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科举之路_顾家十八【完结】(782)

  特别是那锁骨,肌白玉嫩,半挂凝珠,格外诱人。

  当然,某位木头脑袋的大魏天子压根不被美色诱惑。

  她哥俩好的往龙塌里面拱了拱,让出一丁点小地方。

  云崖儿把烛火熄了,轻轻上了床,躺在她身侧。

  漆黑寂静的黑夜里,浅息都隐隐可闻。

  苏琉玉环抱住他的腰。

  “明日初八,朕要继位大统,以后咱们就有银子了。”

  云崖儿闭目,嗯了一声。

  然后掌心一凉,一枚小小的玉印被放在他手里。

  紧接着,又是一枚木质雕花的银号牌。

  “这回,别再还给朕了。”

  云崖儿纤细的指尖一颤。

  自从上次知她大婚离宫,这国库钥匙和私章便已经还了回去。

  即便两人和好,他也没主动要过。

  一来,不好开口。

  二来,他怕这银子有另外一位管着,说出来,倒是平白添堵。

  他指尖摩挲那玉印的菱角,郑重的收到怀里。

  “你不嫌硌的慌吗?”

  “闭嘴吧你。”

  少年心情大好,连带平日里骂骂咧咧的语气都轻柔不少。

  苏琉玉看他笑,又拉过他的手,轻轻在他掌心写了一个字。

  一个“成”字。

  “这个字,你觉得如何?

  众志成城的成。

  心想事成的成。

  云崖儿对文绉绉的东西不懂,压根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只觉得掌心有点痒。

  “还行。”他道。

  苏琉玉满意了,亲了他一口。

  “你喜欢就是大好。”

  她闭上眼,自个儿躺在床里头,立马把他抛弃的老远。

  云崖儿想搂着她睡,被她迷迷糊糊踹了一脚。

  大魏天子不喜粘人,热的慌。

  云崖儿深吸一口气。

  今日心情好,明天再治你!

  八月初八。

  大越新帝登基大典。

  米大人寅时就带着宫人候在承明大殿外,比宫里头的司礼监来的都早。

  他老脸笑成一朵菊花。

  兴奋,激动,高兴,种种表情交织在脸上,还不忘亲自催了催,千万不能耽误吉时。

  另外一位面临下岗的礼部尚书白了他一眼。

  当初就不应该救他!

  米大人催的实在太勤,云崖儿只好把苏琉玉赶紧弄起来。

  “赶紧的,别墨迹。”

  他一掀被子,把她拽起来,一点都不惯着。

  那厚重的冕服被他抖了抖,也不管她清醒没清醒,直接往她身上好。

  他动作甚是利索,没一会就弄的齐整,又把她冕冠带上,打量她一眼,这才满意了。

  苏琉玉摇了摇沉重了脑袋。

  “朕先走了,今日又要忙一日。”

  “嗯。”

  云崖儿应了一声。

  看着宫外头的御驾浩浩荡荡离开,准备再睡一会儿。

  只是刚刚坐在龙塌上,一窝蜂的宫人涌进内殿,脸上全是喜气。

  “都别愣着了,还快些伺候,耽误了吉时,杂家要你们好看。”

  司礼监一撩拂尘,狗腿的当先跪了下来。

  “皇贵君大喜,皇上钦赐,邀皇贵君同享天门册封大典。”

  开天门册封。

  是历朝历代皇家的规矩。

  但这天门。

  除了登基,就是册封正宫主位这两件重大祭典才能享受。

  今日。

  苏琉玉要在万众瞩目之下,给他能给的一切。

  ......

  长街万人空巷。

  大魏骁武军,大齐北府军,大金龙戈军,大元玄甲军,大越西凉军,五国主军开道。

  三十万铁骑肃穆镇守京都,场面空前浩大。

  今日,是大魏踏入上国之列,记载国史的重大日子。

  所有小国都争前恐后的赶赴过来。

  他们这群小国,以前是连上国天子的面都难以见的。

  但如今可不同了。

  他们以前,是大魏的合作伙伴。

  现在,那就是大魏的腿部挂件!

  他们带着银子,就等着国宴之上给顺帝,露露脸的。

  好家伙。

  顺帝登基四年,已经走到上国,这实力不容小觑!

  祭天坛之上,文武百官乌压压站着。

  米大人老泪纵横。

  元戈将军一脸骄傲。

  姜晏晚唇角轻笑,不舍得移眼。

  宣帝眼里全是自豪和喜气。

  战王特意剃了胡子,笑的欣慰。

  他们看着自家闺女兼小弟一步步走过来。

  那冕服随万丈霞光流动摇曳。

  龙纹金绣,日月河山图金光大盛,龙威独具,气度不凡。

  她看着那祭天大典之上虽狂风鼓动的大魏苍狼旗,脚步沉稳,背脊挺得笔直。

  九龙吐珠的祭天坛龙泉汹涌,米大人高亢的声音都在颤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人齐齐跪了一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雷动,响彻九霄。

  他们臣服在地,等待他们新的天子登上祭天大典,昭告天地。

  苏琉玉没有动。

  她在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女扮男装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