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里的人,悄悄的买了一份鱼饵。撒下一点点,试试。
撒下鱼饵,没有等几分钟。周围的鱼群躁动起来,纷纷朝着媛媛撒下鱼饵的地方游来。
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溅起缕缕浪花。翻腾跃动的鱼儿们,争先恐后的挣抢水中那诱惑至极的鱼食。
“嚯,好多鱼。小姑怎么那么多鱼。”保国急啊,想下水也帮着抓鱼,可,长辈的千叮咛万嘱咐还在耳边,岸上的小小少年急的抓耳挠腮,跳着脚张望。
“保国,快回家,找你爷爷还有你爸他们来。”
媛媛着急的大喊,好多鱼。她一个人也抓不了。
“哦哦哦,我跑回去。”说完小小少年快速的奔跑着。
河里的鱼,不是谁家的,都能抓鱼。
遇到鱼窝子的机会不多,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告诉别人。自家抓,说不定还能进城换点钱。
淳朴善良肯定也有,但也不代表他们就会事事无私奉献。
大侄子跑了回去,站在水里的媛媛用鱼簸箕一直撮,撮了不少的鱼,一斤半以下的,全部放生。
深河多年都没有人打渔,最多与她一样,三角滩深河边缘用鱼簸箕撮鱼。
再深点就不会再去。
也有人家里有木船,家里喂养着鸬鹚,叼鱼上船。
他们在船上撒网捞鱼,但一年也就那么几次,慢慢的,喂养鸬鹚的人家很少。不划算。
绑在码头上的鱼篓中已经装了不少的鱼。
一路极速奔跑的保国,飞快的跑到爷爷与爸爸,叔叔们做事的田里。
使出吃奶的力气喊到,“爷爷,小姑找你。爸,二叔,三叔,四叔,你们都来。小姑说了,找你们有急事。”
晚稻刚插下午没有几天,有些家里劳力多的人家,先忙完双抢,田里的晚稻已经生根站稳,能下田扒野草野麦子。
周边别人家的田里,一些人家听见保国的声音。嗤笑一声,摇摇头,弯腰继续拔野麦子野草。
有人还与身边的人聊天,“老彭家的八斤宝(娇宝贝)又作什么怪(又闹什么幺蛾子)。”
“哪个晓得,反正彭家八斤宝一天到晚作怪。”
第4章 五十年代极品(04)
对于彭家的八斤宝,全村人都知道。被彭广福两口子宠的不像样,一点事也不懂。
彭爹可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想,心里眼里都是自家的八斤宝闺女。别人说什么都不是事,有本事你自己宠你家的儿女啊。
没本事瞎叨叨什么?
一听是闺女召唤,彭爹三步并两步,在水田中小跑着。
几步冲上田埂,一把抓住大孙子,“你小姑咋了,是生病了吗?”
彭广福急了,千万别是生病了呀?
“没,爷爷,你弯腰我告诉你。”保国踮踮脚,勾下爷爷的脖子,靠近爷爷的耳朵说,“爷爷,小姑在三角滩发现了鱼窝子。让你带着我爸他们去挑鱼。”
“啊,好,好,你先回去看着你小姑。我这就去三角滩。”
哎呦,我闺女咋就这么有福气,一出去就碰上了鱼窝子。家里的几个蠢货还对媛媛多些陪嫁不舒服,在外边儿嚼舌根子。
他真是想一人踹一脚,可是,都是别人家的闺女,他一个做公公的也不好与她们多接触,骂她们也不合适,这事儿还得老婆子来。
“嗯,爷,快点,鱼窝子别被别人看到了。”
“是滴是滴,啰嗦。”彭广福对着后面上田埂的大儿子说,“你带着老四回去挑箩筐来三角滩,遇到人就说去河边洗箩筐。”
“好。”
老大也不多问,爹咋说,他就咋做。
老二老三跟着彭爹一路奔跑去到三角滩。
“爹,来了。快,帮我捡鱼,哎呀,撮鱼撮的我的手都快撮麻了。”爹来了,一向比较懒的人立马哀嚎,然后撒娇卖萌。
“媛媛,别累着。快上来,有我和你四个哥哥 ,你小心些看着水里,有些石子是尖的,踩着了很疼。”
彭广福看着草坪上的鱼,就跟没有看到似的,直接奔水里。
趁机会,媛媛狠狠的撒了一大把的鱼食。香香的鱼食,还有鱼食中散发的能量,让更远处的鱼儿也闻香而来。
鱼食的香味,媛媛他们是闻不到的。只有鱼儿能闻到那独特的味道,对于鱼儿来说却有致命的诱惑力。
“好,爹抓鱼最厉害的。我在岸上给爹助威。”拍着手掌走上岸,彭广福已经带着儿子下水。
站在岸上的媛媛也没有闲着,边张望着边捡鱼,然后用鱼草串好,一条条的串好以后方便扔到有水的岸边,不让鱼儿死了。
等会儿要下午进城,进城卖鱼。夏天,鱼放不过夜,怕死了,臭了。
凤阳村离新泉乡六里路,离市里十五里路,走的快一个小时就到。
走的慢也不需要两个小时。
彭家忙了起来,正热的时候,出门的人不多。
没事来河边的人也不多,三角滩一般都是早上,上午十点之前比较热闹。
最早的就是五六点左右,各家各户的男人来河边挑水。
第二波热闹就是,六点多快七点左右洗菜的妇女。第三波就是八点多,九点时,洗好衣服来给衣服清洗的妇女和家里的女孩们。
此时正是正热的时候,人们都在家里躲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