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孩子,别开窗户,热乎气都没有了穿衣服凉。”
王红叶就觉得自己天天操不够的心,她脑袋就觉得嗡嗡的,你说这么冷,说开窗户就开,不生病?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老人病了,你说谁都知道挣钱好使,去陪床就跟什么一样的。
第202章 讨人厌
人进来,王红叶纳闷着呢,喊着人坐,请到屋子里面,人家不坐。
瞧着一点儿胆怯在那里,只笑着说,“我站着就行,不渴。”
茶水也不接一杯,只催着王红叶不要倒茶喝。
从进门到堂屋,人家仔细的瞧着了,院子干干净净的,大概是家里人零星起床了,轻手轻脚的,这样的一方不大不小的院子,中间是个落了雪的花台,显得陈年旧物一般的。
花台左手边就是一个小石头桌子,围着两个石头凳子,然后是西爱的屋子。
在右手边就是厨房了,厨房大概是后来修的,小小的一个,是个正经过日子的人家,就冲着上门倒水这一件事,人家正想着,一抬眼,恰好西爱走进来。
大概还没有洗漱,外面松松的挂着一件雪白狐裘大衣,头发照旧是惺忪的卷着,眉眼之间几分倦意,微微抬手笼着衣服,进门便坐在堂屋的靠背椅上去了。
两把靠背椅对门,往日里张德顺坐一把,另外一把宋慧萍会坐。
“坐,来的早。”
“是,怕误了点。”
“想好了,你来做?”
“是,我来做,我回家仔细想了想,我兴许是能做这个伙计,洗衣服做饭的,我家里都是平常干的。”
西爱自己倒是端着茶喝,王红叶觉得她冷,去屋子里面找大衣去了,西爱喊住了,“别走,你得听着呢。”
王红叶笑了笑,又退回来坐在另外一把官帽儿椅子上,“你这孩子,净瞎捣鼓什么呢,跟我有什么关系。”
西爱眼神微微示意她,“您听着啊就知道了,甭着急。”
又问,“家里姓什么?”
“我姓刘,老头儿家里姓牛,老家顺义县牛栏山的。”
“牛栏山——”
西爱顿了顿,牛栏山山上有洞,据说有金牛出没,洞口前有石槽,称之为牛饮池。
是燕山南麓,“我记得小时候去过一次顺义,特意去那边看酿酒的,我大爸说小镇上酿酒师傅上百人,北京大大小小的小酒馆里面,多得是从牛栏山买的。”
门口早些年老秦家的小酒馆,别的地方的酒不要,一定要牛栏山的,配上这下酒的皮肚,年代太久远了。
西爱叹口气,酿酒师不酿酒了,改种菜去了,“家里都安顿好了?没安顿好的话,可以过几天再来。”
“都安顿好了,家里有老头儿在家呢,又不是农忙的时候,原本家里就是种菜的,我挑着到城里来卖,没几个钱,能找个伙计干当然好了。”
现如今,农民就得去种地的,种地哪里来的钱呢,能吃饱就不错了。
要是想当个工人,别说是正式的,就是临时的,也够不上,西爱昨天说了,要打听去乡下找个人老实本分的农村妇女,踏实肯干没有坏心眼的,到家里来帮忙的,包吃住,按月发工资。
这样的好事,刘妈会去想了想,跟自己家里老头商量了,她来干就是了。
“行,今天开始干,下个月的今天发工资,一个月五十,找我要,别人给的不能接,活儿呢,做饭洗衣服洒扫院子的,再有就是其余的伙计都干,一天不歇着,但是也累不到哪里去,我给的钱瓷实,你也知道,家里老人多,缺人照顾,人问起来,就说是乡下亲戚来投奔的,行吗?”
“行。”
几句话,王红叶就看着事情定下来了,她心里就跟着火了一样,一肚子的烟火气啊,拽着西爱,“你就这样说下来的,你怎么就想着请人帮忙呢,你这真胆子大,这要是给人知道了,是剥削压迫人。”
“再说了,这家里,哪里就需要人了,我一个人忙的过来,请这么一个人,要花五十块,你钱大风刮来的啊,我就天天给你气死,赶紧的,给人两块钱,喊着人回去。”
“再说了,人来了住在那里了,要打地铺还是跟你一起睡啊?”
她就天天操不完的心,真的是心累。
你说这孩子,怎么就这么草率呢,请人来也不打听一下,就是以前帮佣的时候,也要看人品的,你去买个菜,跟人买一把香菜的功夫,你就能死了,你就上天了。
王红叶忽的一下浑身都热了,然后起了一层汗,她现在就是这样,忽冷忽热的,就觉得自己日子不好过,看什么都不是很顺眼了。
五十块钱啊,她心疼的要命。
你说说,这家里五十块钱,干什么不好啊,那西爱天天吃肉,一个月吃不上五十啊,那猪肉这时候才五毛钱一斤。
五十块钱,那得一百斤猪肉了,多心疼人啊,她觉得自己心口疼。
西爱就不甩她,“伺候我的,我出钱,我缺人伺候。”
“你哪儿缺人伺候了,你说说你家里就这两天忙,你别来回跑了,你就是给你爷爷奶奶送饭累的,我来干,什么也不叫你干。”
死丫头,干点活,值当五十呢。
她年轻那会儿,要是有人给五十块钱,不,三十块钱帮忙的,她真的跑着就去了。
这不是没赶上那好时候,遇上这样的死孩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