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还能有得吃,太好了。”
何昆佯怒着一张脸,假意斥责,“呸!你们可真看得起自己,别忘了这可是奖赏,不是每天都吃得到的。”
“说来县太爷虽然无能,但幸好五奇寺知道百姓的艰苦,这回的评比肯定是五奇寺的主意,县太爷不好拂了五奇寺的面子,才会答应,这回不用送银子进县衙,只要能过得了评比,都能在寺前广场摆摊子了。”一个名叫黄全的工人有感而发地突然说起。
“怎么,你又没有瑶丫头的本事,也想参加评比摆摊啊?”
“我这不是在感叹幸好有这机会,瑶丫头才有机会出头吗!就我,全身上下大概只有一个说故事的本领可以说嘴了。”
何昆听到这里也好奇了,“阿全,你会说书?”
“我爹娘在家乡是个演皮影戏的,小时候我被爹娘带着四海为家,有时都睡在戏箱子上呢!”
黄全是这几年才来赤水村定居的,大伙儿过去只知道他是为了躲战火才到南方来,用攒了多年的银子在赤水村买了块良田,就认真的当起庄稼汉,这回他是趁着秋收前先把田里的活交给家里人,才能来做季家庄的临时工,就为了多攒点银子。
皮影戏?唐珺瑶想起过去师傅曾带着她与季大哥上街,有回遇到了皮影戏戏班,季大哥还硬是要停下来把整出戏给看完呢!
是啊!她怎么忘了,季大哥爱看皮影戏呢!此时,她的脑袋里犹如灵光一闪,突然有了主意。
而在何昆那头却引起了骚动,因为厨房里的仆人用推车把一笼笼的蒸笼送过来了。
张士玮知道唐珺瑶会送试做的吃食给工人后,便自行作主,让这些吃食在送给工人们吃之前能先再蒸过,当蒸笼送到他们的面前,打开看见热气蒸腾的食物,每一个人都猛地吞了口唾沫。
这些蒸品除了美味,唐珺瑶在面皮上也下了不少功夫,简直色香味俱全。
很快那些人的嘴里便塞满了各式蒸品,其中一个指着一只蒸笼,看见了一只只裹着糯米的丸子。
“这是什么点心?”
“这叫糯米丸子,里面包了肉馅。”
一听何昆说完,本来嘴里塞着其他点心的人也纷纷上前拿了一颗,虽然来季家庄工作后,东家从不苛待底下的人,每餐都能吃到肉,但毕竟是少吃肉的乡下人,一听到有肉还是立刻趋上前去。
“这丸子里头还塞了颗酸梅啊!”有人率先吃出了糯米丸子暗藏的巧思。
“我儿媳妇说糯米加肉吃多了容易积食,里头塞颗酸梅消食解腻,就可以多吃几颗。”
“这倒是真的,客人多吃几颗,瑶丫头就多卖几颗啊!”
“我这儿媳妇很会做生意吧!”
有人看见了另一笼奇特的点心,只见蒸笼里放着一颗颗的包子,像一朵朵莲花一般。“这是什么呀,形状好像观音座下的莲花啊!”
“这是莲蓉包,一般的莲蓉包有什么稀奇的,这个莲蓉包可讲究刀工了,得用剪子在面皮上慢慢剪出花瓣,蒸好后就能成为这莲花座的形状。”
“这么费工啊。”另一名工人拿起莲蓉包后,仔细的端详着。
“不只费工,也要有技术,我试着学我儿媳妇剪过一朵,结果蒸起来就是个四不像。”
众人听见何昆这么说,纷纷对唐珺瑶起了敬畏之心,食物再送进口中也不那么狼吞虎咽了。
唐珺瑶拿来给大伙评价的六种点心,个个精致得有如宫中的点心一般,她见引起大伙儿讨论的前两种点心都是原先她挑中的,多少放了心,如今就看大伙儿挑出的第三种是什么了。
她专心的看着,浑然不觉身后有个人走近了她。
“工头啊,这又是什么呀?”有人拿起其中一只蒸笼,被里头一颗颗面皮晶莹剔透的饺子给吸引。
“这个啊,这叫豆沙饺。”
“这皮薄得可以看见里头的豆沙馅呢!”另一人也惊叹出声,小心翼翼地夹起一颗饺子,好像一个不小就会把皮截破一般。
“这皮得擀多久才能这么薄啊!就连褶子的地方都是薄薄的一层皮而已。”
“你们快吃吃看,小心烫。”何昆神秘兮兮的说了。
见他这模样柱,大伙一个个都塞了颗豆沙饺进嘴里,顿时一个个像猴子般跳了起来。“好好烫啊!”
“就要你们小心烫。”
“这内馅怎么像流沙一样的流出来啊!”
“这可是我儿媳妇独门的功夫,你们吃得出来,却绝对不会做。”
“吃起来好像有奶味。”
“是加了牛乳,不过怎么让内馅流出来,即便是我跟她娘也不知道。”
有了一回经验,其他的人便小心翼翼的开始吃第二个,大伙儿只敢咬面皮褶子的地方,还得吹了几口把饺子吹得不那么烫,才放到嘴里享受那流沙滑过舌头的感觉。
看见大伙儿对她挑中的三样点心都很满意,唐珺瑶便放心了,当她想转身离开时,却突然被人人捂住口鼻,拖着往马房而去。
现在是庄园里的午茶时间,不只是刚刚试吃的那些人,而是庄园里的每个人都可以休息一刻钟,马房这里除了马儿就没半个人。
何禧川放开箝制,唐珺瑶回头一看见他,脸色便沉了下来。
“大伯为什么把我拉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