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魏红旗盯着太阳步出教室,接下来一段时间,总算能缓口气。
春收日子到来,各个班级都给了一周的农忙假期。
五里今年没种短季节药材,在国药厂的专业人士来过后,五里周边已经种下一年收药材的土地没办法改,但是新分到的土地里,年前撒下去的麦种没长出来多少。
索性地全部重翻,统一重上白芍、天花粉、玄参、防风……这些需要三五年才能采收的药材,山上也被改种桑白皮。
今年三月底,公社正式下发好几个生产队,开始一起种植中药材,加大不少力度,种的全是那些短年份的。
魏红旗都能预想,明年肯定不缺这些药材。
他们今年就种下,即便来年有人要跟风,国药厂第一批收的药材,也是五里的。
种植多年生药材,这所谓的春收假期,也就真成假期。
魏红旗想着,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在家里让爷爷奶奶补补课。
走出学校的路上,就听到隔壁有两个同学在讨论。
“早上从供销社那路过听到的,要发展国民经济,还计划了八字方针,说是要集中精力把农业给搞上去。”
魏红旗停下脚步,面带微笑靠近:“同学,我能问问你刚刚说的把农业搞上去,是真的吗?”
“你不信,明天可以一大早去供销社听,最近一直在轮番播放,说咱们现在大锅饭体质效益不高,对老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束缚。”
“那结果……”
“你自己去听听就知道,我也说不清。”
……
隔天一大早,魏红旗就拽着江铮来到供销社里。
两人隔着柜台,听着里头摆放的收音机里传来声音,一字一字传入耳中。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
魏红旗切切实实听到昨天那同学所说的八字方针。
“江铮,你听到没!”
“这不就咱们年前那么干的。”
“这意义可不一样。”他们偷偷干,是不被承认的。
边上有人见魏红旗俩人这么高兴,见是小年轻多念叨一句。
“这不是要走资本主义老路,靠自我觉悟约束,有几个人能行,没准还是要改回来。”
魏红旗回头,刚刚说话的人已经离开。
江铮瞅了两眼收音机,带着媳妇出来。
“要是真成,咱们也改。”
去年的情况,已经证明大家在有奔头的时候,干劲十足。
“等回去,我跟老杨商量商量这事。”
毕竟如今五里人口多起来,做事不可能像以前那么随意。
“行!”
回来说干就干,江铮走在大道上,看到人就去叫,等把媳妇送回家,再回到队部,人都到的差不多。
江铮扫一眼,皱起眉头:“副队呢?”
有知道的人举起手:“他媳妇生孩子,这几天早早把人送县城去了。”
“俩人都去了,那孩子呢。”
“让邻居帮忙看着。”
“……”
江铮听着就不靠谱,这才一岁多就敢丢给被别人。
“那不管他,我们来商量商量家庭联合承包这事……”
他简单把在县城收音机里听到的东西重复一遍。
“叫你们来,就是为商量商量这事。”
老杨自己都听的晕乎乎的。
“这是啥意思?”
“简答说,往后地里面种的东西,除去上交给国家跟大队的,剩下不管多少,都属于你们自己。”
“这不是跟以前似的,自己当家做主了,那要不利于生产队团结呀!”
江铮坐在那,听老杨噼里啪啦一堆过去现实对比,就冒出来一句话。
“但是自己干,剩下都是自己的,你要是努力勤快,往后就不会饿肚子。”
老杨像是被掐住脖颈的鸭子,全部声音都卡在嗓子里,看看江铮,再看看其他人。
“这事,我先发表一下我的意见,我是绝对同意支持。”
“我们也支持。”树根凑热闹举起手。
当初原五里人少,大队干部的位置,他占了个记分员。
这一开头,其他人都有点迟疑。
答应吧,不随心,不答应,又看起来像是跟江铮对着干。
这合并还没多久,都念着江铮的好呢。
他们默契的看向老杨,老杨这会已经回神,取了个折中的办法。
“既然是上面的意思,只要文件一到,我就答应!”
老杨话说出来还能听见响呢,副队带着文件从外面跑进来。
“支书,我从县城回来顺便把咱们文件捎回来。”
江铮挑眉:“咱们猜猜看,这是不是我们正在说的事。”
老杨手有点颤抖,打开文件后,看着上面的指示方向,默默稳住心态。
江铮只扫一眼就看全,直接从板凳上站起来。
“现在,拿上绳子去量地。”
……
五里刚春种结束没休息多久,又浩浩荡荡的下地。
农田又分三六九等,肥田,贫田,这情况又都不一样。
量完田地,算完人口,再每样划分。
魏红旗那几天睡着都能听到江铮在算这个。
“我放假都结束,你这地还没分完吗?”
“分是分好,但是田大小地区都不一致,怎么分给他们才能不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