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看她眼珠子滴溜溜转,就是不认真吃饭,便出声提醒。
“吃好了吗?完了就去还戏服,领了钱早点回家。”
民国街在郊外,到市里要坐大巴,然后换地铁回家。中间耽误一阵,时间便很晚了,两个女孩子总归不安全。
“马上就好了。”
群演一天的片酬是八十,中间说了六句台词,演尸体有一个小红包十元钱,一共是一百五十元。
两人签过字以后,领了钱便离开了剧组。
*
已经是晚上了,白天的游客散去不少,其它剧组也出来赶拍夜戏。
不像布满霓虹灯的都市街道那样喧嚣浮躁,民国街的晚上多了几分闲情和优雅。零零散散的彩灯挂在的建筑上,附和着唱片机里传出来的悠扬歌声闪烁,黄包车和电车在宽阔的街道上缓缓行驶。浪子拦着美人的腰肢,在暖黄的灯光下小声的倾诉情话。
这样的夜景别样动人。
客车驶离民国街,开往漆黑的远方。酸痛和困意一下子袭了上来,两人靠在椅子上,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回到家里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
客厅还亮着灯,江华敏正在弹吉他。
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还是很高的,不管是什么学校,专业能力总是过硬的。江华敏不仅会唱,还会演奏多种乐器,吉他、小提琴、钢琴、架子鼓都会一点,虽然不精。
“你去哪了,怎么连电话也不接?”江华敏有些责备的问道。
江月晃了晃手机,“没电了。”
进屋搁下包,带上浴袍去了浴室。
等她出来时,厨房里的灯也亮着,江华敏正在舀汤。
“你来尝尝看,我白天照着菜谱做的。”
江月喝了一口,淡淡道:“不错。还有进步的空间。”
她宁可江华敏在家里煲煲汤、织织毛衣,也好过去那些阔太的麻将上混日子。
白天奔波劳碌了一天,躺在床上,眼一闭就睡过去了。
第二天起床时,发现身上有几处感到疼痛。咬咬牙,从床上爬起来,换好衣鞋去公园跑步。
学校里也会跑早操,跑了一个月,江月的体能比之前强了不少,最明显的就是这公园跑两圈轻轻松松。
跑得差不多了,江月便停下来,找了个地方拉伸肌肉。
碰巧,又遇上之前那个老大爷。
“大爷,早上好啊。”
江月本来已经做好了被忽视的准备,没想到那老大爷居然回应了。
“现在的年轻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得性!”
他冷着脸,仿佛在看一个社会败类。
江月想了想,猜到这老大爷是在说她,最近没来跑步了,偷懒去了。
“大爷,我在学校上学呢,平常不放假的。”
老大爷的脸色这才好看点。
“大爷,就您一个人啊?您怎么没带孙子出来。”
来的时候,江月就看见不少阿爷阿奶带着孙子出来晨练。
大爷中气十足的回了一声,“孙子大了,遛不动。”
遛?这是把孙子当狗了?大爷可真幽默。
“走了,回去吃饭。”大爷放下手上的器材,挥挥手往出口走。
江月瞧着那大爷的背影,想起一个词,龙行虎步,隐隐有股王霸之气。
她回忆了下大爷的脸,似乎有些面熟。
剩下的几天清晨,江月都会按时来锻炼身体,渐渐地也能跟大爷说上几句话了。
大爷看她拉伸身体的动作不标准,便主动纠正,还买一送一,教了她几个招式。也不知道是好为人师,还是觉得太无聊了想要教个徒弟玩玩。
不过大爷确实是专业的,光看那起势就知道是有真功夫的。穿越前江月的boss拍过武戏,见识过剧组武指的本事,但他们跟大爷比起来还是差点火候。
江月练的也认真。她如今年龄不大,骨骼还没有完全闭合,柔韧性还算可以,还能练。
一老一少,一教一学,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尽管老大爷从来没透露过自己的信息,但江月就是觉得这老大爷来历不凡。
女人的直觉,一向很准。
假期一晃而过,江月带着还没写完的作业,踏上了返校的公交。
第11章 我有个好消息
江月就读的这所高中,是按照城区划分的,教学水平马马虎虎,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不高。
江月到教室的时候,并没有几个人,来了的也都是伏在课桌上赶作业。
“江月,你作业做完没?”
“没有。”江月坦率的摇头,因为剩下的她不会做。
前面的人哀嚎一声,很快又满血复活,“我也没做完,咱俩资源互换,好不好?”
“嗯。”
两个人很快就把自己做好了的作业进行进行交换。
江月很快就补完了作业,拿出手机在课桌上看电影。她下的是一部国外的文艺片,方便练英语。
江月穿越前的那个世界里,有位大花接触过一个很厉害的片子,华夏和米国合拍的系列商业片,虽然是女配,但也算走向了国际。遗憾的是,大花最后输在了口语上。加上后继无力,大花糊得飞快。
电影不像电视剧那样滥用配音,它要求主演使用原音配音。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可以在角色竞选时加不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