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曦,……
吃完馄饨,回到自己摊子前,卖干粮的几名妇人坐着牛车到了,马车上还有两个水桶,里面盛了鱼。
一名妇人招呼柱子,把水桶拎下去,告诉夏曦,“村长怕耽误你们的事,让我们把鱼先给捎来。”
柱子提着鱼去杀,几名妇人也把自己的摊子摆好,然后赶紧蒸窝头,馒头昨日剩的还有,一会儿在笼屉上热一下就行。
一刻钟后,陆陆续续有人过来排队,生意还是火爆,比昨日卖完的还早。
柱子和兰儿看着头顶上的太阳,觉得收摊太早了,跟夏曦商量,“嫂子,要不然我们再买几条鱼?”
夏曦摇头,“不行,今日多卖几条,明日呢,后日呢?钱是永远赚不完的。”
她态度坚决,柱子两人也不再说什么,麻利的收拾着摊子。
收拾好,送去那边的院子。
听到动静,昨日的老妇人打开前后相连的门,看是夏曦进了院子,脸上立刻有了笑意,招呼,“夏娘子。”
放开手,走到老妇人面前,夏曦笑道,“您今天的气色不错。”
“还不是多亏了你的昨日相救,要不然我这把老骨头就该埋去地里了。”
“您那,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
“那敢情好。”
老妇人乐呵呵的,“我是专门等你的,昨日你救了我,我想请你吃顿饭。”
第64章 榆木疙瘩
“好啊。”
夏曦爽快的应下。
老妇人更加高兴了,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我已经让人买了肉,我们包饺子吃。”
“好,不过我儿子还在那边等着,我去领过来。”
老妇人挥手,“快去,快去,我进屋去和面。”
丝毫没有让柱子也留下来吃饭的意思。
和柱子一起回了放马车的地方,让柱子两人先赶着马车回去,她领着琪儿回了老妇人家里。
这次是从前门进的。
进门,便看到老妇人坐在堂屋的凳子上。
“琪儿,喊奶奶。”
“奶奶。”
琪儿乖巧的喊人。
老妇人笑得合不拢嘴,对着琪儿招手,“快到奶奶这来,让奶奶看看。”
琪儿看向夏曦,夏曦点头,琪儿走过去。
老妇人怎么看怎么喜欢,“哟,这孩子长的可真俊俏,以后定然是十里八村出名的后生。”
琪儿羞红了脸。
拍了拍身侧的凳子,让琪儿坐上去,把桌子上摆的零食推到他面前,“奶奶家没有孩子,不知道你爱吃什么,每样都买了点,你尝尝,看看喜欢吃哪个?”
“谢谢奶奶。”
琪儿乖巧道谢,并没有伸手去拿。
“哎呦,这孩子,可真让我喜欢到心坎里,我要是有这么一个孙子,我做梦都能笑醒。”
“琪儿是很乖,我也是疼到心坎了。”
夏曦笑着接她的话。
“那是,这么好的孩子,没人喜欢才怪。”
说完,伸出有些干瘦的手抚摸琪儿的头,“你先吃着,我和你娘给你包有肉的饺子吃。”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拍脑门,“瞧我这记性,可真是老了,本来是想回来和面的,结果一转身就给忘了。”
夏曦挽起袖子,“我来吧。”
“这多不好意思。”
嘴上这么说,老妇人却是指着厨屋的方向,“面在厨屋里,你自己去舀吧,家里人多,咱们多包一些。”
夏曦去了厨屋,舀了面,端回来让老妇人看,“这些够吗?”
足足有多半盆,老妇人点头,“够了。”
夏曦又去舀水,很快把面和好。
“白菜在地窖里,地窖在后面院子里,旁边有梯子,还得麻烦你去拿。”
老妇人再次笑着道。
夏曦也笑了笑,去了后面院子。
琪儿不放心,从凳子上下来,跟着过去,“我去帮娘的忙。”
老妇人赞许的点头,“好孩子。”
地窖口很大,夏曦下去,拿了几棵白菜上来,衣服上沾染上了土。
琪儿给她拍打干净,娘俩回了前面。
洗菜,剁菜,调馅,做完这一切,夏曦并没有停歇,搬来面板,放在桌子上,把盆里的醒好的面团拿出来,揉好。
老妇人自始至终都坐在凳子上,眼睛不离的看着她,越看越满意,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大。
“这孩子今年多大了?”
老妇人突然开口问。
“五岁了。”
老妇人点点头,低喃,“五岁,年岁刚刚好。”
“你说什么?”
夏曦没听清,反问。
“没什么,我是说五岁的孩子正是调皮的时候。”
“琪儿可不一样,这孩子省心的很,我几乎没怎么操过心。”
“看出来了,这孩子被你教养的很好。”
……
院子里想起脚步声,随即门帘被打开,张爷进来,“娘,家里是不是……”
“包饺子”三个字,在看到夏曦和琪儿也在时,留在了嗓子里。
“夏娘子昨日救了我,今日我想请她吃顿饭,想来想去,还是包饺子合适,谁知人也留下了,我这身体却有些不舒服,这饺子都是夏娘子一手包的。”
老妇人笑呵呵的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