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依旧恭敬说道:“我家公子说,蓉城一别多日,不成想还能遇到楚公子。公子方才钓了几尾鲈鱼,清蒸好加上蕺菜,可清热止咳。还请楚公子上船一聚。”
君瑶愣住,她想起此人是谁了。她离开蓉城时,曾与一人争抢过红叶这个丫头,后来那人将红叶转给了她,倒是得了他一个人情。
她本以为或许与他再也无法相见,却没想到能在河安再见他。
“楚公子,若是遇到麻烦,倒是可上船避险。”那人上下打量君瑶,“你与这位公子有伤在身,实在不宜再奔波了。”
隋程紧紧地抓住君瑶不放手,君瑶正欲扶稳她,却不想他身形一晃,直接前向栽倒,竟是晕过去了。
那人有些身手,眼疾手快地捞住隋程,往肩上一扛,转身就往船上走。
“楚公子别再犹豫,这位公子身体较弱,伤情需要立刻处理。”他谦逊恭敬地对君瑶说道。
君瑶三步并作两步跟上他,艰难地上了船。
疏风淡淡,细雨微斜,叠荡的河水承载着这艘船,船身不大,相比普通船只却尚算宽敞。船板上空无一人,船舷边架着几支鱼竿,一旁放置木桶,桶内已有两三尾肥美的鱼。
船内的琴声早已停歇,君瑶刚上船板,就有人掀开船舱门帘迎了出来。风雨相加里,这人逆着船内灯火,颀秀的身躯染着温软光晕,温润干净。他面色苍白,脚步略显虚浮,但气度却如松间月色,若清泉流水,让人生出几分疏凉的亲切感。
此人正是与君瑶有过一面之缘的李青林。
虽说相识,却算不上熟悉,君瑶担心隋程伤势,正欲上前谢礼。
“楚……楚兄,”李青林轻扶着门栏,掩唇咳嗽几声,“不必多礼。”他见君瑶浑身湿透,肩膀处还在流血,面色惶然一变,立刻对她说道:“快进来。”
事急从权,君瑶带着几分警惕入了船舱。
隋程被安置在床上,君瑶立即检查他的伤口。他浑身上下伤痕不少,但多是跌打损伤,并不严重,严重的是他大腿上的箭,虽说不深,也没伤到筋骨,但对隋程来说,也不算轻伤了。再加上淋了雨,受了惊吓,几番折腾下,还发起烧来。
原本这船上的人不多,除李青林之外,便是方才扛隋程上船的何三叔,何三叔有些身手,擅长骑射,方才射倒黑衣人的箭,便是他放的。此外还有一位侍女,跟随李青林多年,照顾其衣食起居。
李青林吩咐侍女准备干净的衣裳,为君瑶与隋程换上,又在舱中升起炉火为两人供暖。
“三叔懂些医理,可为楚兄与这位兄台治伤。”李青林声音清和,朗润如玉,又解释道:“我自小身体不好,平日总是三病两痛,多亏三叔照看治理。”
君瑶轻轻颔首,接过一瓶伤药,打开瓶盖闻了闻。这种伤药市面上很常见,普通人家也用得,何况瓶子里的药已用了大半,应该没有问题。
说话间,何三叔已将隋程腿上的箭拔了出来,说道:“伤得不深,不影响行走,好生料理三五日就没大碍了。”他又瞧着君瑶,蹙眉道:“倒是这位公子,伤得比他重些。”
说罢,他便要上前为君瑶看伤,君瑶退后一步,拱手道谢:“多谢,我的伤自己处理就好。”
“也好,”李青林也不勉强,他岂会看不出君瑶的警惕与疑虑,只清浅而笑,对何三叔说道:“此行带的伤药不多,你再去附近寻些回来。”
何三叔得了吩咐,撑伞下船离去了。
李青林出门吩咐侍女,将船推离岸边远些,如此就算那些黑衣人折返,也一时奈何不得。
第103章 江枫渔火
清风河面,只听得江风徐徐,流水琮琮声。四野山川村庄,早已在夜色之中散了轮廓。风雨间歇,云开月起,万里晴空如洗,月光皎皎落在水面,泛起银色水光。船上亮起灯火,似融入这清辉月色里的一抹暖阳,旖旎柔和。
君瑶处理好伤口,走到床边观察隋程的情况。隋程昏睡着,但还有些意识,眉头紧紧皱着,还低声喊着喝水。侍女早就备了温水在旁,君瑶给隋程喂了些,见他稍稍稳定之后,才出了门。
这小小的船舱外联着的,是一间稍大的屋子,李青林正半倚在榻上,端着一碗温热的汤药,慢慢地喝下去。屋子里弥漫着暖意的药味,塌边的炉火里,还温着一罐药汤。李青林喝完后,将碗放在一旁,随手捡起铁棍拨了拨炉火中的碳,转而对侍女说道:“仔细看着火候,鱼不要煮得太老,要出锅时放些蕺菜,这样味道更鲜美些。”
侍女应声,俯身去挑拣蕺菜,这才发现君瑶站在门口,连忙欠身行礼。
李青林抬头,立即露出笑意,烛火与潋滟水光摇映着,半倚在榻上的清俊男子,倒是别有一番风流。他掀了腿上的毛毯正欲起身,君瑶客气地制止了,“还未谢过李兄救命之恩。”
李青林面色微微一沉,唇角轻抿着,轻声道:“不必客气,举手之劳。”
君瑶感激地说:“我与朋友南下去河安,没成想路上遇到劫匪,还好遇到李兄,否则如今也不知是什么境遇。”
李青林微抿的唇角轻轻一压,依旧和煦地笑着:“我此番也是南下探亲的,只因这几日受了风寒,何三叔怕我车马劳顿,这才雇了船只走水路。中午时路过这里遇到风雨,行船多有不便,就停在此处了。没想到还能遇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