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又不要她了?
“本王心意已决,你不必多问。”赵峋看似神情冷漠,实则他都不敢直视阿妧。
阿妧眼睛红得像兔子一样,强忍着泪珠道:“殿下救了奴婢的命,奴婢本该服侍王爷……”
“你救了九皇子,让本王卖了人情给丽贵妃,又在父皇面前博得了好感,已经足够。”赵峋淡淡的道:“你和本王,两不亏欠,带着你出宫,反而有些不便。”
阿妧再也忍不住,泪珠顺着脸颊滑落。
“殿下,您说过的让奴婢回来。”她不想放弃,仍要再努力一次。
赵峋漠然的道:“本王答应让你回清和宫,已经做到了。但本王未承诺,让你跟去王府。”
阿妧愣住了。
殿下能想出这样的理由,已经打定主意不要她了——
“殿下,您答应过奴婢的。”阿妧带了哭腔,执拗的问:“您为何不要奴婢了?”
赵峋没有回答,眼神愈发冷了下来。“等会儿怡景宫会派人来接你。”
殿下从未这样看过她,阿妧心中发冷,如坠冰窟。
难道她已经成为了殿下的拖累?
阿妧见求不动赵峋,她咬着牙不哭出声,跪在地上给赵峋行了大礼。
任凭泪珠一颗颗砸在她的裙摆上,赵峋也并未动容。
“请殿下保重,奴婢这就离开。”她一字一顿的说完,踉跄着起身,退了几步,才跌跌撞撞的跑了出去。
她一哭,他的心都要碎了。
赵峋站在窗边,看着阿妧伤心的哭着跑远,只得攥紧了拳,手背青筋毕露。
若他开口要她,等她及笄后在王府为妾,阿妧一定会懵懵懂懂的答应,可他不能毁了阿妧。
阿妧该有自己的人生。
哪怕阿妧会因此恨他,他也并不后悔。
他不后悔。
第149章 阿妧看他就像陌生人。
数日阴雨连绵,天空终于放晴。
柳枝抽出嫩芽,玉兰枝头绽出饱满丰厚的花苞,淡粉色的桃花徐徐舒展,花园中一片欣欣向荣的春景。
“姑娘,送给老爷、夫人、大爷的衣物都已经熨烫好,奴婢分别包了起来。”身着青色衣裙的小丫鬟青梅将三个包袱摊开,脆生生的道:“奴婢什么时候送到正房去?”
被她称作“姑娘”的,是个十四五岁模样的女孩,正坐在镜子前梳妆。
只见她转过身,那张粉白的芙蓉面映入眼帘。
姑娘可真漂亮!
那张巴掌大的小脸儿上,一双杏眸如秋水般盈盈动人,秀挺的鼻梁、红润饱满的唇瓣,白皙如玉的肌肤……
“先包好,等会儿你随我去给娘请安。”她笑了笑,软糯的嗓音跟北方不大相似。
青梅应着去了,她重新转过身,由身旁的大丫鬟帮她梳头。
等到准备妥当,看着时辰差不多了,主仆三人一道往正房走去。
“大姑娘来了。”廊庑下候着的小丫鬟见她来,麻利的打起帘子,笑盈盈的问好。
听到外面的动静,房中的大丫鬟杏枝也迎出来。
“大姑娘,夫人才说用过早膳就去看您。”杏枝忙道:“您的病才好,也该好好歇一歇才是。”
她含笑道:“不过是有些发热,前两日用了药,已经全好了。”
两人说着话,进来时只见一位穿着浅棕色绣团花褙子的妇人见了她来,也不等她行礼,拉着她的手携住临窗大炕上坐下。“你这才好,雨后又冷,仔细着凉了。”
妇人虽是话里透着些责备,可语气亲昵,只让人听出关心。
“娘,我真的不碍事了。”她笑盈盈的撒娇:“您看,若不是好端端的,我也不敢来见您。”
探了探她的额头确实不烫,精神也瞧着好了许多,且面色红润,妇人才放下心来。
“时候过得真快,一晃两年过去。”妇人半是感慨半是骄傲的道:“我们阿妧转眼就长成大姑娘了。”
被丫鬟们称为“姑娘”的人,正是阿妧。
当年她回了怡景宫没多久,因出了些事端,丽贵妃决心将她送出宫。永宁侯夫人提供了合适的人家,是她表姐刘氏家中。
云氏的表姐刘氏嫁了京卫指挥使明佑成,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因刘氏身子不好,只有个儿子。如今长子在外跟随瑞王,刘氏一直都想要个女儿。
虽是阿妧年纪大些不适宜被收养,可丽贵妃有恩于刘家,得知丽贵妃的想法后,刘氏主动提出要帮忙。
丽贵妃了解明家,对明家还是满意的,又问过阿妧的意思后,便将她送了过去。
如今阿妧已经成了明家的女儿,仍是保留了原来的名字,族谱上记了“明妧”。
“娘,这是我给您和爹爹、大哥做的衣裳。”阿妧让青梅将包袱送了上来,柔声道:“您和爹爹试试合不合身,等会儿大哥下衙,我再给他送去。”
刘氏接过来去看,发现这料子是过年时贵妃娘娘赏下来的。
料子都是上好的,她的女红也极好,然而最难得的是她的这份心意。
阿妧是个懂事乖巧、知恩图报的孩子,原先接她来时为了报答贵妃娘娘的救恩,如今刘氏已经把她视作自己的亲生女儿。
“好好好,你的女红愈发进益了。”刘氏笑着赞赏道:“我们阿妧真真是心灵手巧,不知谁有福气能将你娶了去。”
阿妧俏脸微红,贴在刘氏身边道:“女儿想多陪陪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