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久以后,郑文才开了口,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的温柔,她说:“七妹,你以后有你想走的路,我也有我想过的人生。”
七娘子心中却是很惶恐不安,她不想与阿姊分开,她觉得她还不能独自面对眼前的一切。
“我舍不得阿姊。”
郑文笑了一笑。每个人在最开始独自面对一切时,心中都会害怕,她最开始来到这个时代时也很恐慌,可后来还是一步步走了过来,以后七娘子也会适应在这世间踽踽独行。
于是,她摸了摸七娘子刚才被她拍过的额头,说,“七妹,很晚了,睡吧。”
室内恢复了安静,七娘子却是看着漆黑的屋顶后很久后才慢慢睡了过去。
翌日天刚亮,郑文就醒了过来,七娘子还在沉睡中,郑文知道对方昨晚很久才睡觉,所以她就没有叫醒她,一个人轻手轻脚地下了榻。
院子里有仆从在打扫,那些仆从看见她后连忙行礼,生怕唐突了她,脸上十分惶恐。郑文也不好在此处再站着,怕他们太过拘谨,就先回了内室。
她洗漱后不久七娘子也醒了过来,郑文让外面的仆从准备了一些热水让七娘子洗漱,阿苓此时早已经醒了过来,在院子里练剑。
等两人收拾好,就有仆从端来了早就准备好的朝食,蒸好的蛋羹还有新鲜的羊奶,热腾腾的肉糜粥,准备的很是齐全。
郑文吃完了早食,看今日天气应该十分晴朗,是个太阳天,想到等下她那位过继过来的阿弟可能会过来,就让院中的仆从在院子里简单地布置一下,他们姐弟俩上午在外面晒晒太阳,吩咐完后刚准备回内室就看见了一位仆从疾步从外面走了进来,说是公子晞身旁的人在院外求见她。 公子晞身旁的人?郑文想了想,觉得那应该是郑源。
她这处院子安排的颇为巧妙,应该是郑州故意为之,不在后宅之中,也不在前院,虽说偏僻,可有人来找不必通过闺门萧蔷,让人禀报,倒也十分方便,要不然郑源可进不来她这处院子。
第91章 不嫁入晋地
郑文干脆就等待在院子里没有离开,然后就看见霍仲和郑源一起走了进来,应该是在门口碰见了。
“女公子。”两人一起行了礼。
郑文点了点头,让身旁的阿苓去忙自己的事不必跟在自己身旁,可七娘子她却并没有打发开,这是郑家的事,郑源也是郑勷的人,身为郑家人,七娘子没必要离开,而且七娘子现在年纪也不小了,也不能一直依附在她身上,毫无主见。
她领着两人进了一旁的屋子,顺便吩咐一旁的奴仆上一些浆饮和吃食上来。
比起一直待在郑文身旁的霍仲,郑源面对郑文这么一位贵女时显然局促不少。
郑文跪坐在上方,让郑源也在下方坐下,不必太过拘束,七娘子就坐在了她的旁边,经过昨天的一番话,七娘子今日起身后就一直若有所思,一副神思不属的模样,现在看见了上门的郑源,才一脸好奇的打量着对方。
郑源在下方说道:“女公子,如今宋晋在前方城濮地区战事要起,濮阳城恐怕也要受到牵连,公子建议过几日就启程入晋地,去翼城。”
郑文看着郑源,若有所思,手指不停地摩挲着一个陶杯,没有出声。她其实心中还在纠结,要不要随公子晞一同入晋地,这对于七娘子她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对于她来说,却不一定。
郑源在她的注视下渐渐变得更加拘束起来,七娘子却是看了垂下眼帘的郑文一眼后,然后看着下方的郑源才好奇地问了一句,“你和公子晞怎会在此处?”
郑文抿了一口浆酪,仍由七娘子询问,并不说话。这也是她想询问的话。
郑源看了一眼郑文,在昨日他已经发现霍仲颇为听从女公子的话,这足以说明主君之女并非平常贵女,要不然霍仲可不会如此听从对方的话,见郑文对七娘子的这句问话并没有反应,面色平静地饮着热浆。
他才对着七娘子回复道:“去岁秋末战事要起之时,公子便派了一些人来接吉郎君他们入晋,不过女公子的季父郑君却因为天气阴寒,府上小郎君身体不易远行拒绝了公子的提议。”
“今岁天刚暖了一些,公子怕吉小郎君再停留卫地多生变故,于是借着护送军粮的名义来到了濮阳,是想要趁着战事再起前把小郎君和郑家的人一起带到翼城去。”
郑文这才抬头,询问:“我阿翁不是留了两千多人,你们这次带了多少人来?”
她昨日进门时,就发现其中一名门隶走路姿势和浑身气势与众不同,看来就是一名虎贲兵士。
郑源目光落在自己前方,神色微敛,知道女公子这是想要询问他们一行人这几年的行踪,回答:“主君留下的两千人,其中一千由郑杰带领,这三年一直在各地寻找女公子和府上的一众女眷,三年前臣仆则带领另一千人护送太子伯吉到达卫地,把主君的尺牍交给主君之弟后便留下百余人保护郑小郎君,其余的人就随同臣仆护送太子伯吉入晋,如今公子入卫地,只带兵士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