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瑶微微沉默,“唐茉小姐亲自去请的?”
“是啊,”素馨颔首,“连夜冒雨亲自去请,还带了好些人去,还出了高价,”素馨不由提高了声量,有些欣羡,“这样的高价,可供寻常人家安稳的过完下半辈子了,你说,芸娘能不心动吗?当晚就收拾东西,回了郡守府。”
“芸娘有一位表妹,你可知道?”君瑶问。
“表妹?”素馨有些茫然,摇摇头说道:“从未听她提及过……”她想了想,“芸娘进郡守府这么久,她家里人很少来看望,她也很少回家。不像奴婢和阿柳,得空跟夫人说一声,也能回家看看的。”
“她一次都没回过?”君瑶问。
素馨想了想,“回过,她被小姐请回的第二日早上,匆忙地回了一趟,之后很快回了府,再也没回去过。”
恰在此时,有人端着几小碗食物进来,素馨连忙起身,揭开盖子查看。
君瑶趁机看了一眼,那几个碗中盛着糊状食物,熬得黏稠细软,看样子像是羹。
素馨查看后,当着人的面用银针探了,说:“没问题,等放凉了后,我自会喂小少爷喝下。”
君瑶想到什么,说:“小少爷可以吃这样的羹了?”
“是,”素馨再三检查,盖好盖子,说道:“小少爷身体壮些了,虽可以吃羹,但偶尔还会吐,所以吃得少。”
君瑶定了定,“吃下之后会马上吐吗?”
素馨摇头,“也不是,幼儿脾胃弱些,食道短,有时受到颠簸,或者有其他不适,也会呕吐的。”
她往榻上坐,突然受到惊吓似的,一下子站起身,脸色惨白,浑身僵硬。
“怎么了?”君瑶关切。
素馨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的样子,“没什么,奴婢还以为有老鼠呢。”她抖了抖床榻,没见到老鼠,松了口气,“前几日,这房里有老鼠,好大一只呢。还好奴婢投了老鼠药,老鼠这才没来过。”
君瑶安抚几句,又问:“唐小姐被害当晚,芸娘在哪儿?”
素馨摇头,“奴婢不知。”
君瑶:“阿柳呢?”
素馨依旧摇头:“奴婢也不知,当夜奴婢睡得早……”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这个案子很简单
第21章 再生波折
君瑶并未等芸娘回来便离开了。
凌乱无章的线索,似浓雾被风吹开一片,前景渐明朗。君瑶在心中整理思绪,那些有嫌疑的人,一一从脑海中浮过。
回了青竹苑,君瑶将主事整理好的卷宗收好,交给明长昱。
“案情依旧没有进展?”他见她神色间,似松快又似凝重,问道。
君瑶喝了口茶,才说:“有新的发现,只是……”她沉吟,“我至今不解,荧光石粉到底从何而来。”
“唐家有人负责一处矿产,那矿中有不少荧光石。”明长昱淡淡地说道。
“果然还是与唐府的人有关!”君瑶微微惊叹,“看来唐茉之死,当真牵连着唐府的人。”
明长昱反而一笑,“这桩谜案,不管有何牵扯,都会成为唐府的污点。唐家把持蓉城多年,在朝中的关系盘根错节,此番正好借这机会整治整治,要么剪掉唐家这片羽翼,要么就将其控于掌中。”
君瑶对此毫无兴趣,她回味着茶茗的余香,说道:“只要不牵连到我就好。”
明长昱深深睇她一眼,“你倒是会趋利避害。”
“这是人之本能,”君瑶浅笑,“侯爷,我还想多活几年,最好活到老死。”
明长昱失笑:“好志向!”
君瑶听不出他到底是在揶揄还是夸赞,不过一笑置之。
恰在此时,明昭恭敬地在外请进,得了允许后,才掀了竹帘进来。他从袖中捧出一本书,交与明长昱,“侯爷,这是你让我找的书。”
“那道人呢?”明长昱问。
明昭答:“我让人看着呢,这道人,这几日趁着蓉城之内发生命案,到处散布流言,引得人心惶惶,他倒是赚得盆满钵满,到处高价卖符纸。”
君瑶恍然:“道人?可是叫什么张道长?”
明昭反问:“怎么?君姑娘难道怕厉鬼,向那道人买过符纸?”
君瑶似笑非笑,“倒是没买过,不过听闻那符纸很灵,明昭侍卫或可买几张,打听事情或得神道保佑,方便些。”
明昭脸色一沉,直起身瞪着君瑶,正要说话,明长昱冷声道:“明昭,不得无礼。”
话音一落,明昭如斗败的公鸡,双肩耷拉下去,“是,侯爷。”
明长昱将他找来的书递给君瑶,说:“有时间好好研究研究。”又对明昭说道:“你退下吧。”
明昭一步一挪地离去之后,君瑶拿着书翻阅几页,才知书的内容,是关于道教术法之类,应该是从张道人处所得。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告诉你,”明长昱噙着几分笑意,将一份卷宗交与君瑶手中。
卷宗他已经看过,关键内容已用红色勾描出来。
君瑶看后,心头一时百转回肠,“如此,舞姬死亡一案,似乎能与唐茉一案联系上了。”
“看起来非常像巧合不是吗?”明长昱沉声道。
君瑶沉吟着,缓缓说道:“一切巧合,不过是人心所为。”
明长昱看她一眼,目光颇有深意,“接下来,你打算如何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