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能强行咽下这口气,安慰自己萧宴还不知晓裴熙的真实身份,应当不会对她生出什么特别的情愫……
对,一定是这样的,他没有必要多想。
裴熙和萧宴的关系虽好,但他们只是正常的君臣之谊。
慕水寒安慰了自己一路,可是在走出乾元殿门,听到屋里隐隐传来的笑声之时,慕水寒心中还是感到一阵慌乱。
萧宴或许不会喜欢上身为“男子”的裴熙,可是裴熙她呢?
她会不会变心,喜欢上温柔多情的萧宴?
慕水寒一时间烦躁不已。
第六十三章 密谋
慕水寒的心思向来难以琢磨, 他走之后,萧宴并未多想,而是笑吟吟地告诉了裴熙一个好消息。
“多亏水寒坚持,十万川军已然抵达西北, 想来定能助父亲一臂之力。”
虽说平日里萧宴脸上常带着笑, 可他的笑容通常都很浅淡, 很少有这般喜形于色 * 的时候。
他发自内心的笑容感染了裴熙, 让她的心情也随之明朗起来:“真的吗?那真是太好啦。有这么多援兵在, 靖宁侯世子一定能够击退北凉!阿宴你也不必日日都替你父亲悬着心了。”
萧宴笑道:“是啊。现在臣就盼着家父能够早些凯旋,臣已经许久都未曾见过父亲了。”
北凉与大齐的战争旷日持久,双方各有优劣, 僵持不下。
萧宴出身将门, 一家忠烈。祖父靖宁侯带着一身伤痕从战场上退了下来, 萧宴的伯父早逝, 二叔战死沙场,家中人丁稀少, 因此非常看重与靖宁侯世子间的父子亲情。
见萧宴脸上露出憧憬的神情来,裴熙由衷羡慕地说:“朕好羡慕你还能见到自己的父亲啊。朕也想见父皇,只可惜……朕连他长什么样子都记不清了。”
萧宴与裴熙日渐亲近, 说起知心话来便逐渐不再以“微臣”来指代自己:“皇上别太伤心, 我与皇上是一样的。皇上虽没有了父亲,但还有母亲。我呢,父亲自小便不在身边, 母亲也早早地去了。说来惭愧, 母亲走的时候我已经五六岁大了,却还是记不得母亲的长相,只记得这紫色是母亲生前最喜欢的颜色。”萧宴说着抬起自己淡紫色的衣袖, 目露怀念之色,“还记得母亲是个极为温柔之人。”
原来萧宴常穿紫衣,还有这层缘故在里头,听了叫人觉得既温馨又伤感。
裴熙觉得萧宴十分适合穿淡紫色的衣裳,这颜色更凸显出他的肤白貌美,昳丽容色。
裴熙欣赏地看着他说:“所以阿宴你也是一个很温柔很温柔的人啊。”
裴熙这话绝不是客套话。
时局错综复杂,前朝后宫人心难测,但只要有萧宴陪在自己身边,裴熙心里就会觉得很温暖。
萧宴闻言朝裴熙笑笑:“多谢皇上夸奖。都说伴君如伴虎,可在萧宴心中皇上是极好相处的。依我看,皇上才是世间最为温柔之人呢。”
两人就这么互相吹捧着说了好一会儿话,时间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
在萧宴惊觉时辰已经不早的时候,才催促着裴熙拿出书本,开始今日的学习。
……
宫中每过半个月,倪皇后都会带着一众后宫妃嫔们去给两宫太后分别请安。
因着温太后是先帝的皇后,裴熙的嫡母,所以每回她们都要先到东宫太后那边。
温太后看起来清心寡欲,不爱管后宫事,所以每每妃嫔们过去只要走个过场就好。
永寿宫就不大一样了。
许是因为有一个做贵妃的侄女,姜太后很爱掺和后宫的事儿。若不是温太后那边说了只半个月见一次妃嫔,姜太后很可能会像先帝在位时的太后一般每三日让后妃们给自己请一回安,好好摆一摆皇太后的谱儿。
这日从永寿宫里出来,柔妃就没好气地同一旁的岚嫔抱怨道:“这永寿宫太后娘娘怎么这么多话呀?眼瞅着都到了用膳的 * 时辰了,还不让咱们走!五皇子和五公主可还在宫里头等着我回去呢。”
岚嫔和柔妃向来没什么交往,听得柔妃这等“大逆不道”之言,岚嫔心中一惊,不知该如何接话是好,只讷讷道:“景渲搬去庆宁宫后,长信宫里只我一人住着,倒是不急着回去。柔妃娘娘若是着急的话,就快些回去吧,别叫皇子公主们久等。”
柔妃本想着岚嫔是温太后的亲戚,应当多少会和她一起抱怨两句姜太后的不是才对,谁知岚嫔的回答竟如此干巴,没趣儿透了。
柔妃无语地撇了撇嘴道:“成吧,那本宫便先走一步了。”
柔妃嘴上抱怨着要赶回宫里去用午膳,可是从永寿宫外和岚嫔等人分开之后,她并没有回自己的寝宫,而是又折返到了早上才刚刚去过的慈安宫。
柔妃并不是去见温太后的。她知道上午温太后送走了后宫妃嫔们之后,就会去慈安宫里的小佛堂吃斋念佛。
柔妃要见的,是先前和她约定好今日见面的华阳长公主。
慈安宫是温太后母女的大本营,华阳放心的很。左右又无旁人,华阳一见到柔妃便迫不及待地问:“事情可都办妥了?”
柔妃颔首道:“琴心是琴纤看着咽气儿的。她死之前,我还亲自见了琴心一面,敷衍着答应了琴心的所有要求,这才叫琴纤有机会趁着她不备时出手。没闹出什么动静来,人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