是常见的手段。
他早就窥出这毛固安在耍花招,因而有心防备,却不想,后方“老家”被偷了个正着。
心烦意乱下,应敌难免失了分寸。
更要命的是,看到后方出事的不仅仅是他石魏,许多兵士都看到了,动摇了!
此时此刻,不能继续和周人周旋了。
必须立刻回到玉沙口内。
借着地形,严防死守,不让外头的周人冲进去,同时剿灭其中的奇袭骑兵。
然后、重振旗鼓。
石魏拿定主意,高喊退兵。
相较于士气溃散的西凉人,大周的将士们热血沸腾。
那一百余人,从崖壁上一跃而下的场面,也有许多人看在眼中。
这个画面,落在知道部署的毛固安等人眼中,是激动、是振奋,而落在对计策调度全然不知的兵士们眼中,成了无比的震撼。
明明,隔了那么远,根本看不清楚他们每个人的样子,但那股心灵的震荡,一样无比剧烈。
晨曦之中,那矫健的马匹,那乘风而下的身影,马蹄震地,波纹似乎一路从玉沙口蔓延到了他们这儿。
脚下的大地在震,心中的热血在涌。
神兵。
这就是神兵了吧!
有神兵相助,他们此战,必定大捷!
毛固安挥舞着长刀追了上去,冯仲亦率兵冲了出来,侧翼的刘贲不落人后,大周将士们一拥而上。
冯仲一马当先。
他要把尽量多的西凉兵士留在玉沙口外。
阵地被奇袭,主帅极速退兵,让这些兵士失去了斗志。
他们大周要趁此良机,尽快杀敌。
西凉龟缩回玉沙口的人数越少,对林繁他们就越有利。
甚至,若马儿够快,他们这些主力趁势一口气冲进玉沙口内,与奇袭兵会合,正好可以在大战一场。
此刻的飞门关上,永宁侯的双手扶着城墙,身子几乎要扑出去。
廖太医在他边上,看得心惊胆颤:“您当心、当心!”
这要是一腿软,往外头倒,是要出人命的。
永宁侯眉飞色舞着:“精彩、真是太精彩了!”
廖太医往外头看去。
他只能看到,安北侯与秦威亦带兵前去增援了,留下漫漫灰沙,再往前看,隐隐约约能看到两军交战的地方……
“这……”廖太医疑惑地看向永宁侯,“您怎么看清的?”
秦胤哈哈大笑:“老夫眼力好。”
要不是这角度不合适,他不止能看到中心的战场,他还能看到林繁奇袭呢!
可惜了!
廖太医摸了摸胡子,暗暗心想,老侯爷这眼力,不似个病人呐。
第211章 红似骄阳
玉沙口外,石魏连连后退。
不用清点战局,他心知肚明,这场败仗、损失惨重。
视野范围内,大凉的军旗越来越少,纷纷倒下,而大周的旗帜高高扬着。
退到这里,他也已经想明白了。
奇袭玉沙口的,必定是林繁率领的骑兵队,那一百多号人,并没有去进攻后方主帐,而是瞒过了斥候,登上了崖壁。
不过,石魏依旧有不明白的地方。
南侧那断崖,是能够上去的?能够骑马冲下来的?
这怎么可能?
若这地势可以利用,当年,林宣死后,秦胤死守玉沙口时,他们大凉的大将们、他的父亲,怎么会想不到从高打低?
他们大凉骑兵,天下第一。
周人可以冲下来的崖壁,大凉只会更强、更快!
如果知道这一点,石魏也不会让李芥在崖下不远处扎寨。
有这么一处致命的弱点,玉沙口根本就不能够成为易守难攻的要塞。
这到底是为什么?
玉沙口已在眼前,里头局势乱成一片。
被奇袭吓破胆的士兵们逃的逃、死的死,余下来的人,在李芥的奋战上,勉强能做一番抵抗,就被不断逃回玉沙口内的前方败军冲得团团转。
人挤人,闹哄哄的,胡乱挥舞的兵器,没有伤到周人,反而打伤了自己人。
石魏抹了把脸上的血,双眼通红。
不行!
就算今日战死在这里,他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杀林繁!
若不是林繁搅乱了他们的后方,他们大凉必不可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