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也在九月初十、太上皇亲阅健锐营的同一日,皇帝下旨,圈定武会试的考官。
与和珅互为师生的吴省兰,继文殿试的阅卷官之后,又被圈为武会试的副考官。
这便等于是皇帝将为国取才这文、武两方面的权柄,都放了一部分在和珅的手里,极可见皇帝对和珅的信赖、倚重之情。
廿廿在内赏烤肉克食,皇帝在外选和珅一派的吴省兰为武会试副考官,这便心有灵犀、珠联璧合起来。
这晚皇帝回来,皇帝举着绵恺玩儿了一会子之后,缓缓转眸看廿廿一眼,“……绵恺渐渐大了,你将这孩子看顾得很好。绵宁那边儿,你也多费一份儿心。”
廿廿心下微微一跳,忙含笑道,“二阿哥自然也是我的儿子,我平素想到什么该提点他的,每每都在他来请安之时,一件一件地提点给他了。”
廿廿想着,绵宁毕竟是那么大的孩子了,况且两人只相差六岁,便不能如同抚养小儿一般地模样,只是该提点的提点就是了。
皇帝将绵恺交给周氏,却是轻轻地摇了摇头,“爷说的是……绵宁的婚事,交给你来办。”
廿廿吓了一跳,“怎么?”
一来,绵宁的婚事自然有皇后呢,且绵宁是事实上的嫡长子,她当贵妃的总不好抢过来办;
二来,三公主的婚事还没办呢,三公主是长姐,按次序,总得三公主的婚事办完,才是绵宁的婚事才是。故此今年她只想着三公主的婚事,以为绵宁的婚事怎么也得明年去。
皇帝却眸光幽深,静静凝视她道,“皇后病了,当不起这事儿来;也是因为皇后病了,绵宁的婚事便先办吧。三公主的,往后挪挪就是。”
廿廿心下惊跳。
自从六月间在热河出事,她已是三个月没见过皇后了。既然皇上说皇后病了,那她就当皇后病了;可是今儿皇上忽然这么说,尤其是要将绵宁的婚事往前提——可见,怕是要冲喜了!
皇帝伸手拍拍廿廿的面颊,“听懂了么?便别胡思乱想了,赶紧预备就是,越快越好。”
皇帝顿了顿,抬眸望望窗外天际,“这都九月了,汗阿玛和我,都不想等到明年了。”
廿廿这会子脑子都有些转不过来,皇上说太上皇和他都不想等到明年了——是什么事儿?
是说绵宁的婚事,是么?
皇帝看她还回不过神来,又拍拍她另外一边脸颊,“再说绵宁的媳妇儿是你母家人,你难道还不亲自操持着些儿去?”
一切都容不得犹豫,次日一早,便有钦天监送来的占卜吉时,说绵宁初定礼、成婚礼的吉日已然重新选定了。
尤其是初定礼,就在十月,廿廿只剩下一个月的预备时间。
当日,前朝自已宣辞,钮祜禄氏弘毅公家十六房之记名秀女、小名舒舒的,其父布彦达赉行三跪九叩礼受。
一切便这般紧锣密鼓起来,廿廿却没想到,就在这一日,前朝又传出一个噩耗来。
——和琳病逝于军中。
廿廿听到这个消息,自己都半晌没缓过神来。
若从私仇来说,和琳死了,和珅如断掉一半羽翼,这自是好事;可是从朝廷来说,西南的教乱正猖獗之际,平苗的主帅却再度亡于军中……实在是叫人心悸。
教乱正在西南,苗乱也在西南,若两股子乱民合二为一起来,那整个西南大片,岂不都不安定了?
廿廿深深吸气,“去,赶紧去给宜安传话,叫她千万节哀。若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来回我,千万别自己扛着。”
皇帝也下旨,晋和琳的伯爵,为一等公爵,并赐两字的封号为“一等宣勇公”。并命其子丰绅宜绵袭爵。
赐祭葬,谥“忠壮”,入祀昭忠祠、贤良祠,仍准其家自建专祠。
第427章.427、双十
427、
这边,廿廿刚从和琳之死的震动中平静下来,正想着该如何去与諴妃和三公主说婚期调整之事。
不管是天家,还是民间,兄弟姊妹之间的婚期总会有个按着序齿的先后排列。
当姐姐的尚未成婚,弟弟却抢先成婚了,若按着民间的说法,岂不是要“咒”姐姐嫁不出去不是?
再者,廿廿虽说放心諴妃和三公主最是一对通情达理的母女,可是凭諴妃和三公主的聪明,岂能完全想不到绵宁忽地要抢先成婚的缘故去?终究,唯有冲喜,才会如此啊。
廿廿稳当了稳当,吩咐道,“我去看看刘姐姐和三公主,你们先去知会一声儿。”
等传话太监回来复了旨,廿廿这才更衣起身。
却刚迈出门槛,就见绵宁从外头急急地走进来。
廿廿暗暗叹了口气。
无论是宜安,还是諴妃与三公主,这两边的事儿都好说,她最作难的倒只是如何对绵宁说。
“儿子给小额娘请安。”绵宁完全不给廿廿避开去的机会,抢步上前,便行单腿跪安礼,横住了廿廿的路。
廿廿点头,亲自躬身,拉起绵宁来,“要给二阿哥道个喜,还有一个月,二阿哥就是新郎官儿了。”
绵宁少年清俊的脸上却堆满了苍白,一双眼黑洞洞地凝着廿廿,“……小额娘,为何如此?三姐厘降之礼尚未行,为何急着要先给儿子办婚事?”
绵宁微微犹豫了片刻,还是直接问道,“……缘何,是小额娘为儿子置办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