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家从未以这些血淋淋的战功要朝廷这、要朝廷那,但皇上如何对待她们孤儿寡母的?
舒儿再有不是,肚子里怀着皇家孩子,都得受这种折腾!
人走茶凉。
秦家则更让人心酸了。
老侯爷带病出征,世子也在作战,飞门关大捷,不是首功,也得沾个末,再不济也是个苦劳。
西凉兵败,还在苟延残喘,大周将士们想要一鼓作气、彻底剿灭西凉。
京里,皇上就要对秦家动手了?
歪门邪道、危害皇家血脉,罗织的罪状几乎都盖在秦鸾脑门上了。
都说兔死狗烹,兔子还没死绝,就急着吃狗肉了?
是了,还有一位徐太傅,早已经闭门不出了。
从恩师到功臣,都是这种下场!
如果他们不能齐心,指不定哪天削爵、抄没的罪名,就安到自家了。
“舒儿哭成这样子,”安国公夫人冷着声,道,“我不放心她回宫去,今儿时辰也晚了,又是雷雨天,不如往宫里禀一声,还是在这儿住吧。”
晋舒儿眼睛一亮。
难得的,她在祖母口中听了一句极其顺耳的话。
“我不回去,”晋舒儿打着哭嗝,道,“狗奴才骂我丢魂、中邪,我不回去!”
他才不管二皇子妃回不回宫。
伺候这作死作活的烦人精是两个嬷嬷的事。
乌嬷嬷和郑嬷嬷在打眼神官司。
如果徐公公说的都是真话,那她们到国公府时,府里那怪里怪气的氛围就能说通了。
可是,事儿需得有章法,哪有这么糙的?
如若要拿捏的是二皇子妃,就该等她回宫,再把秦大姑娘请进宫,由邓国师出面,甭管真证据、假证据,得摆出来。
怎么能口说无凭,还在二皇子妃娘家,当着人家祖母、母亲的面说呢?
这不是等着被骂个狗血淋头吗?
如果要拿捏的是秦大姑娘,更不该当着二皇子妃的面发难了。
孕妇经不得这样的大起大落,万一情绪不稳,出点状况,谁能担待得起?
反正她们两人担待不起!
看来啊,八成就像秦大姑娘说的,这腌臜东西拿了哪位贵人的银钱,在这儿兴风作浪呢!
自己拿钱折腾,还连累她们两个不相干的。
呸!
乌嬷嬷道:“殿下当心身体,时候不早了,等您起身、梳洗整理再出发,到宫门那儿许是都关上了。明儿再回吧。”
晋舒儿这才舒坦了,与徐公公道:“你还不走?你那脚程比我挺着大肚子还慢?”
徐公公在心里狠狠骂了晋舒儿一通,转头看秦鸾。
秦鸾起身,与安国公夫人道:“我该回去了,再迟些,府里要来人催了。”
时间足够了。
她也要想法子脱身了。
第259章 行事的好机会
安国公夫人颔首,交代晋舒儿好好休息,又与秦鸾伸手:“我回前头去,与我一道走吧。”
秦鸾顺从着扶住她。
出了屋子,趁着徐公公落后几步,安国公夫人压着声与秦鸾道:“这么下去,不是个法子,我明日去看你祖母。”
秦鸾笑了笑,没有接这话。
徐公公快步向前。
越想,越觉得邓国师指点的靠不住。
什么自证清白,秦鸾与晋家都不认账,咬死不认,证什么证!
还好,他藏了一手!
天已经暗了,先前又下过大雨,雷声时远时近,街上定然没有多少行人了。
正是个行事的好机会。
“我让人给你备马车,”安国公夫人与秦鸾道,“稍等会儿。”
秦鸾道:“左不过几步路……”
她得安排安排徐公公。
若是借安国公府的马车,一路到永宁侯府外头,那便露馅了。
那徐公公当机立断,扯开嗓子大喊,招来京城守备,根本不用再扯什么“邪道”、“谋害”,只秦家出逃这一点,就足以扣人了。
因此,得在徐公公发现人去楼空前,直接出手。
正好,天色大暗,路上湿滑,行人稀少。
是个行事的好机会。
安国公夫人不知内情,自然以礼数为先,坚持要安排马车。
正说话间,一管事过来禀道:“永宁侯府使人来接大姑娘了。”
既是秦家来人,自是不用再争。
安国公夫人一路送出去。
秦鸾不住思考着,祖母被召去了慈宁宫,不晓得有没有全身而退,
这马车是祖母、二叔母安排的,还是……
还是请君入瓮?
她眼神好,徐公公那一肚子坏水的模样,秦鸾看得一清二楚。
二门外,停着马车。
秦鸾定睛一看,果然是自家的车架。
车把式是她熟悉的老章,而老章身边立着的,是采薇。
采薇冲着秦鸾,抿着唇,谨慎地笑了笑。
秦鸾的心落地了。
采薇在这儿,起码不用担心是徐公公给她准备的“瓮”了。
“我这就回去了。”秦鸾与安国公夫人行礼。
毛嬷嬷扶着国公夫人,见秦鸾带着钱儿上车,心里沉甸甸的。
侯夫人对大姑娘原就不满意,姑娘家家的,拖得这么晚不回府,定是万般生气了。
没瞧见都使身边的大丫鬟来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