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勃朗峰面积不小,想要一两天之内完全搜索一遍,显然是不可能的。
弗格斯探长雇佣了几个当地人,一来是为了熟悉地形,二来也是为了让这群人把他获得的线索送回山脚下的小屋。
他们虽然每七天就要回到山脚补给一次,但到底不能天天回去送消息。
因此这些当地人就成了信差。
不过随着他们离开山脚的距离越来越远,送信本身也会越来越慢,倒也没有别的办法。
一行十几个人,分别在腰间系上绳子,相互之间排成一条线,一个跟着一个往上爬。
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加上山顶海拔高、温度低,经常下雪,弗格斯探长一路上都没能看到什么可疑的痕迹。
当黄昏来临之时,他们一行人已经距离勃朗峰的顶峰非常之近。
他们寻找了一块平坦背风的空地,背靠着一大块山壁,准备在这里安营扎寨。
两名经验丰富的登山者已经拿出了准备好的帆布帐篷。
这种帐篷还是格蕾丝创办的橡胶公司的产品之一,内侧贴着一层厚实的羊绒,外侧则涂了一层硫化橡胶,用来隔绝外界的冷风。
有了这种帐篷和羽绒睡袋,搜救队的人虽说不能像在家里一样睡得舒适,到底也不至于在冷风中瑟瑟发抖。
在勃朗峰附近还有一些干枯的树枝可以捡拾,队员们为了防止走失,都是三人一组,在天没黑之前就快速赶了回来。
弗格斯探长点了人数,确认所有人都在场,这才和临时搜救队的队员们一起点燃了篝火,烧了一壶热茶,就着烤好的火腿和面包片,狼吞虎咽地吃了晚餐。
“上山的路基
本只有这一条,看样子,至少在这段路上,这群登山者并没有出什么意外。”两个登山者之一、名叫乔治·布莱利尔的先生说道。
“上山的路两边有树林,但是那些地方经常有本地人经过,如果有尸体出现在那里,镇民们不可能一点都没发现。”本地的导游也帮忙排除了登山者们在上山的路上出事的可能性。
弗格斯探长一时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
如果这群人安然无恙还好,如果他们真的死在了之后的路上,比如说比勃朗峰更往后的圣女峰……
那么他们这群人搜救的路线,还要大大延长。
作者有话要说:①按照英国人当时的观念,30岁的男士所娶妻子最好是在23岁左右最合适,40岁男士妻子的推荐年龄是27岁。不过这个标准因何而起,作者也不得而知。感谢在2020-11-17 20:21:49~2020-11-17 22:52: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badodo 10瓶;
第139章 亡者日记
第二天, 弗格斯探长带着搜救队,爬上了勃朗峰。
以勃朗峰的海拔,眺望下方,自然是一览无余。
显而易见的是, 视野范围内没有尸体。
“那里……好像有一双鞋。”其中一名眼尖的警员说道。
大家往他指着的方向赶了过去, 费了不少力气才爬了下去, 发现在一处悬崖下方,有一个背风的隐蔽山洞。
山洞很浅,只能藏起成年人的双腿。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切。
山洞里有一具尸体, 半靠在背后的岩石上,一双腿直直地伸着, 登山用的靴子露在外面,因而才能被之前的警员发现。
他的腿上平摊着一本日记, 记录用的金属笔滚落在一边。
弗格斯探长飞快地从自己的助手加里警官那接过记录着几名死者长相的画像,一个一个进行比对。
“是希尔顿先生。”
“他的双腿受了伤, 应该是从上面摔下来导致的骨折。”另一位资深登山者查尔斯·奥佩在查看了希尔顿先生的双腿之后, 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这一点也在大家意料之中。
希尔顿先生既然死前还在书写日记,就说明他的意识还很清醒。
然而在这种饥寒交迫的情况下, 他躲进一个山洞, 按理说也应该抱成一团取暖。
可是他的身体却没有蜷缩过的迹象,这说明他根本没办法办到这件事——他的腿不能够随意活动。
“这太奇怪了不是吗,他的同伴们居然就这么把他丢下了?”奥佩先生神色复杂,“这群人也太冷血了, 明明派一个人把他送下山就可以……”
勃朗峰虽说海拔高, 但总体来说路程并不算长,不然之前旅行者俱乐部的人也不可能将打赌的时间设置得那么短。
可是希尔顿先生的同伴们却选择了袖手旁观,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这群人这次探险的真实目的了。
弗格斯探长从希尔顿先生的腿上拿起那本日记。
日记翻开的那一页, 字迹非常潦草,难以辨认,应该是希尔顿先生临死前的最后一段时间写上去的。
他的双手明显已经冻僵,因而写的字也变得歪歪扭扭。
眼下救人……或者说是找人比较要紧,弗格斯探长可没空一
个一个辨认这些歪歪扭扭的字母。
但是让他把这东西直接交给这些难以交付信任的当地人,让他们把它带给格蕾丝,显然也很难让他放心。
这时地图测绘师把自己手绘的地形图递了过去,“位置和这里的地形都标注好了。”
加里警官自告奋勇地说道:“我赶回去把这本日记送到克里斯蒂先生手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