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明长昱所言,不如让对方,再猖狂一些!
第184章 菊花煎饼
次日,便有言官上奏,京中有权贵仗势欺人,强行收取街管费。也有言官上奏,负责主查公主被害一案的人当街打人,目无王法。
皇帝听了面不改色,只淡淡地说:“朕连这些事都要管,还要百官何用?以后这种事情不必上奏!”
于是言官们偃旗息鼓,对于街管费与君瑶打人的事小惩大诫,没有深究。
君瑶睡得不错,醒来时天已经大亮。秋日渐深,鸟雀南飞,唤醒她的不再有鸟鸣,而是秋日清晨的肃冷。她裹着外衣洗漱,本想到巷口食摊吃些早点,突然又想起昨夜一遭,摊主这几日都不会出摊了。她暗叹一声,仰头见藏在墙角的一丛野菊开了花,便打算摘些去洗干净,做些菊苗煎。
那些野菊她从未打理过,任由它们自由生长。这些花开得全凭心情,大小颜色各有特性,统统盛着清晨的秋露,在微风里招摇。
京城唯有在秋日里舒爽些,没有燠热酷暑,没有冬日严寒,也不会三天两头暴雨冷风。若日子总这样悠闲宜人,留在京城生活,也不失一件好事。
可惜君瑶暂时未做这样的打算。她摘了一捧菊花,正准备起身拿去清洗,忽而听见敲门声。她起身去开了门,见有人一身长衫静静而立,清爽明净得如此时的晴空,温柔纯澈。他手中握着几枝桂花,还未走近,便飘来淡淡的香味。比她手中菊花的冷香,多了几分暖意。
君瑶将菊花放到案上,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请人入内,又对来人笑道:“李……青林兄,你怎么来了?”
李青林淡淡一笑,随着入了院子,扬了扬手里的花,轻声问:“可有花瓶?”
“花瓶没有,水盆倒是有。”君瑶见枝头簇簇的桂花热闹可爱,提议道:“与其让它插在花瓶里活活等死,不如做成茶吃了。”
李青林一怔,随意轻笑点头:“好。”他将菊花与桂花放在一起,转身去寻水盆。
君瑶当然不会让他这样身体虚弱的人去劳动。她打了水,将菊花与桂花洗干净,在院中架起小火炉和锅,准备动手。
这些日子吃食摊上的东西习惯了,生火有些不熟,李青林拖了凳子在她身旁坐下,三两下将火点燃,往锅里倒了些猪油。
“没想到你还挺熟练。”君瑶随口说道。
李青林轻声道:“小时候家贫,衣食住行大都要自己动手。生火做饭不算什么。”
菊苗煎方便简单,秋日容易上火,君瑶特意熬了甘草水,在水中混入山药粉,与菊花一同拌匀,捏成饼状,放入涂了油的锅中煎熟即可。
“滋滋”的香味飘然而出,清新爽口。再煮一道桂花茶,融了蜂蜜浸了枸杞,早茶便做好了。
李青林的气色比在河安时好很多,身形依旧清瘦如竹,面色却润泽了些。许是在京城虽有许多事务,到底没有像河安时那样奔波,将身体调养好了。
君瑶担心两道简单的吃食不够,又快速去巷口的铺子买了一盒花生酥。
两人相对而坐,身前是一方小小的石桌。昭阳吐瑞,云影徘徊,小院里安静悠闲。
李青林为君瑶斟好茶:“今日我运气不错,偷闲来吃你亲手做的早饭,敬你一杯。”他左右打量这院子,歉然道:“你乔迁之后我还未来看过,今日给你送礼,祝你乔迁之喜。”说罢,将一份礼盒送到她手边。
君瑶没有推辞,谢过后喝了一盏茶润口,将花生酥推到他身前:“菊苗煎和桂花茶不顶饿,你多吃些这个。”
李青林看了花生酥一眼,歉然道:“我自幼体弱,不能吃花生,否则会哮喘抽搐。”
君瑶有些惊讶,“你竟不能吃花生?”
“抱歉,”李青林温和地道着歉意,“幼时嘴馋,瞒着母亲到街上买了一块花生酥,吃了不久后就倒地不起,抽搐颤抖,险些窒息而死。其实吃了花生会有如此反应的人不少,我有一位同乡也是如此,不过他比我好些,只是会浑身发红疹,咽喉肿胀。”
君瑶脑海中反复捉摸着“抽搐”“窒息”“咽喉肿胀”等词,不自觉地沉默了。
她缓缓回神,捏着菊苗煎慢慢地吃,问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今日来是为了……”
李青林从袖中抽出一卷图纸,轻轻放在她手边,说道:“我听说你在找公主府的建造图纸。”
君瑶愕住:“你怎么知道?”
李青林轻笑:“昨日隋兄去过工部,可惜没借到。”
“那……多谢。”君瑶由衷地说。
李青林捏着陶瓷杯盏的边缘,指尖微微一颤,气息微凝:“不必客气。”
“这不是客气,”君瑶神色自然,“这是礼节。”
李青林只是淡淡一笑,指了指那卷图纸:“你不打开看看?若有疑问,我可以为你解释。”
君瑶只能大致看懂建造图,却不精通。更何况事关公主被害的细节,她不能透露。她将图纸收好,说道:“眼下也不急,还是先吃早点要紧。”
在吃相斯文的李青林面前,君瑶也不好意思吃得太快。几块菊苗煎吃了一半,院门再次被人敲响。这一次敲得很不客气,死在催促着她赶紧去开门。
君瑶将嘴里的东西吞下去,快步去开门。不用猜测,这样敲门的人只有隋程。他一手拎着猫食,一手拎着食盒,一股脑全部塞到君瑶手里,又闻见香味,走进来抓了最后一块菊苗煎放嘴里,然后对君瑶说道:“搜查冯绣娘东西的人我打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