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科举之路_顾家十八【完结】(553)

  他起身,只看一个道袍的小道长,正在马车里给身前人包扎。

  藕白玉嫩的胳膊上,有一道深可见骨的刀伤。

  受伤的人却没有呼痛,倒是包扎的人,一直再骂。

  “痛不会喊?”

  “做一副什么死样子。”

  “你真当你能耐。”

  那受伤的胳膊无力的动了动。

  “云仪,朕是累的,喊不出来。”

  蔺王只看那小道长的指尖猛的一颤。

  似乎像是压抑着什么。

  那包扎的动作,都轻柔不少。

  两人都没有说话。

  包扎完胳膊,又是腿。

  好多伤口。

  还有细细小小的刮刃之伤,不停向外渗血。

  好严重。

  即便是他,都不忍再看。

  “你醒了。”沙哑之声又响了起来。

  和刚才无力不同,这声音,带着怒气,如同一把剑,袭来。

  蔺王对上苏琉玉的双眼。

  突然想捂脸。

  “你干嘛绑本宫。”他又道:“你怎么进的宫。”

  他炸毛了,气势上,他从不认输。

  就是说话脸很疼,有点含糊,让他感觉丢面子。

  “京中御林军,锦衣卫都被朕杀了,你说朕怎么进的宫。”她又道:“你们大元血滴子倒是难缠,但那又如何,你东宫空防,照样落在朕的手里。”

  她声音无力,却带着一股压迫之气。

  “朕倒想看看,你值几座城。”

  什么!

  蔺王瞪大双眼!

  拿他换城!

  把他当什么!

  货物吗!

  岂有此理!

  蔺王被掳,说实话,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皇长子毓贞,本来就是弃子。

  入皇陵,那是御令。

  若是顺帝干预,那就是正大光明的杀了,一举两得。

  元帝摸清苏琉玉脾性,知道她在意自己这位长子,不惜把全京都五万大军全部搬了出来,准备以绝后患,为小儿子铺路。

  但是算漏了两点。

  一则,是京城外大魏兵马的千里支援速度。

  二则,苏琉玉的武功。

  城门一战,元帝五万守城大军损失一半,看着大魏铁骑接人离京。

  但就是这个空档,在所有人都反应不过来的时候,苏琉玉直接反头杀进了皇宫,准备把元帝给宰了。

  这老头倒是怕死,勤政殿外全是血屠之军,但他千算万算,算漏了他小儿子。

  御林军当时还在城外,锦衣卫也还在整兵。

  苏琉玉直接两巴掌把蔺王甩懵,大大方方把人掳走了。

  要钱,要地,这下没得商量!

  第四百三十二章 没人惯着你

  早春晨露,大雨之后,空气里全是血腥之气。

  大元京都城门广场之下,马革裹尸遍地,鲜血溅射,极为壮烈。

  昨夜,这里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厮杀过后,他们大元尊贵的皇太子殿下被掳了。

  不仅被掳,对方还大言不惭的要求割地赔钱。

  极为猖狂。

  “我大元京都守城将士五万余,京郊玄甲兵十万余,对付一个小儿都对付不了,朕要你们何用!”

  元帝浑厚苍老的声音震颤金銮大殿:

  “玄甲军主将何在!”

  一群武将互相看了看。

  “皇上,护国公带着玄甲军投敌了!”

  连夜跑的,还顺带掳了你儿子。

  什么!

  如今,投敌的玄甲军三位主将,正挤在驿站里头,神色激动。

  这下,可算是加入群聊了吧。

  “还别说,这掳人这招,也就忽悠帝能想的出来。”

  “可不是,昨夜那情况,谁能想到她还夜探皇宫。”

  “不过话说,过来谈判的人,好像是姜国相,忽悠帝要从他手上拿城,我看悬。”

  天下贤士,为姜晏晚。

  纵横列国,掌天下棋。

  听说一炷香让敌国送三城,这两忽悠第一次正面对敌,要想从对方手中讨到好。

  悬。

  很悬。

  玄甲军自京都往南,沿路和大魏铁骑汇合,两军相遇后,直达南疆。

  这半月里,路途颠簸,作为养尊处优的蔺王,只觉得是地狱噩梦。

  而此时,又到这破烂地方,简直忍无可忍,直接炸了。

  “你们就给本宫住这里?这是人住的地方吗?”

  “即便为质,本宫依旧是大元皇太子,这就是你们大魏待客之道?”

  “这地方,本宫不住!”

  南疆之地,尘沙漫漫,是极为困苦之地。

  六月已有暑热,大军入城找地扎营后,整个营账里,是又闷又躁。

  蔺王站在帐篷外,因为热,额发上全部都是薄汗,但一双眼,却极为阴戾。

  守着他的两名亲兵互相看了看。

  “太子殿下既然要换地,那且等等,待我们汇报上头。”

  蔺王一脸不耐烦。

  “那还不快去。”

  他心里骂骂咧咧,待父皇赎他回国,他便带兵,把大魏给灭了。

  岂有此理。

  让她猖狂。

  突然,远处传来阵阵脚步声,打算蔺王的思绪。

  “怎么才过来,本宫......”

  “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女扮男装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