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唱完,缩回手,有一些疑惑道:“会动。”
孕妇仿若大梦初醒,欣喜道:“是、是,刚刚宝宝踢了我一下。”
少年摇摇头,没有回话,扭头又走到宋珩面前。
周菀不放心,又切了切脉,道:“的确缓解了惊悸的症状,安胎药可以不吃,不过这几日还是要卧床休息。”
孕妇却已经顾不上听她的话,小心翼翼地爬起来,冲着那少年便跪倒道谢。
方才推搡她的那人冷哼一声:“撞大运了,竟然能得神王亲手救治。”
孕妇也不跟他生气,满心都是感激,扶着肚子慢慢走了。
少年皱眉看宋珩,宋珩也看着他,好一会儿,少年伸手推他:“饿了。”
宋珩被他推了一下,纹丝不动。
这神王古怪得紧,但看起来却又心智不全,至少不是个坏人,宋凌刚要劝宋珩看看再说,却听宋珩道:“水盆羊肉,吃吗?”
少年眼睛一亮:“羊肉!”
宋珩道:“我请你吃。”
少年欣喜点头:“好的。”
他跟着宋珩往前走,后面的护卫面面相觑了片刻,纷纷跟了上去,少年却突然停住脚步,回头道:“走开。”
为首的护卫刚要开口,少年猛然上前几步,一掌拍出。
那护卫直接倒飞出去,撞倒了两个街边的小摊。
少年皱眉重复:“走开。”
余下人敛神屏气,行礼离开,还不忘扶着被打伤的护卫。
宋珩带着少年走在前面,宋凌和冯楚英周菀慢了几步,落在后面。
周菀轻声道:“他唱的东西很古怪,有很好的凝神静气的效果,甚至,倘若效果更进一步,我怀疑具备一定的催眠功能。”
宋凌道:“有些像梵音,佛国的一些经文中确实有提及以梵音治病的事迹,但我从前是当传说看的。”
冯楚英不懂这些,但她却看出了别的:“你们不觉得,宋珩对待他的态度有些古怪吗?”
“这人本身就够古怪的了。”周菀叹道。
宋凌又想起另一茬:“而且刚才他那一掌,若我没有认错的话,应该也是佛教的内功。”
宋凌自己就是习自少林的内功,认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涉及到佛教,众人就都警惕了起来。
这古怪的“神王”,隐匿在西京道不知哪个角落的败寇……
“且先看着,未必是坏事。”冯楚英缓缓吐出一口气。
于她而言,任何一点可疑的线索,都有可能是挽救宋凌性命的关键,她不仅不会觉得不安,反而会觉得庆幸。
第八十七章 他缺一个人才•★
在西京吃着水盆羊肉的宋凌和冯楚英不知道,在同一个清晨,远在云城的锋镝驿迎来了意想不到的两个访客。
江柏一身江湖人的打扮,进门就把锋小四揍了一顿,骂骂咧咧地说他在云城疏于练功,整天怕是就光知道听话本子。
锋四是江柏一手带出来,愁眉苦脸地挨了打也不敢还手。
江柏身边的那公子哥儿一身矜傲,别人不认得,锋一是认得的,正是当今圣上宋琮。
明面上只有这俩人,暗地里不知道藏了多少锋镝驿镝字编的好手,安全问题倒是不必担忧,只是不知道,这小皇帝在汴京待得好好的,怎么突发奇想跑出来了,还一跑就是这么远。
江柏也不多说,只让锋一安排一下,带他们去容城。
宋琮踏入容城的第一感觉就是,路很宽、很多。
沿街商铺林立,宽阔的砖石路上走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他们忙忙碌碌,并不为两边花花绿绿的商铺所停留。
“快走快走,哎哟今天孩儿受了风寒,闹得慌,出来得晚了,不知道还赶不赶得上尹记的招募。”
“来得及嫂子你别着急,这城北的织坊都开了数十家了,就算赶不上这个,过几个月,也会有别的作坊招工的。”
“说是这么说,但我还是着急,我相公身体不好,他平日给书坊抄书,也赚不了几个钱,我要是能进织坊,家公家婆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给书坊抄书才挣几个钱啊,有一顿没一顿的,你让他去尹家小姐的容城书报坊试试啊!”
“书报坊?”
“嫂子还不知道呢?这可是靖海王府背书的书报坊,上头登着的,都是这容城的大小事,大到海港建设,小到织坊招聘,一月两刊,达官富贵之家抢着要,根本不够卖的,一直在招识字的读书人做撰文校对的活,你让你相公去呗!”
“我相公不过是识得字而已,哪里能做撰文的活,这不是贻笑大方吗?”
“哎不是不是,你看一回就知道了,那上头啊,可没有什么文绉绉的咬文嚼字,听说是靖海王府小王爷的交代,说这容城报,讲的是容城的事,给容城的老百姓看的,不讲文采不讲辞藻,把事说明白最重要。”
……
宋琮疑惑道:“容城报?什么东西?”
锋四从怀里摸出一本被他摩挲得起了毛边的薄册子依依不舍地递过去:“喏,就这个。”
拿到手才发现,那册子不是装订的书,而是类似奏折那种折起来的一整张纸,每一折也不过奏折大小,纸质有些软,不如寻常的书本耐用,但印刷墨字也绰绰有余。
每一折都有一篇小文,果真是讲的容城大小事,前一折在说唐亚湾港口整修完毕,七月之后重新开放出海捕鱼,出海渔船想要停靠港口贩卖鱼获要提前登记造册,后一折在说城北纺织厂招工,限女工,培训使用新织机一个月,一个月后若是学不会使用新型织机则不被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