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哥那里可喊不来人,你问问周陈姑姑那边?”陈美玲试探着开口,“你爸妈一直在那边,他们也能帮忙张罗一下的嘛。”
听到这话,周启义也顾不得去考虑陈美玲的那些小九九了,想了想,自己确实跟岳丈一家闹得不愉快,现在喊人是有些为难。
还是自己爹妈靠谱,周启义没有多考虑,赶紧给老家那边去了电话。
周家老两口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女儿家里住着,因为女儿女婿没有老人帮称,两口子又是双职工两人就大半时间呆在女儿家了。
不过接到周启义的电话,老两口还是着急,在女儿家带外孙,又不代表他们不心疼儿子,不心疼孙子。
老两口一接到电话,就想方设法地联系人,说动人,给他们打着包票,鼓动人去京市给周启仁干活去了,忙得连两个外孙子都不太能顾得上。
也就是现在女婿在外地上班,不然非得跟他们闹意见。
有老人做保,亲戚的亲戚,邻居的亲戚,拉拉扯扯的,竟然也有二十来个人,周陈姑姑心里不高兴,但还是帮忙打点着,把这些人送上了火车。
有人到了京市,周启仁的工地就能开工,结果,才开工两天,这些人就来闹了。
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听来的消息,知道了周启仁先前的丰功伟绩,知道他为什么急冲冲地从老家弄人来。
这些人要周启仁学魏也一样,给他们算日结的工资,哪怕工钱少一点都没有关系。
这些人弄过来不容易,要叫他们不能得偿所愿,回去乱说的话,别说再弄人来,周家一家的名声都要臭掉。
这也是周启仁一直不喜欢找老家的人来干活的原因。
当年黎父是因为从南边转到北边来打拼,准备先来探路,再把老家人带来的,身边就跟了个周启仁。
周启仁则是各种原因都有,反正这好几年,除了周启义外,他愣是没有带老家任何一个人出来“发财”。
第317章 有野心没底线
“周启仁答应了他们,日结工资。”陆东明家里给他捎了点家里的吃的来,魏也给黎夏送过来,顺便跟黎夏说一说周启仁那边发生的事。
说实话,黎夏对老家的特产比对周启仁的兴趣还要多一些,至少这些特产让人心情愉快,而周启仁只会让人心情糟糕。
“周启仁的名声差成那样,不能按正常的日结工资算吧。”黎夏问。
日结跟月结,还有年结肯定是不同的,包工头把现金押在手里,能做的事情多了去了,买机器招工接新工地,再不济,搞点别的投资,也是发财的路子。
所以包工头都喜欢年结,把工人的工资押在手里,日结工资最低,但即便是日结,工人也是要押点钱在工头手里的,不然你干几天不干了怎么办,你活干不好要返工怎么办。
魏也这里有口碑,工资押钱也是正经签了合同的,老工人都选择年底拿工资,从周启仁那里挖过来的,都是走日结。
日结工资按市价,但钱是实打实拿在了手里,但周启仁那边,工人应该没那么好说话。
老家弄来的工人,周启仁现在又是这个情况,你要是照顾不好,那都是不对。
果然黎夏这么一问,魏也就笑了,“按年结的钱算日结。”
周启仁这次反正是亏大了,他还不敢不听工人的,要是不听,工人立马就能卷起包袱去别的工地,再不行回家种地也比打白工强。
还有那种脑子过于活泛的,跑来魏也这里问,到他这里干行不行,日结,按年结的钱给。
对方当魏也跟周启仁打擂台,就会什么条件都答应呢,结果被魏也直接了当地拒绝了,就连周启仁,也不同意让人再回去做事。
“这人就是周启仁的翻版,但更蠢一点,周启仁自己都不敢留这种人在身边。”魏也摇头。
黎夏摇头,有野心的人不可怕,但有野心还想走捷径,以为自己可以操控人心的人才可怕。
两人没有多聊周启仁,沟通过周启仁的情况就算完事,魏也最近忙,没有跟黎南那边联系太多,又跟黎夏问了问那边的情况。
“对了,你不要老买东西寄过去,好多东西都用不上。”黎夏想起什么,突然转脸看向魏也。
魏也本来打算留下跟黎夏吃个饭的,但他突然有点坐不住了,匆匆看了眼手表,“我等会还有个应酬,就先走了。”
“魏也!”黎夏皱眉喊住他,“小孩子长得快,你给漾漾买的新衣服她穿了都小了,给陶桃穿又太大,你这不是浪费钱吗?”
不光是穿的,还有吃的用的,魏也恨不得全给包揽了。
“……”魏也,失策了,他买东西的码数,还是年前的码数,忘了小孩子见长涨,码数应该再买大一点。
但他又怕买得太大,穿着不合适,叫同学笑话。
“那我下次问明白码数再买?”魏也小声道。
魏夏满脸无奈,“……大哥,你是听不懂我的话?还是故意装不懂?”
“就是,我也没什么能做的,就想给他们买点东西。”魏也左看右看,就是不看黎夏。
这事已经不是第一次说了,每次黎夏说,魏也就左耳进右耳出,也就是黎南几个懂事,要换成别的孩子,早就被惯坏了。
第318章 验收不合格
魏也最后是从黎夏那里逃出来的,他就不懂了,明明黎夏年纪还小,怎么那么能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