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侯府在京中存在感不强,也向来低调,这下有了一个他们府上的八卦,百姓们还前因后果的摸索了一番。
八卦胜地,茶馆里,有人边喝茶边议论着。
“这广元侯府倒是听的不多,我前几日打听了一番,原来也是个大户人家呢,就是近些年来在朝中似是表现平平,府上有些落寞了。”
“再怎么落寞人家也是从三品世袭爵位的侯府,他们家怎么会让嫡小姐嫁给一个侍卫啊?”
“我听说那个侍卫是裴将军身边的红人,跟着他在北境征战多年了,也许真有点本事呢。”
“对啊,而且泰邑伯府上的那个小公子,我听人说可不是什么安分的人呢,那是青楼隔三差五就要去一趟的主儿,如今已是弱冠了,也没有什么建树。”
“要我说,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起劲,这杨小姐是不是真的要嫁给一个侍卫还是未知数呢,也没人看见去广元侯府正式提亲啊。”
这个人说的也在理,大家又八卦了几句便散了。
而淮阳贺家现任掌家的人,元修的父母,恰好是今日到京都。
好巧不巧,一行人就在这个茶馆歇了会脚,这就听见了自家儿子的八卦。
元修的父亲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温润俊逸的中年人,而贺母,也是一个端庄文雅的美妇人。
两人听了旁边人说的话,面上的神色都未变,待歇好了出了茶馆,贺母才轻轻笑了一下,对着夫君道:“看来修儿倒是有些骨气,将身份瞒的紧,听起来广元侯府好像还不知道。”
“嗯。”贺父点了点头,言语间倒还有些欣慰,“跟着裴将军历练这么些年,性子磨了磨,还真有些长进了。”
“若是早知道他擅武,早些年的时候便好好培养,他也不至于当了那么些年的混小子。”
夫妇俩边说话边上了马车,去了京都最大最奢华的客栈。
待在客栈安顿好,便派人去了大将军府给元修报信,元修接了消息马上就出了府,毕竟他也好几年没有见过父母了,他们此次还是专门为了他的亲事而来。
在客栈里,一家人久别重逢,贺母难免落了泪,数落他这些年人不回也就罢了,也不知道多给家里写点信。
贺父看着他如今的模样倒是表扬了两句。
元修曾经三五不着调的,鲜少得到父亲的夸奖,他的父亲虽然是个温和的性子,但在子女的教导上却严格。
听了父亲的夸赞,元修心里真是觉得这些年没白过了。
而后他便与父母说了杨苓蓁的事。
贺母将眼角的泪拭了,看着他道:“我们刚刚进京时听了些传言,广元侯府是不是还不知道你的身份?杨小姐也不知道吧?”
元修点点头:“嗯,我还未说,我觉得这也不是什么非说不可得事,我凭自己的本事也能让侯爷答应这门亲事。”
贺父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倒是自信的很。”
元修也笑了,又陪父母说了会话,他便想着要再去广元侯府拜会一下,如今父母已经抵京,便可以正式向广元侯府提亲了。
第96章
元修与父母在客栈中叙了会旧, 而后便去了广元侯府。
彼时广元侯刚好在府里,会客的前厅中,广元侯和夫人一起见了他。
杨苓蓁还在院中弹琴消遣, 突然听到自己的贴身丫鬟跑来跟她道:“小姐,我刚刚在前院好像看到元公子来了,管家将他带到前厅去见老爷和夫人了呢。”
“当真?”杨苓蓁听后心下一喜。
之前她娘已经将她与泰邑伯府的提亲退了,父亲也已经见过元修, 加之前几日元修也跟她说过, 他的父母快要到京都了,这样想来, 今日他来府上很可能就是要说提亲的事了。
杨苓蓁让人将琴搬下去,之后便带着丫鬟偷偷去了前院。
之所以偷偷的, 是因为她娘说,最近京都里有些流言蜚语, 在婚事没有完全定下前,她还是少跟元修见面的好。
元修也是顾虑到这一点, 每次来看杨苓蓁都是避人耳目, 在晚上的时候翻、墙去的广元侯府,就这, 还是得了裴献卿的真传。
杨苓蓁走小路到了前厅, 偷偷的躲在了窗后。
前厅里, 广元侯问元修:“贤侄是说, 父母今日已经到京都了?”
元修点头:“家父家母刚刚已经在恒通客栈安顿好了,我这次来府上也是家中长辈的意思,家父家母想着敲定个日子,来府上拜访一下侯爷和侯夫人。”
恒通客栈是京都最贵也最奢华的客栈,能住得起的人家定是十分富裕的。
广元侯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觉得这个元侍卫的身份很可能并不简单。
先前杨苓蓁提起自己中意元修时他便派人去打探过他,但给过来的消息却十分浅显,只说是离家多年,一直跟在裴献卿身边做事,是他的得力助手,但家世到底如何,却是不知。
这么一想,广元侯心里不禁多了一份心。
侯夫人听到这个客栈的名字,与广元侯对视一眼,之后她便笑道:“那倒是正好,我们也有这么个意思,不若就三日后可好?”
元修自然是迁就侯府的时间的,他父母初到京都,也没有什么其他的要事,时间方面都是宽裕的。
于是便就这样说定了,三日后,两家长辈见一面,商议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