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回头看去的时候,只看到全副武装的李安然右手持弓骑在马上,而不远处,同中军汇合的右军攻城兵正推着攻城锤从让开位置的盾兵军中冲出,直奔丘檀的城门而去。
荣枯只是站在从他身边擦身而过的洪流之中,安静地仰头看着骑在马上的玄甲将军。
李安然亦低头瞥了他一眼,随后便打马上前,加入了攻城的队伍之中。
这一战,是扫平西域最为重要的战役。随着涅乌帕的死亡,他的亲兵们立刻溃散,更有甚者脱掉了身上的战袍就伪装成百姓,还有骑兵抢了马匹粮草就打算趁乱离开,连抵抗都懒,只想着逃跑。
一般来说,每一支前来攻打丘檀的队伍都会对被攻下的城池进行劫掠,根本没有空管他们这些亲兵怎么样,这就是他们逃跑的机会。
大周的军队很快就攻破了城门,无力外逃的百姓们躲在自己的家中,用木柱抵住门,向佛祖祈祷这些异邦的军士不会发现自己家中尚且还有人在。
然而,想象中的烧杀抢掠并没有来,大周的军士们迅速控制住了王都的城池,以异乎寻常的速度搜捕、俘虏了一批趁乱劫掠,准备逃跑的涅乌帕亲兵。
荼尼用木柱抵住了家门,抱着两个瑟瑟发抖的孩子躲在放麦子的大缸里,她家的长女前不久被涅乌帕搜罗去开阵了,丈夫也被拉到城墙上去充当守城的士兵,如今丈夫、长女生死不知,只有两个幼子还陪在自己身边。
她耳朵尖,听到有人在用力敲着自家的门,便抱紧了两个孩子,怕得眼泪止不住地流。
外头的喊声大了起来,却不是想象中男子粗犷暴力的声线,而是一个嘶哑、却浸透着兴奋的,操着一口熟练丘檀话的少女声音。
“阿姆,阿姆!开开门,是妮回来了。阿姆,是我啊!”
——是她长女诗雅的声音。
是她那个生死不知的长女的声音。
“周的将军是个好人,她不许手下的兵劫掠的,阿姆,快开开门!”
之前涅乌帕搜罗了六千少女开阵,除却死去的两千余人,余下的三千多人在周的军营里战战兢兢,生怕遭到玷污,却不知李安然早在多年以前就狠狠整治过这一方面的军纪,在星照公主和荣枯的安抚之下,她们很快平静了下来,甚至主动承担起了李安然破城之后,挨家挨户去敲门,安抚王都百姓的工作。
李安然担忧城刚破,还有涅乌帕的残党伺机反击,便立刻命令她们同军队一起行动。
在这些少女的努力之下,百姓们即使害怕,也渐渐从躲藏的地方走了出来。
没有想象中冲天的火焰,也没有血腥的劫掠。
甚至让这些饱受折磨的百姓一时间有些难以相信这是真的。
城墙上原本属于涅乌帕的旗帜已经被降下,取而代之的是属于李安然的,绣着黑色“李”字的绛红色旗帜。
昭示着在周的军队进入城门那一刻起,已经注定了这片土地即将要易主的事实。
但是谁在乎呢?
在这样战乱的情况下,只要是一个足够仁慈的君主统治他们,百姓并不怎么挑剔。
管他是谁呢,只要不屠城、不劫掠、不掳掠妇女,他就是好君主。
这个时代百姓的要求,一直都是很低很低的。
而丘檀易帜,高昌投降的同年,和高昌接壤的楼兰在大周军队的震慑下,献出土地自请为臣,受到皇帝李昌的嘉奖和亲封,成为了西域大都护府的一个都督。
至此,西域其余的小国纷纷臣服。
天佑七年,西域诸国一统,大周设立“安西大都护府”,皇帝亲临,赐封宁王李安然为“安西节度使”。
第116章 番外1
对于安城的市民来说, 他们的每天的日常就是打开报纸,然后发现哪哪的工程又开出来一个需要抢救性发掘的墓葬大礼包。
只不过这一次发现的墓葬太过特殊,连相关的专家都觉得非常棘手。
原因是汜江江底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居然意外炸出了一座盛周时期的墓葬——一般来说, 根据古人选墓葬的风水玄学这一方面的知识, 墓葬是不会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的, 但是这座盛周大墓却是一反常态在十分靠近河床的地方被发现。
不仅考古学的教授们感到意外,网上的考古爱好者们在论坛上对于这座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也十分好奇,论坛上一时充满了诸多猜测,议论纷纷。
小刘在大学周初历史选修课上打开了手机刷论坛,点进了一个猜测贴:【这座水中墓很靠近周武帝成陵的位置,会不会是相关的陪葬墓啊?】
小刘快速浏览了一下,发这个帖子的学生对周初到盛周的历史很熟悉, 甚至专门去研究了这一时间段汜江的地理位置变化, 经过将近一千年的沧海桑田, 汜江曾经两次改道, 会淹没掉原本作为成陵陪葬墓的墓穴也不是没有可能。
小刘继续往下翻, 却看到下面有人回复道:“不是, 我有个表哥在考古队里工作,他说教授说现在出土的陪葬品大多数是帝王规格,不太可能是陪葬墓。现在还没清理到主墓室已经出了好几件皇帝才有资格用的礼器了,还不知道开了主墓室会出什么,现在周围巡逻的警察叔叔都多了,防土夫子暴力开墓抢文物呢。”
下面立刻有其他人回复:“不可能, 哪来的皇帝会葬在这么小的陪陵里,这应该是个逾制墓吧。墓主人可能是盛周时期的权臣之类的, 毕竟睿宗后期信用权臣阉宦试图制衡当时还是西域节度使的文昭帝, 给了这些人太大的权力, 后期又压不住,内外虚耗,这不才导致了瀚海节度使、东威卫节度使造反么?”