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先生对这位年少成名的举子十分感兴趣,他觉得以此子的身世和智谋,是个重要的棋子。
“此子有野心,机会放在他面前,即便前方危险重重,他也会铤而走险。在下以为,即便他将来不为咱们效力,但只要能牵制其他势力也可。”
万煜铭转身看了一眼金先生,此人是父亲为他请来的幕僚,足智多谋,决事果断,平日里为他出谋划策,深得他信任。
然此人有个缺点,就是有些自负。不过他也理解,像金先生这般有本事之人,自然是有些傲气的。
当然,最主要的一点,是金先生出自慈宁太后母族金氏的旁支。
前头提到,慈宁母族金氏,当年出过一名国师,最擅长的是周易算卦和谋略。
至于这位金先生为何要投奔他们王府,最初他也疑惑过,曾向父王提出疑问,却让父王道出了如今金氏的处境。
原来金氏族中远不如表面看起来那般平静,当今皇上不喜道派,对慈宁太后的母族金氏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优待。表面上尊敬些,大体上过得去也就是了,其实金氏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
金氏子弟并非全是与世无争之辈,许多族人想起曾经的辉煌,自然不甘心就这般默默无闻,家族沉寂下去。于是,嫡支与旁支就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嫡支的意思是安分守己,只要查太后在一日,世人皆不敢小瞧了金氏,日后等先祖百年约束到期之后,便能重入朝堂。如今需韬光养晦,只待日后东山再起。
然旁支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金氏如今已是日薄西山。若是再等下去,只怕世人都要忘了金氏这等显赫的家族。
京城不时崛起新贵,他们金氏如今都被世家所遗忘了,这让他们怎能忍受?
自此,金氏便发生了内乱,嫡支与旁支关系十分不睦。旁支有了野望,自然不愿意再苦等。族中便有不少自视甚高的子弟入了世,这位金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可若是随他拓展势力,只怕日后不好拿捏,反过来对付起咱们来,那就得不偿失了。还是怕养虎为患,此子可不是好相与的。但若是过早让他站队,日后在朝堂上更加会受到排挤,做事便束手束脚,不好施展了。且他的出身也是个问题,咱们能查出他的真实身份,那皇上呢?即便咱们做了不少准备,将他的身份给圆了回去,然而他与其父长得实在太像了,难保不会引人怀疑。”
这才是万煜铭最担心的,这事儿解决了,他们就成功过了一半。
“尤其是皇上,皇上若要对他下手,咱们能保得住他吗?”
“世子爷何须执着要保他呢?前面已经说过,就是要让他绝处逢生,才能破而后立。长得像之人千千万,此子名义是上那对夫妻的孩子,那对夫妻的身份也做过处理,之前的卷宗已经销毁,就算怀疑,但无凭无据,明面上又能耐他何?”
第四百五十三章 孝敏太后
“若想追溯杜尘澜原本的身份,也不过是安氏的家仆之子罢了!当年顾氏被灭门,杜尘澜身为嫡支一脉,自然不可能逃脱。虽说咱们至今不晓得顾氏到底怎么保全的他,但这事儿只要咱们烂在肚子里,皇上也依旧是无凭无据。再者,您可别忘了,当年顾氏被灭门之事,也不见得是皇上下的手。”
金先生笑了笑,其实顾氏当年被灭门可不见得是皇上主谋。对于顾玄瑧的身份,皇上当年是否知情?
万煜铭恍然大悟,他倒是忘了。皇上不过登基两年,顾氏就被灭门。皇上根基未稳,实则没有多少权利在手,哪里会想着处理顾氏?
可他又推测了一番,还是觉得此事与皇上脱不开关系。
万煜铭眯起了眼,望向金先生道:“您是说,当年皇上或许还不知顾玄瑧的真实身份,并非是主谋?”
“或许是吧!当年之事实则有些说不清了,尤其是顾玄瑧的身份并未被揭穿。”金先生摇了摇头,表示不确定。
万煜铭却心中有些存疑,“不知您为何会有此猜测?当年皇上说证据确凿,迫不及待下令查抄顾氏。父王本想阻止,但皇上却头一次与父皇发生了争执。为此,父王至今记忆犹新。纵然他不是主谋,但他绝对不会不知情。先帝临终前将顾玄瑧叫到塌边交代临终遗言,皇上会不起疑心?”
“这些终究都是咱们的猜测,不好妄下定论。不过,皇上如今正值用人之际,若是杜尘澜表现尤为突出,皇上即便对这张熟悉的脸感到不适,也会将其重用。即便皇上认定杜尘澜就是顾玄瑧之子,或许并不会急着将其铲除。还是那句话,如今朝中局势对皇上尤为不利,他目前最重要的,便是坐稳那宝座。其他的,可日后再筹谋!”
“更何况当年之事,查太后可是掺和了不少。若说主谋,查太后才更应该是。为了对付查太后一脉,皇上自然会三思而后行。”
万煜铭沉思良久,才道:“那就等殿试再看吧!”
“其实您完全不必对杜尘澜如此上心,一枚棋子罢了!没了他,还有旁人。”金先生觉得世子爷对杜尘澜过于关注了,他承认杜尘澜有能耐,但对方如今还不过是一名举人罢了!
若是能成事儿最好,不能成事儿,那对王府来说,并无多大的损失。
......
“皇上,此次会试前一百名的名单已经送来了。”大总管周绵入了御书房,对着正在描绘丹青的皇上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