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非俨然被戳到了伤心事,尴尬地笑了笑:“我在昨天的比赛里被淘汰了……”
意识到自己问错了话,袁园大喇喇地拍了拍他的肩,笑着安慰他:“没事没事,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次比赛失败了,还有下次嘛。”
而此刻在台下的鱼莜也听闻到在昨天的比赛中,薛非以一比四的票数输给了淮扬主厨的事,她本以为薛非今天应该不会来了,没想到一扭头,薛非不仅来给她加油了,还恰好给袁园他们坐在一块儿,聊得热火朝天。
随着主持人介绍完毕比赛的规则,各类烹饪用的道具也都布置齐全,鱼莜和白子烨同时从舞台的左右两侧上了场。
只闻观众席的传来一阵又一阵的激动呼喊声。
“加油啊鱼莜!打倒那只白孔雀!”
“这次一定要赢!给那小子点颜色看看!”
“我们以后能不能在热炒区面前扬眉吐气,就全靠你了啊鱼莜!”
鱼莜汗颜,只能装作没听见,她都不知道,白子烨什么时候多了个外号叫白孔雀……
悄悄偏过头,只见白子烨漠视前方,嘴角抽了抽,显然也听到了来自她亲友团的呐喊助威。
两位选手上场后,分别来到各自的案板前。
鱼莜在左,白子烨在右,俩人之间仿佛隔了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连操作台的颜色都是一个是红色,一个是蓝色,仿佛真的像在打擂台。
主持人没有多说废话,待他们上场后,直接把舞台交给了他们。
一声比赛开始的哨声后,鱼莜和白子烨同时开始了动作。
白子烨拿来了一兜子鲜活的大闸蟹,逐只洗刷干净后,开始往锅里加水点火,上锅蒸,看来是要做跟螃蟹有关的料理。
鱼莜则没有急于处理食材,而是率先亮出了她此次带来的神器。
只见她弯腰从操作台下面,双臂用力,搬出了一套沉重的锅具。
锅的外形看起来像是老式火锅用的铜锅,但颜色并非是黄铜色,而是亮银色。高度比普通的铜锅略矮,锅身加锅盖是一个南瓜的形状,锅盖上的手柄也被巧妙地设计成了瓜秧,锅的周身上雕印着繁琐又古典的花纹。
鱼莜将锅盖揭开,在场的评委及观众席顿时沸腾了。
只见锅盖之下,竟然不是普通的空心锅,里面居然嵌着五只宛若茶盅一般、镶金边的圆形盖碗,每只碗盅都能自由地取出来。
在舞台灯光的照耀下,锅具身上的花纹仿佛有光芒流动,虽然因为年代久远,在一些不起眼的边边角角处,银色的光泽有些暗淡,但是完全不影响这套锅具的整体所呈现出的美感。
他们从未见过这种款式的锅,锅里面竟然是配套的六只小盖碗,仿佛是五颗莲子嵌在莲蓬里,加上通身的银光璀璨,华贵非常,很像古时的皇家御用之物。
这也太漂亮了吧!
第49章 正赛(四) 神器来历和雪花蟹斗……
台下, 鱼莜的亲友团们也围绕着这个漂亮的锅具议论开了。
熊三儿好奇地瞪大双眼:“鱼莜哪里弄来的这个东西?”
“不知道,”袁园摇摇头,“看起来像个古董……”
陈燊若有所思地说:“难道我们一直都看错了, 其实鱼莜是个爱好收藏古董的富二代?”
“拜托, 你的想象力要不要这么丰富……”袁园飞给他一个大白眼,完全不相信, “鱼莜若是隐藏的富二代,那我就是某跨国公司总裁流落在外的私生女!”
袁园跟鱼莜关系最好, 可以说是朝夕相处, 出去吃个烤肉, 俩人都得捂着荷包盘算半天, 她要是富二代,那演技得拿奥斯卡了吧。
台下的观众们猜来猜去, 而评委席里有见多识广的认了出来,鱼莜拿出来的乃是宫廷锡制瓜式一品锅。
从乾隆到慈禧,清宫的上位者们从不掩饰自己对火锅的热爱, 并且把冬季吃火锅的风气从深宫大院带到了北平的大街小巷,这也是老北京涮羊肉的起源。
听闻, 乾隆爷曾一年吃了两百多顿火锅, 而慈禧更是开创了许多火锅的吃法, 因她本人属羊, 而宫廷火锅大都是羊肉所制, 宴席上又实在想吃火锅, 于是便亲自下旨, 将北进贡的獐子肉、野鸡、银鱼拼成了福禄寿特制火锅。
这种瓜式一品锅,正是慈溪御用的款式,锅底下设支架, 支架下设四只酒精碗,可以点燃加热,锅身外部也可插支架,放置蘸蝶一类,既漂亮又方便实用。
真正的清朝锡制瓜式一品锅,现下正在故宫博物馆里摆放着,在一些古董爱好者的家中也有收藏,但那种文物级别的锅已经不适合煮菜了,鱼莜手中的那件,估计只是个仿制品。
事实却并非如评委所想,她所带来的这套一品锅,还真是个有年份的老物件。只不过不是慈禧御用,但被某个阿哥或格格用过,也保不齐。
清宫御膳房按照职能,分为荤局、素局、挂炉局、点心局和饭局五局,鱼莜的曾曾祖父就在荤局,经常会装各种荤食锅子。御膳房虽名义上只服务皇帝一人,但皇帝不仅自己爱吃火锅,还动辄喜欢摆火锅宴,宴请宗室。
借着皇帝的名义,自然会得到不少的赏赐,这套锅具就是有一回,曾曾祖父给某位皇室宗亲做御赐宴席,那位宗亲所赐的恩赏。
虽然这锅是件老古董,但祖辈传下来的东西,怎么也不可能拿去卖。再者,厨房的用具低贱,比不得文人用的瓷器书画,尽管有年代有来历,其实也卖不了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