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杜氏分家,钱氏当家做主,日子过得富足,身子也养得好,整日里容光焕发。
谁想发生了这样的事儿,这段时日钱氏又胃口不佳,昨儿心悸,脸色苍白,险些要晕过去,吓得金妈妈立刻吩咐下人去请大夫。
原本对于钱氏让澜哥儿带人去边关之事,杜沁兰心中还是有些埋怨的。澜哥儿不过才十三岁,纵使平日里再老持稳重,但也是个孩子,边关多凶险?连杜老爷都能无故失踪,更别说澜哥儿了。
她当时听了这事儿之后,背地里哭了好几日。心想到底不是自己生的,不管澜哥儿做得多好,一出了事儿,就不管澜哥儿死活了。
可如今她看着钱氏消瘦憔悴至此,又突然觉得钱氏也是个可怜人。但要说原谅,她是真的不能原谅,只是她终究没了立场,澜哥儿早就不是她弟弟了,而是杜氏的子孙。
一看见杜沁兰,钱氏便又想到了杜尘澜。她当时的犹豫,澜哥儿必定是看在眼中的。说到底,在遇到大事时,她下意识地选择了老爷,这样的想法让她愧疚不已。
她这几日不光是担忧两人的安危,还因为愧对澜哥儿。一看见杜沁兰,她便想到她占了别人儿子的福,却又不懂得珍惜。
或许最伤澜哥儿的,不是不顾他性命,让他去边关。而是在知晓此事之后,她下意识地责怪,寒了澜哥儿的心。纵使澜哥儿当时没表现出什么,但一定是往心里去了。
她此刻是万分后悔,然而现在后悔有何用?
如今想来,其实她早就将澜哥儿当成杜氏三房的子嗣了。老爷不在,澜哥儿就是她的依靠,她不应该让澜哥儿就这么去冒险。
澜哥儿待她如何,不消旁人说,她也能感受得到。或许先前澜哥儿待她还有几分功利心,但之后绝对是真心的。
家中的好日子,都是澜哥儿带来的。没有澜哥儿,他们三房还在杜氏过着连下人都能来踩一脚的窝囊日子。
当年那么小的人儿,为了她,还去悬崖边采玉莹花做药引。如今为了老爷,更是二话不说,便去了边关。
这段时日她时常问自己,之前总遗憾没有亲儿。可若真有亲儿,他能做到澜哥儿这种地步吗?
她不知道,但看长房和二房的小辈们,谁能做到?澜哥儿这样果敢坚毅、性子稳重、又有能耐之人,少之又少!
“姑母!您快吃些吧!不然等姑父和表弟回来,见您这般憔悴,他们心里怎能过意得去?他们不在,您更应该守护好家中才是。”
这段时日钱氏的消沉,让杜沁兰看在眼中,就连几个铺子都不管了,账本更是从未翻开过。
经历了这么多事,杜沁兰早就学会坚强了。如今爹娘生死未卜,她也一样要好好活着。
钱氏看着眼眶微红的杜沁兰,也知道对方心里不好受。她张了张嘴,原本想问杜沁兰,怨不怨她。
可话到嘴边,她就咽了下去。
不用问,杜沁兰定是怨她的。且她也不应该问,澜哥儿是她的儿,与杜沁兰何干?
亲姐姐又如何?澜哥儿早已经过继给了三房,与杜沁兰再没了关系。
“太太!二太太来了,说是有事儿要找您。”金桔刚才得了禀报,说是二太太脸色不好,倒像是来者不善。
第三百六十五章 来者不善
钱氏顿时浑身一震,当初那药商与童掌柜是熟人,便让了一步,与这边各出一半。届时得了纯利,自然是对半分。
为此,老爷和二房凑够了十万两银子,这才去的边关。
二房东拼西凑拿出了四万两,据说这其中老爷子支持了不少。剩下的六万两,钱氏从花粉铺子中挪出了二万五千两,其余三万五千两都是从澜哥儿的账上划的。
这么一算,若是无意外发生,老爷他们应该也回来了。这时候二嫂过来,难道是为了银子?
可老爷他们没回来,二嫂怎会来要银子?想必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澜哥儿追去边关,他们没有和任何人说。对外只称澜哥儿去会同窗去了,按理来说,二嫂应该不知情。
片刻过后,钱氏顿时拍了拍额头,必定是那药商回来了。毕竟药商不可能一直等在边关,此人与老爷非亲非故,难道还能为了老爷耽搁生意不成?
“三弟妹!”秦氏的声音由远及近传来,钱氏只来得及从美人榻上坐起,穿上鞋子,就听得外头金桔的声音。
“哎呀!二太太!咱们太太还未起,您得容奴婢通报一声吧?”
“怎么?我这做二嫂的,听说她病了,来看看她都不成?”秦氏蔑了金桔一眼,不顾其他小丫头的阻拦,一把掀开帘子就闯入了房中。
等走到里间,秦氏看着坐在玫瑰椅上的钱氏,顿时冷笑了一声。
钱氏这般憔悴,看来那药商的话是真的了。
“三弟妹,听说你近日来身子不适,我这做二嫂的,来看看你!”秦氏一屁股坐在了左手首位,又用目光打量起了一旁的杜沁兰。
钱氏沉着脸,这秦氏忒没规矩,不愧是市井出身,豁得出去脸皮。
“多谢二嫂关心,已经大好了。”钱氏忍着气回道。
“你这模样瞧着可不像是大好的,也是!老三失踪了,换了是我,也是茶饭不思。三弟妹,你家老三不知何时回来,可这营生怎么说?那药商可是回来了,带回来的货都卖得差不多了,狠狠赚了一笔。这老三不回来,咱们的银子还压在这里头呢!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