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浔一开始就没把她看在眼里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郑氏的生母原是个卖身为奴的歌姬,后来某次在主人家侍宴时被当时刚入仕途不久的郑大人看中,那家的主人本是他顶头上司,为拉拢他,就以美相赠,叫他把人领回去了。郑家这位歌姬出身的姨娘邀宠的手段一流,这一二十年过去了,愣是将已经升为大理寺丞的郑大人笼络得死死的。要不是这位郑大人是寒门出身的正经进士,还是要些脸面和在意外人看法的,只怕早就宠妾灭妻,把她给扶正了。可即便是这样,郑家的后院也一团乱,被这位姨娘折腾得不像样子。
这也就得亏是她肚子不争气,只生了两个女儿,没儿子,否则只怕是更不消停。
而怀王的这位宠妾便是家学渊源,独得她生母真传,进了怀王府之后几乎就得了专宠,并且早早的生了女儿傍身,后来借着女儿攀上了唐贵妃之后,隐隐的都不怎么把王妃看在眼里了。
一个妾室做到这个份上,不知收敛不知死活,足见就是个目光短浅没有远见的。
她是不能理解季氏抛出来的那些话背后的牵扯的,反而是觉得黎家人没见识,敢在贵妃面前称大。
这边她刚说完,唐贵妃就咬牙切齿的横了一眼过去,沉声斥道:“你闭嘴!”
郑氏毕竟出身不高,平时只是讨好她,立刻就缩了脖子:“娘娘……”
还没等再说话,花园小径的另一边就有内官高声唱到:“皇后娘娘到!”
唐贵妃心头中一凛,匆忙转身时又瞪了郑氏一眼警告。
郑氏脖子又缩了缩,跟着她屈膝行礼。
林皇后明显也是得了消息赶过来的,当时就已经杀到了面前来,二话不说直接就冲着郑氏发难了:“怀王府的规矩真是越来越好了,府里的奴才作威作福都作到这宫墙之内来了?辱骂官眷,僭越贵妃,不知道的还当你是这宫里的主人呢。”
怀王的妾室,说得好听了旁人要称一声夫人,可是说到底妾就是妾,算到底也还是半个奴才。
郑氏面皮一白,赶忙就跪下了:“奴婢只是一时情急说错了话,并非……”
这蠢货,居然到这时候都没抓住林皇后这番话的重点?
她不守规矩算什么事?暗讽怀王不安分有夺嫡之心才是诛心之言。
唐贵妃今天本来就也不是她起意要来为难黎浔的,只是郑氏挟私报复先斩后奏了。
因为小郡主的关系,她平时确实对郑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格外宽纵些,加上之前也听过姬琮说黎浔在长公主府居然口出狂言恐吓过郑家四姑娘的事,她心里膈应,就觉得黎浔这是不知好歹仗着东宫的势才嚣张不给姬琮面子的,顺手教训一下叫她吃吃苦头也好。
这会儿郑氏言语上又被林皇后抓住了话茬儿,唐贵妃也瞬时被激怒,没等她说完就怒声打断:“知道说错了话就给本宫闭嘴!陈嬷嬷,给本宫掌她的嘴。”
服侍在她身边的一位嬷嬷立刻领命,郑氏尚且还没反应过来要求饶,已经被左右开弓抡了两巴掌,彻底打熄了声,脑瓜子嗡嗡的,脸上也疼。
她在王府受宠,就是王妃也至多言语上挤兑,从没动过她一指头,她这边跌坐在地上,捂着脸完全懵了。
小郡主原是该送去王妃身边养的,可这郑氏哪里肯?使了点儿手段,又把孩子抢了回来,孩子和她很亲。
年仅六岁的小姑娘,又是娇生惯养被人宠着长大的,一看亲娘挨打,也是又怕又怒,当场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她那乳母深知这对儿母女恃宠而骄不知天高地厚,唯恐孩子不懂事再说出什么冲撞了林皇后的话来,没等她跑过去郑氏身边就一把将她扯回来,按在怀里偷偷的使劲捂住了嘴巴。
林皇后倒是没有跟一个孩子较劲的兴致,仍是冷着一张脸针对唐贵妃:“黎季氏和这几个丫头是本宫要见的,所以贵妃现在是认定你那缺的东西与她们有关吗?非要搜身查找失物不可的话,那本宫就替你出面请陛下的御旨好了。”
她显然过来的时候已经听到了季氏的那番话,明明白白的按住了唐贵妃的七寸,转身就叫人:“来人……”
唐贵妃怎么可能为了后宫争端,还是她那边主动构陷挑起的争端去惊动皇帝过来,情急之下立刻横了胡公公一眼。
胡公公也没想到一个三品官家里的女眷会是这么个顶个的难缠,现在不仅牵扯到了国事上还惊动了皇后,即便悔不当初不该替唐贵妃这边做事了也晚了,只能咬着牙扑通一声跪下了:“皇后娘娘恕罪,此事原是和贵妃娘娘无关的,是奴才手底下的人毛手毛脚的打翻了东西又被刚好路过的这位姑娘顺手牵羊给捡了去。奴才原也是不敢冲撞娘娘的客人的,只想叫她交出宝物就算作罢了此事,是她抵死不认……奴才与她起了争执,又刚好贵妃娘娘路过才顺口问了句。结果这姑娘又出言不逊,怀王府的郑氏夫人才又忍不住的呛声。”
直接把事情全部揽过来,撇清了唐贵妃去。
唐贵妃面上却很坦然,就仿佛她真的就是不明真相路过的一样。
而这胡公公之所以敢这么说,无非就是因为他笃定他今天能坐实了黎浔的偷盗之罪。
林皇后自然也不想孤注一掷的出面替黎浔作保,明显是迟疑了一下,可现在她哪怕为了面子也不能再缩头回去,便是一咬牙,再次肃声喝问:“所以你依旧是一口咬定遗失的物件是在黎家这个丫头手里是吧?那好,本宫这便请陛下的旨意过来,咱们当场搜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