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绢被关在一处牢里,由东宫的暗卫守着,温若晶这次想逃出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裴织含笑道,“皇上和太后那边都没说什么。”
温如水瞅着她,“听说威远侯府换了个主人,现在是你的堂哥裴安珏当家,你大伯……”
裴织点头,“就是你想的那样。”
温如水皱眉道:“他真的那么蠢,竟然为了帮一个庶女,连家族都不顾?”
“其实也没有。”裴织慢条斯理地说,“我只是觉得他太蠢,所以想换个当家人,省得日后给我惹麻烦。”
她不需要娘家的助力,只要娘家人安安分分的就行。
温如水目瞪口呆,原来还能这样做?
她瞅了眼太子妃,怨不得剧情里会称她为黑莲花,果然不能随便招惹。
*
傍晚,中秋宫宴在交泰殿举办。
一群宫女将御厨做好的一道道佳肴端上来,主食以玉米和红薯为主,玉米做成饼子,红薯直接蒸熟,保持它的原汁原味。
所有人第一时间都尝了尝玉米饼子和红薯,很快就为它们的口感倾倒。
只要想到这样美味的粮食,还具备高产的特征,无法不为它激动。
这次的中秋宫宴举办得十分成功。
所有尝过玉米和红薯的朝臣都为它们赞不绝口,他们不禁遥望三年后,两种粮食出现在大禹所有百姓的餐桌上,让百姓们衣食无忧,不再饿肚子。
众人都在称颂皇帝英明,他的不世功绩。
昭元帝乐呵呵的,作为一个励精图治的明君,自然想千古留名,建下不世之功,红薯和玉米便是他的功绩。
大禹也会因它们改变。
昭元帝心情一好,就想拉着他的太子唠嗑,同时忍不住探究儿媳妇最近在折腾的事。
“贽儿,听说太子妃在京郊的庄子建了几个玻璃房,她这是要种什么?”
“种点反季节的蔬菜吧。”秦贽没瞒着他。
昭元帝若有所思,“反季节蔬菜?就像冬天时,在温泉庄子里种些春夏生长的蔬菜之类的?”
冬天的天气太冷,很多植物难以生长,想吃片新鲜的菜叶子不容易。
不过这对于权贵之家来说,问题却不大,皇庄有温泉,温泉附近的气温高,可以种些蔬菜提供给宫里的贵人食用。
这也算是反季节的蔬菜。
“太子妃要种什么蔬菜?”昭元帝纳闷地问,他觉得温泉庄子就能种,建玻璃房来种,未免大材小用。
“大概种些西红柿、辣椒、南瓜、西瓜……”
昭元帝:“????”朕耳朵出问题了,除了西瓜,其他几样根本没听说过?
“贽儿,这西红柿、辣椒、南瓜又是什么?”
太子爷格外淡定地说:“西红柿是红皮的,辣椒有红皮和青皮,南瓜是黄色的、大大的,可以当主食……”
昭元帝:“……”这是什么可怕的比喻?真是听了个寂寞。
“反正,等太子妃种出来后,父皇您就知道啦。”太子理直气壮地说,没好意思告诉他,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些作物是长什么样的。
昭元帝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字眼,“南瓜能当主食?那你再仔细和朕说说。”
太子:“……”他真的不想和父皇说,他想找太子妃花前月下,一起看花灯。
第150章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裴织陪一群未出阁的小姑娘在湖边放花灯。
宫宴过后,众人便移驾到御花园那边赏花灯,附近还搭了个戏台子,钟鼓司的乐伎正在台上唱曲儿,咿咿呀呀的声音遥遥传来。
太后带着一群上了年纪的太妃和老夫人们一起看戏。
裴织原本是陪着的,被太后笑着赶走了,让她去和其他小姑娘玩儿。
当时周围人的表情都有点微妙,太子妃虽然年纪不大,但她是这后宫中太后之下最尊贵的女人,责任重大,成为太子妃本就应该守着太子妃的本份,伺候太婆婆是应该的。
可看太后的样子,对这孙媳妇十分纵容宠爱,还担心她陪着一群老人家看戏无聊,让她去和同龄的小姑娘们玩。
众人脸上笑眯眯的,都在心里重新估量太子妃在宫里的地位。
裴织没有拂了太后的好意,叫上宣仪郡主、齐幼兰和温如水等人,一起去看花灯。
她就像人群中的主心骨,在场的宗室女和朝臣之女见到她,纷纷凑上来,见她没有拒绝,很高兴地加入。
很快就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所过之处,旁人都只能纷纷让道。
看完花灯,小姑娘们都兴致勃勃地去挑自己要放的花灯。
中秋节放花灯是传统,对着花灯许愿,虽说不知道这愿望能不能实现,但也算是个念想。
“我这盏兔子灯漂亮。”温如水说, “我要对它许愿。”
“福宁郡主要许什么愿?”
在场的一些朝臣之女好奇地看她,眼睛一闪一闪的,像是有光一样。
温如水笑嘻嘻地说:“就许……二十岁后再成亲。”
众女:“……”
齐幼兰听到她说要许愿时就有不好的预感,这会儿听到,差点忍不住晕厥过去。
纵使知道温表妹立志在二十岁之前不成亲,可那也是私底下和她们这些亲近的家人说,往外一说,岂不是让人怀疑福宁郡主是不是有什么隐疾,要拖到二十岁后再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