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最不幸是最后猜测的那样,他们也不至于太被动。
晋王五岁便去了封地,中间三十年,极少回过汴京,就连新帝登基那会,也没回来朝贺。
对于他是什么性子的一个人,远在汴京的臣子们也只是听说。
此时,林一禾还不知道苏恒一行人中海油晋王,正满怀期待等着苏恒回来,打算缠着他聊个三天三夜,以慰这段时间的相思之苦。
丞相要回来啦,宫里的人都觉得有些纳闷,为何这皇宫都因这消息变得鲜活起来了呢?每个人心里都好像忽然有了主心骨,做事都踏实多了。
又过了两日,再次有苏恒的亲笔奏章送回汴京,这次除了说明到达汴京的日子,也在奏章中明确说了,半路偶遇欲回京过春节的晋王。
所以这是……恰巧同行?
林一禾看着晋王二字,眉头紧拧。
对于这个晋王,不知为何,她总是有股没来由的惧意。
但她又非常肯定,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自己都没见过他。
为何会这样?
她想不通,只能尽量把注意力放在苏恒回来的日子上。
如果一切顺利,也就是后天了。
这天越来越冷了,钦天监说过几日可能会有大雪,也不知丞相一行人能不能赶在大雪之前回来呢。
这一段日子他定十分奔波劳累,她得让御医准备十全大补汤的药材,命人给苏府送去。
想到便做,林一禾立刻让人去太医院传达自己的懿旨。
太医院领旨后片刻也不敢耽搁,立刻配了十余包十全大补汤的药材,给太后身边的刘公公亲自送去苏府。
苏府这边,苏家人得知不日苏恒就要回来,正高兴的不行,苏母更是忙乎这要好好为儿子接风洗尘。
准备得正热乎,听闻宫里来人了,急忙出来恭迎。
刘公公哪敢让苏家人如此待自己,诚惶诚恐把太后让他送来的珍贵药材丰盛,特意交代是给丞相补身子的。
黄灵秀开心接下,待人走后,笑眯眯对自己夫君道:“我们这儿子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嘛,上次生病收了一堆珍贵补品,这次人还没回到了,宫里又赏赐了这么多珍贵药材。”
苏成被自己夫人逗笑了,一脸骄傲哼了声,也不想想他儿子和太后是什么关系。不过苏恒和太后的事,家里其他人还不知道,这话他可不敢说出口。
苏老夫人真不知道自己长子和大媳妇高兴什么,无奈到直摇头,对他们道:“你们瞎乐什么,太后在这时候赏赐这些珍贵的药材,定是也料想到恒儿这一路辛苦。”
苏成和黄灵秀猛点头,认同母亲这繁华。儿子这一去就一个多月,可不是辛苦极了。
“……很明显,娘娘是怕恒儿累病了不能上朝,所以才在他人还没回到,就先送上这些,既表达了对恒儿的重视,也让他没办法借口太累不上朝。”苏老夫人说着说着,一脸心疼。可真是没想到太后小小年纪,如此好心计。
苏成和黄灵秀这头点的太猛,听到后半段的时候想收已经来不及。特别是黄灵秀,她傻眼看着母亲,心想母亲这误会可真大,就太后那小姑娘,论心计能比得上她儿子?人都被他儿子算计吃干抹净了!
唉,想想母亲也一把年纪了,也不知道到时知道恒儿和太后的事是否受得住。
要不,她现在提前透露透露?
想便干,黄灵秀把药材递给一旁的婢女,笑着走向苏老夫人,道:“娘,你我都见过太后,她哪里像会使心计的人啊。儿媳想,怪只怪我们恒儿对朝廷太重要。还记得上次吗?他生病在家休息了两天,太后先是派御医来看诊,翌日还亲自带着许多珍贵的补品过来了。我听说了,恒儿不过病了两日,朝廷都几乎要打乱了。”
苏老夫人哟了声,语气虽然震惊,但神情确实骄傲的很,显然对黄灵秀这翻话没有丝毫怀疑。
“两日就打乱,那这次恒儿不在一个多月,岂不是乱的彻底?”
黄灵秀一时哑言,意识到自己这话捧得有些过头了。但事到如今,她也只得硬着头皮点了点头。末了还不忘强调:“儿媳也是听说,听说。”
苏老夫人可不管是听说还是孙儿亲口说,只觉得自己大孙子可真是了不得。
二儿媳叶惜玉也与有荣焉,感叹道:“外面的人都知道了,我们却只能从旁人口中听说,恒儿真是太低调了。”
苏泰对自己媳妇这话很是赞同,一脸羡慕对自己兄长说:“大哥,看来恒儿权倾朝野已是不争的事实。”
“哪里哪里哪里……”苏成笑呵呵摆手,心里同样是得意不已。
一直默不作声苏祁快看不下去了,默默摇头。
还好他这些家人们只有在家对着自己人的时候才会说话这般肆无惮忌,这些话要是给外人听到,不了解的,还以为他们苏家从上到下都是狼子野心。
第91章 丞相归来
苏恒要回汴京了,朝中上下为之欢欣之余,裴高扬却依旧还有些苦恼。
众所周知,苏恒是打着外出寻他的借口离开的。虽然真实情况是,当时他发现情况不妙后,当机立断,将计就计,不惜以身涉险,深入敌人内部。但旁人不知道啊,只认为他为一己之私涉了险,还连累丞相千里迢迢去寻人。
唉,他若是不知情的别人,只怕也会笑话裴太傅百无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