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科举之路_顾家十八【完结】(603)

  宫道上,一老一少并肩随行。

  户部尚书本以为会尴尬。

  毕竟两人并无交集,聊话题,若涉及两国朝政,也不便多谈。

  但有苏琉玉,那嘴巴是一刻闲不住。

  从家中几进的宅子到京城规划,从读书聊到民生三项。

  她不和你聊朝政,但全是从小事入手。

  政不离民,民不离政,她又特别有见解。

  对政见的敏锐和犀利程度,是在位三年磨砺出来的。

  户部尚书越聊越心惊,甚至还问了不少尚未解决的难题,都被苏琉玉轻松化解。

  她说话还好听,若遇政事,便仅是启发,从不主导,没有高谈论阔,只有潜移默化,让人特别舒服。

  两人来到户部府门,户部尚书竟然觉得受益匪浅且意犹未尽,从没有如此畅快过。

  他准备马上进府拿钥匙,然后继续和她再聊聊。

  只是两人踏入前厅,却发现一帮子政三省老臣,在焦急等着。

  他老脸一惊,赶紧把苏琉玉护在身后。

  几位老大人赶紧迎了上来。

  “柳大人可算回来了,那魏狗为难你没有。”

  “皇上呢,咱们皇上怎么样了,宫里还好吧?魏狗凶残,莫不是全杀了?”

  “那顺帝狗头还在戎城,真想让那帮子魏狗看看,看他们还蹦跶不蹦跶。”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赶紧呼应。

  “顺帝小儿也不过如此,还不是被我们端华长公主一刀砍了。”

  “就是,这魏狗也是被逼急了,竟然渡江来京城,真是不要命了。”

  “如今大魏群龙无首,迟早被咱们灭了。”

  户部尚书老脸一阵尴尬。

  各位同僚莫要在开口了。

  顺帝就在下官身后。

  你们想死吗。

  不要命了。

  他赶紧止住众人,连忙道:

  “皇上没事,他们没敢杀皇上,南疆王在呢,怎么可能会弑父,今夜南疆王只是找臣叙叙旧。”

  众人立马松了一口气。

  “那就好那就好,真没想到南疆王联合魏狗反了。”

  “逼急了呗,南疆王年少时,才学也是可以的。”

  “估计南疆王是有意拉拢朝中要臣,想必也不会为难我等,我等静观其变,皇上没事,我们就表面做做样子,活着重要。”

  户部尚书:“......”

  各位同僚闭嘴吧。

  你们密谋的顺帝都在听着呢。

  他擦了擦汗,想把众人赶走了。

  “咦,赵大人,这位是?”

  这些老臣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立马看到了他身后躲着的苏琉玉。

  糟糕。

  户部尚书冷汗都出来。

  却不想苏琉玉气定悠闲,给众人行了一礼。

  “今日贪玩偷学,去乐坊听曲,出来时正好被祖父撞见,让各位见笑了。”

  说完,她又小心翼翼瞅了眼户部尚书。

  “祖父不会罚孙儿吧。”

  户部尚书大惊。

  皇上,你装!

  你继续装!

  他吓的不轻,但那声祖父,让他老脸都要笑抽了。

  怎么这话听了这么舒服呢。

  不行!不能笑!

  要露馅了。

  他立马板着一张脸,威严道:

  “回去少不了一顿板子,还不回你院子去,回头再收拾你。”

  皇上赶紧跑,臣随后就到。

  却不想,这话一开口,这一位老臣当先不愿意了。

  苏琉玉长的极好,那副小担心的表情,让这些上了年纪的老臣,心都看化了。

  赶紧劝了一句。

  “哎呀,她还小呢,不就是去个乐坊,你罚她做什么。”

  “就是,训一顿就得了,今日给本官个面子。”

  “对对对,算了算了。”

  户部尚书背上冷汗都出来了。

  赶紧赶人。

  “好了好了,下官带她回书房了,先告辞了,就不送了。”

  众人看了眼天色,确实不早了。

  走时还忍不住嘱咐一句。

  “训训得了,孩子还小。”

  “对,你们柳府,家教太严。”

  “就是。”

  一帮子老臣哄哄闹闹散了,户部尚书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赶紧给苏琉玉赔了一礼。

  “权宜之计,让皇上受委屈了。”

  苏琉玉调笑一句。

  “祖父可莫要罚我,不然我可要告状的。”

  这句话说的,户部尚书那股子从未有过的护犊子劲都出来了。

  他决定了。

  他想投敌。

  兵部尚书颤颤巍巍的从户部尚书府上走了。

  他一脸惊恐。

  那小子是顺帝!

  还......还挺可爱!

  呸!

  那可是魏狗!

  “兵部尚书怎么脸上不大好。”

  “没有没有,我想我孙子了。”

  靠!

  不是。

  他绝对没有羡慕那句祖父,绝对没有。

  他心绪混乱。

  这户部尚书怎么跟顺帝搞到一块的。

  投敌了吗。

  投敌了吧。

  看户部尚书那老脸笑的那副死样子,就晓得被顺帝蛊惑了。

  那他到底要不要投敌!

  他也想被喊祖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女扮男装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